学术投稿

成年人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与病理特征研究

孙琨;孙瑶;袁文丹

关键词:膜性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94例成年膜性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特异性膜性肾病组107例与不典型膜性肾病组87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与镜下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电镜与光镜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膜性肾病高发于男性人群中,单纯采用实验室检验无法准确鉴别特异性膜性肾病与不典型膜性肾病,通过临床病理检查能够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白细胞及KPS评分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对白细胞及KPS评分的影响,为临床化疗患者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别采用GP或TP方案治疗;观察组于化疗基础行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于化疗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都有明显的升高现象,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少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从而保障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邱阚;刘丽娜;种宝贵;杨书山;支振东;尹长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压疮护理小组在老年病科压疮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老年病科患者常见压疮引用压疮护理小组进行干预后,对压疮的治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9月收治的76例老年患者且并发压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压疮按发生部位(处),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处压疮。实验组由压疮护理小组对其进行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患者压疮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压疮护理的效果发现,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9.02%,压疮护理小组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科老年患者应用压疮护理小组进行干预,能缩短压疮创口愈合时间,提高压疮治疗效果。

    作者:吴春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推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的1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全体患者均为首次膝关节置换,按常规流程规范执行手术操作,术后进行抗炎、止痛、预防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对症干预。术后4周内随访患者康复进展。患者术后均接受中医推拿康复治疗,术后1、3、5周各采用HSS和VA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了解患者预后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3、5周时,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升高(P<0.05);术后1、3、5周,患者VAS疼痛评分逐渐下降(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能进一步改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良好康复。

    作者:许泽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诊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2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应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疗法,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和α-糜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不良反应(3.38%)少于对照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率。

    作者:李业梅;俞小卫;左一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护理

    心脏骤停是临床危急的病症,如不及时救治,患者的生命会受到威胁。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和临床新研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比率大幅提升,但目前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仍然很低。ROSC患者的心脏骤停情况刚刚好转,状态仍然很不稳定,进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机械通气、降低脑损伤、提高重要脏器的灌注及营养支持的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ROSC患者的病死率极为重要。本研究总结过去的护理经验,结合本科室开展的护理技术,对ROSC的护理提供一些经验分享。

    作者:邓飞;宋燕波;陈华玉;崔云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教学助理在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的:探讨教学助理在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学助理参与协调日常教学工作,带教和管理各级医师的组织实施、管理及考核。结果教学助理有助于落实好科室的教学工作和轮转医师的培养目标,促进实习医师和轮转医师临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教学助理主动参与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在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中表格制作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讨成分血合理使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续出血中合理使用成分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采取临床申请单发血作为对照组,采取输血科参与构建的方案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检验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HGB)、凝血原酶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成分血合理使用方式应用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影;王会子;赵巍;于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研究设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4例采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二尖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后均实行全面护理措施,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为心脏手术患者提供护理借鉴经验。结果经过全面护理后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十分满意。结论对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实施全面护理符合患者的实际需要,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易春玉;苏丽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产前筛查的600例孕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在胎儿娩出或者引产之后对畸形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0例孕妇娩出胎儿有606例,通过二维超声发现畸形17处、联合二维与四维超声发现25处,通过临床证实畸形共有28处,联合二维和思维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二维超声,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率高,有助于降低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天颖;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Kolcaba舒适量表(GCQ)、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评价两组舒适度及健康状况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GCQ评分(89.39±1.35)分、SF-36评分(85.37±2.31)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癌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护理舒适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黄慧;郝海燕;管杨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中医治疗胸痹

    目的:对中医治疗胸痹的疗法以及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对中医方法治疗胸痹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2~7月所收诊的胸痹患者3例采用中医方式给予治疗,回顾分析3例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经中医治疗,3例患者均痊愈,各类临床症状消失,但在实际治疗时需注意到注意痰湿这一病理产物,一旦形成,每与瘀血、气滞等病因交结不解,痰浊可加重瘀血,气滞可加重痰阻,二者胶结难解,相互影响,乘其胸阳不振而痹阻心脉,因此要着重避免。结论采用中医方式对胸痹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缓解各类临床症状,达到根治的目的,综合疗效较佳。

    作者:苏宏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借助互联网优势结合PBL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高等教育是保障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教育体系,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笔者所在单位近几年在泌尿外科临床医学教学中借助互联网优势结合PBL教学法的翻转课堂经验和体会,为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医学教学新模式积累经验。

    作者:陈小楠;李世杰;谭书韬;詹运洪;张峰;刘学锋;吴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瘫儿童,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运动发育指数。结果观察组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以及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分别为(72.10±4.80)分、(68.42±5.60)分、(69.32±6.90)分、(65.60±3.80)分、(61.39±4.9)分,对照组分别为(51.40±6.50)分、(59.70±5.80)分、(49.60±5.60)分、(48.20±4.60)分、(44.60±6.10)分,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瘫儿童有积极的效果。

    作者:胡希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表格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相关检查诊断,并将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出60例受试者患病率为83.3%。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患病率分别为76.7%,71.7%,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80%,漏诊率分别为10%,20%。两种检查方式得出的患病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显示心脏实时功能状态,较常规心电图检查更加全面,诊断正确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赵阳;陈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应用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应用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前者为直接送院就诊,后者行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反应、急救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急诊时GC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死亡率8.33%、残疾率16.67%均较对照组22.92%、37.49%低(P<0.05)。结论对重度急性颅脑损伤执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神经损伤,降低残疾率、死亡率。

    作者:毕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近年来,生物安全事故不断出现,实验室感染事件屡有报道,给学生健康带来危害,造成严重后果。医学生在实验中不可避免要接触一些病原微生物,存在感染隐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将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贯穿到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并加强考核,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使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基础。

    作者:赵振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