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
目的:观察比较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2013年5月~2016年5月)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与尿糖检验。比较糖尿病患者检验后的尿糖水平、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检测后,11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测出尿糖阴性患者10例,占比9.09%,其中2例为空腹血糖正常,在尿糖阴性中占比20.00%,3例为餐后2 h血糖正常,占比30.00%;血糖检验中,空腹血糖正常7例,占比6.36%;明显升高78例,占比70.91%;餐后2 h血糖中正常8例,占比7.27%;血糖明显升高76例,占比69.09%。结论尿糖检验为阴性可作为临床上排除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同步进行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检验可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闫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以同型半胱氨酸(Hcy)预处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不同剂量α-硫辛酸(ALA)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将HUVEC-12细胞株进行人工传代培养,并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Hcy组(0.2 mmol/L)、ALA组(0.2 mmol/L Hcy+0.5 mmol/L ALA)。干预24 h后应用MTT法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存活的影响、激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其对对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结果细胞经Hcy处理后,细胞明显受抑制,且Hcy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氧自由基(ROS),而ALA可拮抗Hcy的氧化应激作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可通过增加细胞胞内ROS生成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损伤,而α-硫辛酸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保护受损内皮细胞。
作者:荣季冬;姜顺涛;邓玉洁;刘会;张曙影;石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护理方式,为临床中的护理服务提供指导参考。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的46例肾病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和护理半年后的血浆白蛋白含量、24 h尿蛋白定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含量比入院时高(P<0.05),24 h尿蛋白含量比入院时低(P<0.05)。结论肾病综合症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中医证型表现,使用中医护理要注重调护,结合饮食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42名,随机分为PBL带教组21名,传统带教组21名,教学完成后分别给予相同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住院医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与传统模式教学相比, PBL模式教学住院医师基础理论考核成绩(23.7±1.2vs.18.2±2.8,P<0.05)、病史收集及病例分析成绩(41.5±3.1vs.34.3±8.4,P<0.05)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24.9±4.2vs.19.1±6.5,P<0.05)均提高;问卷调查住院医师对教学的评价显示,PBL模式教学在6方面均优于传统模式教学(P<0.05)。结论 PBL模式教学有助于在心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能力的掌握,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赵希军;李景森;徐会圃;张芳;李跃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者药物治疗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攸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发展临床医学的科技战略措施。培养合格的儿科医师是解决目前儿科临床医师缺失的一个主要途径。该文通过总结多年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通过调查受训者临床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指标,分析责任导师制在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证实二者结合可相互弥补缺点,相得益彰,能有效提高受训医师临床技能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有利于增进二者感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儿科及其他临床学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作者:李听松;宿玉玺;程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并且采取合理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研究结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8%,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围生期因素,占40%,高于感染性因素(30%)、ABO溶血因素(14%)、母乳喂养因素(12%)以及其它(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要对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掌握,寻找有效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比较透明质酸注射隆鼻和硅胶假体隆鼻的患者满意度,分析透明质酸注射隆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隆鼻患者为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41例采取透明质酸注射隆鼻,B组患者41例采取硅胶假体隆鼻,比较两组术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调查统计,A组患者术后满意率为97.56%(40/41),B组患者术后满意率为78.05%(32/41),经比较A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较高(χ2=7.936,P<0.05)。结论透明质酸注射隆鼻效果更佳,是一种被患者广泛认可的隆鼻方式广。
作者:李瑛;李风浩;明杰;吴桐;徐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I~I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0例,与50例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于术后进行随访,收集资料并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和三年的生存率结果、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外形评估。结果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形评估情况和外形评估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杜彦斌;李辉;贾兴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可行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PICC置管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和水胶体组50例,对照组采用在PICC置管穿刺上臂外涂喜辽妥,水胶体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水胶体敷料防治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水胶体组跟对照组比较,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更低,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率为20.00%,水胶体组发生率为4.00%。结论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可行性高,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操作简单,可行性高。
作者:冯芙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观察组给予去甲肾上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盐酸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去甲肾上素和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对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休克微循环,快速纠正休克症状。结论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能更好的纠正休克症状。
作者:肖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本研究以仰卧位为对照组,研究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2016年1~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3组,每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记录光疗时长,连续10天。结果俯卧位组与仰卧位、侧卧位组在黄疸持续天数、光疗时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可缩短光疗时长,促进黄疸患儿的康复。
作者:黎明慧;侯靖佩;李智瑞;肖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全面生化反应检测沙门氏菌的实验诊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疑似沙门氏菌感染患者,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10月,患者均出现急性腹泻的情况,对患者的粪便用全面生化反应的方法以及常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疑似沙门氏菌感染患者经常规检验,其阳性率为10.00%,阴性率为90.00%;患者经全面生化反应检测,其阳性率为23.33%,阴性率为76.67%。疑似沙门氏菌感染患者经全面生化反应检测,其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高于常规检验的阳性率(P<0.05)。结论全面生化反应检验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提高检出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且操作简单。
作者:董筱莉;张丽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为了满足当前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的需求,探索、设计符合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方法首先对影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内部发放调查问卷,分别对老师及学生的教学需求进行调研,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根据影像学教师及学生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影像教学系统。结论探索和设计符合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有利于提高各阶段医学生医学影像知识的获取。
作者:殷焱;吴晓芬;华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 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以回顾分析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剖宫产中因宫缩乏力出血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选取2008年4月~2015年12月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未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患者41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7.0±10.2)min,产后出血量(886.0±238.0)ml,无切除子宫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Lynch缝合术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止血效果好,疗效确切,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的出血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左馨;黄燕;姚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静脉滴注-口服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儿童肺炎140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持续静滴组和静滴-口服组,各70例,持续静滴组常规给予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静脉持续滴注阿奇霉素、头孢菌素钠,静滴-口服组开始应用持续静滴组常规治疗方案,连续注射抗生素3~5天,病情缓解后停止静脉滴抗生素,改为口服相应抗生素胶囊、片剂等。结果两组热退时间分别为(5.11±0.88)天、(5.09±0.87)天、咳嗽缓解时间(4.13±0.58)天、(4.01±0.6)天、咳痰消失时间(7.87±1.98)天、(8.12±1.77)天、总有效94.29%、97.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滴-口服组静脉滴注抗生素(4.01±0.65)天、抗生素不良反应31.43%,均低于静滴-口服组的(11.64±1.98)天、62.86%(P<0.05)。结论抗生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能够得到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了静脉用药时间、减少了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小娣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