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京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尿路感染、漏尿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漏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孙英英;焦瑞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3级临床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2014~2015级临床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118人为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考试比较评估两种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以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临床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刘翔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咳嗽的病案。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7月所收诊的慢性咳嗽患者100例,按照接诊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50例,主要行升阳益胃汤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西医进行治疗。对比两种疗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用时(5.41±0.59) d,对照组为(7.15±0.79)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0.00%(45/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为70.00%(35/5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治疗,可起到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缩宫素预防及一般护理,观察组予以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并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151.08±16.98)ml、(225.97±31.14)m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并实施有效护理,能够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吴白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者药物治疗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攸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满意度。方法选取105名2014年9月~2015年8月到呼吸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BL组与LBL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提高值及满意度。结果 PBL组和LBL组考核成绩提高值分别为(12.83±6.69)分、(9.80±6.41)分,满意度分别为(43.47±2.55)分、(38.50±2.16)分,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呼吸科实习教学中,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建议在本科实习教学中使用。
作者:孙峰;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44例接受二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为对象,给予静脉滴注伊立替康和雷替曲塞方案化疗,评估近期疗效,并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44例患者中有2例因IV度腹泻终止第2周期化疗,无法评估近期疗效。其他42例患者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干预,均可进行近期疗效评价:CR 1例, PR 7例,SD 18例,PD 16例,临床总缓解率为19.05%,疾病控制率为61.90%。主要毒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厌食无力、骨髓抑制及肝或肾功能损害,且严重程度多以1~2级为主。42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4个月(95%CI:2.7~4.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2个月(95%CI:4.6~13.8个月)。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近远期疗效可观,毒副反应轻,安全可靠。
作者:邓玲慧;刘允刚;张华;邓建忠;陆文斌;金建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以2014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息肉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半年及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较低,有利于预后。
作者:李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观察组给予去甲肾上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盐酸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去甲肾上素和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对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休克微循环,快速纠正休克症状。结论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能更好的纠正休克症状。
作者:肖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早期宫外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施予阴道超声检查,B组施予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A组诊断符合率是93.3%,高于B组的76.6%,A组附件区包块、盆腔积液、子宫假孕囊、胚芽反射、原始心血管搏动的检出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在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中,相较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常见的病原体,RSV也是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爆发流行,危害极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病变,好发于2岁以下,峰值发病年龄为3~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具有自限性,不同的国家资料显示,其也是流行季节住院患儿中常见的疾病以及因呼吸衰竭而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组合管理工具在防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中的应用,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风险。方法以老年医学科一起发热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病例为案例,应用鱼骨图和PDCA循环管理法等管理工具,查找防控中的缺陷,评估其中的高风险项,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加以落实,评估整改效果,完善有关制度并在全院推广。结果老年医学科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医院各科室未发生相似临床症候群病例聚集性发生的现象。结论应用组合管理工具,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迅速查找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和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基层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施红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评价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5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调整情况、血脂的改变情况、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18.6%,低于对照组的49.6%,P<0.05。结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口服药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李瑞芳;张小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vs.20.0%、护理满意度95.0%vs.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显著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
作者:贾健美;初远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顺利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为(52.8±25.2)min、术中出血量为(76.3±21.1)ml;手术后,血清FT3、FT4水平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低钙抽搐3例、声音嘶哑1例、术后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后,显著缓解,不影响疗效和预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显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发生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作者:沈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住院患者睡眠治疗及血压情况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观察比较120例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出院时平均每天睡眠时间(9.75±1.08) h,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6.55±1.28)分,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评分与入院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出院时收缩压(125.36±12.60)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4.74±9.37) mm Hg,120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低于入院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加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控制血压,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作者:许惠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6例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5.79%(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茜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