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的影响

许惠贞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睡眠质量, 血压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住院患者睡眠治疗及血压情况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观察比较120例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出院时平均每天睡眠时间(9.75±1.08) h,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6.55±1.28)分,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评分与入院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出院时收缩压(125.36±12.60)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4.74±9.37) mm Hg,120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低于入院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加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控制血压,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2013年5月~2016年5月)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与尿糖检验。比较糖尿病患者检验后的尿糖水平、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检测后,11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测出尿糖阴性患者10例,占比9.09%,其中2例为空腹血糖正常,在尿糖阴性中占比20.00%,3例为餐后2 h血糖正常,占比30.00%;血糖检验中,空腹血糖正常7例,占比6.36%;明显升高78例,占比70.91%;餐后2 h血糖中正常8例,占比7.27%;血糖明显升高76例,占比69.09%。结论尿糖检验为阴性可作为临床上排除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同步进行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检验可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闫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PBL教学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42名,随机分为PBL带教组21名,传统带教组21名,教学完成后分别给予相同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住院医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与传统模式教学相比, PBL模式教学住院医师基础理论考核成绩(23.7±1.2vs.18.2±2.8,P<0.05)、病史收集及病例分析成绩(41.5±3.1vs.34.3±8.4,P<0.05)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24.9±4.2vs.19.1±6.5,P<0.05)均提高;问卷调查住院医师对教学的评价显示,PBL模式教学在6方面均优于传统模式教学(P<0.05)。结论 PBL模式教学有助于在心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能力的掌握,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赵希军;李景森;徐会圃;张芳;李跃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传统药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带教创新措施

    探讨我国医学本科毕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内容,针对传统的实习带教模式进行创新角度的分析,希望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和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实习工作体系,满足未来长久的医药学教学可持续发展要求。关注药学本科的学生在实际的实习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实际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建议从实习工作的形式、内容和考核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建立一个优化的实习体系和结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树立良好的思维和意识态度,鼓励学生积极的从事相关类型的工作,提升毕业生的实习质量,促进毕业生尽早的进入工作的状态,为后续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鼓励毕业生服务于医疗工作体系。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咳嗽的病案分析

    目的:分析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咳嗽的病案。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7月所收诊的慢性咳嗽患者100例,按照接诊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50例,主要行升阳益胃汤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西医进行治疗。对比两种疗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用时(5.41±0.59) d,对照组为(7.15±0.79)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0.00%(45/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为70.00%(35/5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治疗,可起到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推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的1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全体患者均为首次膝关节置换,按常规流程规范执行手术操作,术后进行抗炎、止痛、预防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对症干预。术后4周内随访患者康复进展。患者术后均接受中医推拿康复治疗,术后1、3、5周各采用HSS和VA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了解患者预后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3、5周时,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升高(P<0.05);术后1、3、5周,患者VAS疼痛评分逐渐下降(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能进一步改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良好康复。

    作者:许泽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锥束CT在变异根管临床诊治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锥束CT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变异根管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均需要接受X线扫描与锥束CT扫描,对两种方法的疾病检出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6例变异根管患者接受X线扫描后的检出例数为30例,而锥束CT的检出例数则达到了45例。锥束CT对于变异根管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经对比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患者接受锥束CT扫描的疾病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这是患者治疗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

    作者:朱小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做中学”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做中学”教育理论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2016学年第1学期,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学专业221人为研究对象,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实施“做中学”,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对“做中学”学习持肯定态度,极评价均在86.4%以上;学生对“做中学”学习的能力培养作用持肯定态度,极评价均在91.9%以上。结论对护理本科学生,“做中学”学习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回顾、理解、记忆和应用,能促进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的发展。

    作者:刘涛;张会君;梁春光;黄米娜;戴红良;袁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护理

    心脏骤停是临床危急的病症,如不及时救治,患者的生命会受到威胁。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和临床新研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比率大幅提升,但目前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仍然很低。ROSC患者的心脏骤停情况刚刚好转,状态仍然很不稳定,进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机械通气、降低脑损伤、提高重要脏器的灌注及营养支持的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ROSC患者的病死率极为重要。本研究总结过去的护理经验,结合本科室开展的护理技术,对ROSC的护理提供一些经验分享。

    作者:邓飞;宋燕波;陈华玉;崔云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整形外科创伤修复训练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外科学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对外科医生掌握现代创伤修复理念有了更高的要求。创伤修复训练是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我科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创伤修复教学,结合PBL法和循证医学,对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科研思维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并且探索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作者:申霄;张恒术;向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基于学分制的医学影像学专科基地规范化培训新型模式探索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日益发展,影像学专科医师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影像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推出,对影像专科医师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出一套基于学分制的自我培训模式,将培训内容与考核目标融入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中,充分调动专科基地轮转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完成一整套全面、系统、严格的专科规范化培训模式。通过上述模式的培训,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成培训计划后,不仅仅能在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快速、高效提升学生的诊断水平。

    作者:严贇琦;冯琦;周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经费股中下段骨折患者85例进行实验,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2例)使用传统手术骨折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联合使用MIPPO和LC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95.35%、对照组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MIPPO联合LCP术式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浩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投诉产生原因,研究探索护方正确应对及防范护理投诉的措施。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电话随访、口头投诉、书面投诉四种形式搜集的35件护理投诉进行原因分析,研究总结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归纳发生护理投诉常见原因包括护方、患方、社会三个方面因素,护理管理者、投诉接待处理者、护理人员要认真对待护理投诉,分别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护理投诉的发生。结论不同类别护理人员要正视投诉,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弥补不足及缺陷,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晓敏;黄玉琴;李雪莲;赵淑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血管性痴呆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就诊的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1例为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1例为多奈哌齐治疗,设为实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SE[(22.59±3.87)分vs.(17.51±3.35)分]和ADL[(53.32±7.55)分vs.(41.29±7.61)分]较对照组提高,CDR较对照组下降[(0.88±0.18)分vs.(1.66±0.30)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0例(96.77%)vs.26例(8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

    作者:蔡英杰;黄滨滨;龙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儿科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急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因患者病情危重及复杂多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儿科自身特点及学科的特殊,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中面临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教师方面因素和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给我们临床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结合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改变教学模式,安排多种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并加强医患沟通的训练以及医德医风的教育,利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作者:胡兰;王文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教学助理在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的:探讨教学助理在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学助理参与协调日常教学工作,带教和管理各级医师的组织实施、管理及考核。结果教学助理有助于落实好科室的教学工作和轮转医师的培养目标,促进实习医师和轮转医师临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教学助理主动参与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在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Kolcaba舒适量表(GCQ)、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评价两组舒适度及健康状况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GCQ评分(89.39±1.35)分、SF-36评分(85.37±2.31)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癌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护理舒适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黄慧;郝海燕;管杨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检测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四种不同的心律失常症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分别为70.21%、91.49%;两组比较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在诊断冠心病时检出率更高,有利于患者及早开展治疗工作。

    作者:周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综述的特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对选取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单一催产素,单独使用欣母沛,宫腔填纱加欣母沛和宫腔填纱加催产素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输血量和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使用宫腔填纱加欣母沛能有效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宫腔填纱加欣母沛适合运用于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的出血处理。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