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超
目的:探究与分析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用药组给予胺碘酮+稳心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LVEF升高、LVEDV降低、LVESV降低、HR降低、SBP降低、DBP降低,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
作者:仁英;路俊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联合给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4月确诊的7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联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4%vs.82.86%),且其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1%vs.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均在短期内自行好转。结论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其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海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继续出血中合理使用成分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采取临床申请单发血作为对照组,采取输血科参与构建的方案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检验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HGB)、凝血原酶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成分血合理使用方式应用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影;王会子;赵巍;于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者药物治疗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攸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急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其中存活74例,死亡26例。对患者昏迷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查明病因者以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占35.00%,其次为中毒,占30.00%,创伤占16.00%,糖尿病相关昏迷占15.00%。昏迷时间、昏迷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昏迷时间越长、昏迷越严重,患者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脑血管疾病,昏迷时间与昏迷程度是影响急诊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钱欣;林世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I~I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0例,与50例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于术后进行随访,收集资料并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和三年的生存率结果、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外形评估。结果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形评估情况和外形评估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杜彦斌;李辉;贾兴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中晚期肝癌化疗中康艾注射液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两组,各31例。对照组通过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艾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64.52%,对照组的总缓解率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白细胞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化疗中,经康艾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程曦;杨倞;孟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应用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前者为直接送院就诊,后者行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反应、急救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急诊时GC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死亡率8.33%、残疾率16.67%均较对照组22.92%、37.49%低(P<0.05)。结论对重度急性颅脑损伤执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神经损伤,降低残疾率、死亡率。
作者:毕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血管性痴呆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就诊的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1例为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1例为多奈哌齐治疗,设为实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SE[(22.59±3.87)分vs.(17.51±3.35)分]和ADL[(53.32±7.55)分vs.(41.29±7.61)分]较对照组提高,CDR较对照组下降[(0.88±0.18)分vs.(1.66±0.30)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0例(96.77%)vs.26例(8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
作者:蔡英杰;黄滨滨;龙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12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实验组采取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采取两次进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6.39%与26.23%,P<0.05;实验组恢复情况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建议采用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术后恢复情况较佳。
作者:赵晓程;赵晓鹏;朱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瘤患者运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5.3±18.6)min,术中出血量为(21.6±9.5)ml,住院时间为(4.3±1.2)d,复发率分别为2.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武晓鹏;陈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日益发展,影像学专科医师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影像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推出,对影像专科医师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出一套基于学分制的自我培训模式,将培训内容与考核目标融入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中,充分调动专科基地轮转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完成一整套全面、系统、严格的专科规范化培训模式。通过上述模式的培训,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成培训计划后,不仅仅能在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快速、高效提升学生的诊断水平。
作者:严贇琦;冯琦;周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的临床治疗方案和效果。方法选取9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79.17%(38/48)。结论急诊内科治疗方案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巩天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当代社会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时期,对健康养生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的是老年群体。通过对泰安市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现状与健康养生认知的调查,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并探索影响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因素和健康养生认知水平,为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为开展和完善社区健康养生服务提供可借鉴的数据资料和建议。
作者:蔺雷华;刘方玉;董寒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PaO2为(60.23±11.41) mm Hg,PaO2/FiO2为(201.2±60.2);对照组分别为(69.52±13.5) mm Hg、(296±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体温正常、咳嗽缓解、气急缓解、啰音消失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O2升高、住院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AP患者,体温以及氧合改善明显,但住院时间比抗生素治疗更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剂量与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凯权;王美英;刘春华;温鼎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vs.20.0%、护理满意度95.0%vs.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显著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
作者:贾健美;初远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为各教学单位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双语教学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全面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将阐述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开展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提高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宋小天;杨建岭;刘伟;杨丽娟;张征峥;马翠卿;高雪;魏林;姚智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满意度。方法选取105名2014年9月~2015年8月到呼吸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BL组与LBL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提高值及满意度。结果 PBL组和LBL组考核成绩提高值分别为(12.83±6.69)分、(9.80±6.41)分,满意度分别为(43.47±2.55)分、(38.50±2.16)分,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呼吸科实习教学中,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建议在本科实习教学中使用。
作者:孙峰;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42名,随机分为PBL带教组21名,传统带教组21名,教学完成后分别给予相同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住院医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与传统模式教学相比, PBL模式教学住院医师基础理论考核成绩(23.7±1.2vs.18.2±2.8,P<0.05)、病史收集及病例分析成绩(41.5±3.1vs.34.3±8.4,P<0.05)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24.9±4.2vs.19.1±6.5,P<0.05)均提高;问卷调查住院医师对教学的评价显示,PBL模式教学在6方面均优于传统模式教学(P<0.05)。结论 PBL模式教学有助于在心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能力的掌握,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赵希军;李景森;徐会圃;张芳;李跃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