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亮;蒋明东;王正洪;卢前微;彭黎铭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20件腔镜器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件。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以及腔镜器械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腔镜器械感染率分别为98.2%、100.0%、100.0%、0.9%;对照组分别是90.0%、90.9%、90.9%、9.1%,对比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可以有效提高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降低腔镜器械感染率,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郑晓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常见的病原体,RSV也是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爆发流行,危害极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病变,好发于2岁以下,峰值发病年龄为3~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具有自限性,不同的国家资料显示,其也是流行季节住院患儿中常见的疾病以及因呼吸衰竭而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并且采取合理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研究结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8%,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围生期因素,占40%,高于感染性因素(30%)、ABO溶血因素(14%)、母乳喂养因素(12%)以及其它(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要对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掌握,寻找有效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导向(PBL)联合翻转课堂(FCM)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大学三年级3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传统方式教学组和PBL联合FCM教学组。课后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差,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PBL联合FCM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7.3±25.1)分及(67.7±18.2)分、教学满意度分别为(90.6±18.3)分及(65.2±8.9)分,兴趣度分别为(69.2±24.8)及(40.6±1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FCM教学方式在留学生血液系统疾病授课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慧涵;廖爱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临床复检结果。方法选取35例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用枸橼酸钠抗凝、肝素锂抗凝、末梢血、手工计数法等检测,观察涂片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3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能用枸橼酸钠纠正,另外2例无法用枸橼酸钠纠正,但可用肝素锂抗凝纠正,与末梢血法、手工计数法结果都较为接近。EDTA血涂片检查血小板聚集,其他检测均不聚集。结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可用肝素锂抗凝和枸橼酸钠进行纠正,少数无法纠正的应采用手工计数法或末梢血法计数血小板值。
作者:杜洪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比较透明质酸注射隆鼻和硅胶假体隆鼻的患者满意度,分析透明质酸注射隆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隆鼻患者为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41例采取透明质酸注射隆鼻,B组患者41例采取硅胶假体隆鼻,比较两组术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调查统计,A组患者术后满意率为97.56%(40/41),B组患者术后满意率为78.05%(32/41),经比较A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较高(χ2=7.936,P<0.05)。结论透明质酸注射隆鼻效果更佳,是一种被患者广泛认可的隆鼻方式广。
作者:李瑛;李风浩;明杰;吴桐;徐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5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组间比较试验组的TG、TC、LDL-C 水平下降,HDL-C 则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和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更明显。
作者:董巧稚;李岩;逯金金;张婧倩;崔晓云;万洁;周鹍;蔡玲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静脉滴注-口服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儿童肺炎140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持续静滴组和静滴-口服组,各70例,持续静滴组常规给予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静脉持续滴注阿奇霉素、头孢菌素钠,静滴-口服组开始应用持续静滴组常规治疗方案,连续注射抗生素3~5天,病情缓解后停止静脉滴抗生素,改为口服相应抗生素胶囊、片剂等。结果两组热退时间分别为(5.11±0.88)天、(5.09±0.87)天、咳嗽缓解时间(4.13±0.58)天、(4.01±0.6)天、咳痰消失时间(7.87±1.98)天、(8.12±1.77)天、总有效94.29%、97.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滴-口服组静脉滴注抗生素(4.01±0.65)天、抗生素不良反应31.43%,均低于静滴-口服组的(11.64±1.98)天、62.86%(P<0.05)。结论抗生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能够得到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了静脉用药时间、减少了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小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近年来,生物安全事故不断出现,实验室感染事件屡有报道,给学生健康带来危害,造成严重后果。医学生在实验中不可避免要接触一些病原微生物,存在感染隐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将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贯穿到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并加强考核,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使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基础。
作者:赵振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血管性痴呆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就诊的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1例为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1例为多奈哌齐治疗,设为实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SE[(22.59±3.87)分vs.(17.51±3.35)分]和ADL[(53.32±7.55)分vs.(41.29±7.61)分]较对照组提高,CDR较对照组下降[(0.88±0.18)分vs.(1.66±0.30)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0例(96.77%)vs.26例(8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
作者:蔡英杰;黄滨滨;龙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vs.20.0%、护理满意度95.0%vs.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显著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
作者:贾健美;初远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相关检查诊断,并将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出60例受试者患病率为83.3%。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患病率分别为76.7%,71.7%,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80%,漏诊率分别为10%,20%。两种检查方式得出的患病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显示心脏实时功能状态,较常规心电图检查更加全面,诊断正确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赵阳;陈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的临床治疗方案和效果。方法选取9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79.17%(38/48)。结论急诊内科治疗方案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巩天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者药物治疗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攸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以5A模式为基点的临床健康行为干预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130例宫颈炎患者按入选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执行5A模式为基点的健康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72.3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代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顺利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为(52.8±25.2)min、术中出血量为(76.3±21.1)ml;手术后,血清FT3、FT4水平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低钙抽搐3例、声音嘶哑1例、术后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后,显著缓解,不影响疗效和预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显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发生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作者:沈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一组(n=37)和联合组(n=37),两组患者均给予吸痰、吸氧、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单一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组加以应用盐酸氨溴索+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1.89%,高于单一组78.38%(P<0.05);联合组排痰量、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玲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护理方式,为临床中的护理服务提供指导参考。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的46例肾病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和护理半年后的血浆白蛋白含量、24 h尿蛋白定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含量比入院时高(P<0.05),24 h尿蛋白含量比入院时低(P<0.05)。结论肾病综合症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中医证型表现,使用中医护理要注重调护,结合饮食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妍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