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虹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显著升高,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系统护理在COPD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肺功能。
作者:周娟;叶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经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固定治疗28例中C1型12例、C2型13例、C3型3例,外固定架固定26例中C1型10例、C2型14例、 C3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桡骨远端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恢复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内固定组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恢复优于外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效评价内固定组优良率89.3%,外固定组优良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较好临床疗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优于外固定架固定,可作为优先选择,临床应结合患者伤情,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祁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对3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外科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均手术治疗成功,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外科治疗前后还需要内科医生协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手术。
作者:王险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胫骨中下端骨折术后骨不连采用自体植骨与异体植骨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胫骨中下端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单侧外固定支架配合植骨术治疗,对照组行单侧外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骨痂山楂时间、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骨中下端骨折术后骨不连可行单侧外固定支架配合植骨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6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类型分为甲状腺髓样癌组34例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12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分析患者结节的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形态、边缘、回声水平以及有无钙化等特征。结果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结节相对较大,位于甲状腺的中上极,内部结构为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低回声,伴有钙化。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结节在大小、位置、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回声水平及钙化等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甲状腺髓样癌结节具有一些特异性特征,超声图像在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不典型的结节则容易误诊,需要同降钙素的水平共同诊断。
作者:崔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盐酸齐拉西酮胶囊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选择症状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为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盐酸齐拉西酮胶囊组和奥氮平组的PANSS和CGI-S评分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证明盐酸齐拉西酮胶囊疗效更佳。
作者:齐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给予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治愈率(80.49%)和护理满意度(95.12%)均较参照组(53.66%,78.05%)高,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治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以高血压病就诊我院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高血压综合护理方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高血压护理。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综合护理方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综合护理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美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血压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詹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式对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应用。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4.88%),对照组患者中出现9例并发症(21.9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罹患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肝肾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9例患者选择前列地尔的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不良反应率为5.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率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前列地尔的治疗能够控制感染,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并使肝脏血流量的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刘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行剖宫产术,观察组术中行肌瘤切除,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手术安全可靠。
作者:倪璟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1~4月我院收治的4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4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40例,1例有效。结论选择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边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6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达92.31%(60/65);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4.62%);随访6个月,QOL、PSA、Qmax、PVR以及IPSS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
作者:毛东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结合替加环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严重细菌感染的新生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细菌学检查阳性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马金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3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选择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的综合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选择依达拉奉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EES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综合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使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宝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经过治疗的5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精心的护理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
作者:付春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胰岛素曾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多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枸橼酸氯米芬、戊酸雌二醇以及妈富隆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其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卵巢综合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从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胃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8例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44例,采用解郁理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27%;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从肝郁气滞论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嗳气呃逆、胃脘疼痛等症状。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麻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局部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李晓耕;董俊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