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春艳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效理想,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于海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氧气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空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血氧饱和度更高,症状缓解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更短。结论应用氧气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能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恢复。
作者:王桂英;张昕;张蕴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2014年,房山区第一医院护理系统开展了以“创新护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主题的“五比五看”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定经验。本文主要从基本做法、取得成效和经验体会三个方面介绍了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深度思考。
作者:张蕾蕾;田双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6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并加用阿托伐他汀,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与血脂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田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胃癌患者5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气管组采用麻醉方法为气管内全麻,硬膜组选择麻醉方案为硬膜外复合全麻。以躁动评分为评价指标,在麻醉恢复期评分记录。结果两组比较,硬膜组患者术后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在硬膜外复合全麻方式下,能够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宫兵;孙洋;刘海艳;崔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第5次第10次后肌力测定较对照组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Kegel法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明显,其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增强了治疗准确性,是症状较轻患者的首选疗法。
作者:刘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共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4.4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χ2=5.460, P=0.019)。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实施系统化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华;刘桂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娩后2 h、24 h 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阴道出血量以及出血发生率。
作者:徐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46例COPD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和69.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对于治疗COPD能使治疗效果得到加强,将二者联合治疗COPD应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魏会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肩周炎多为中老年人慢性常见病,病者患肩疼痛,活动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治疗周期长。一指禅推拿流派手法多,操作性强,针对的病种不受局限,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总结,治疗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疗程短,并且简便、经济。
作者:杨杜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肾结核38例,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接受CT检查,对照组19例接受B超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并对CT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肾结核患者CT诊断价值较大,应引起重视,加强误诊分析,提高准确率。
作者:郭艳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结合替加环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严重细菌感染的新生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细菌学检查阳性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马金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热毒宁与痰热清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68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分为三组,每组5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Ⅰ加用热毒宁治疗,治疗组Ⅱ加用痰热清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对三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热毒宁和痰热清有效率分别为94.64%和96.42%,均高于对照组82.14%。结论对于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痰热清和热毒宁具有相似的疗效,痰热清具有退热和缓解咳嗽、咳痰症状起效快的优点。
作者:许伟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疗法与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消失时间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与对照组(82.61%)对比较高,咳嗽症状改善时间与消失时间相对较短,复发率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咳嗽症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王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环吡酮胺乳膏剂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环吡酮胺乳膏剂治疗,阴道给药;对照组予环吡酮胺栓剂治疗,同样阴道给药。选择5天为一疗程。检验记录用药前后指标。软件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环吡酮胺乳膏剂的总疗效优于环吡酮胺栓剂(P<0.05)。结论环吡酮胺乳膏剂能够有效的治疗阴道炎。
作者:肖立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口腔修复患者,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牙冠修复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牙周整复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可知,实验组患者恢复的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术能够使患者牙印修复完美,提高口腔修复的有效率,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车笑非;史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颈鞘淋巴结多层螺旋ct检测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名2013年2月~2014年12月由于外伤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对患者颈鞘淋巴结数目、分布部位、大小等进行测量,并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检测出颈鞘淋巴结短轴直径超过3 mm 患者有45例,其中20例检测出超过5个淋巴结,23例检测出淋巴结位于患者颈内淋巴结上区。患者淋巴结平均直径为4.5 mm。结论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能够正确检测出颈鞘淋巴结数目、分布部位以及大小等。
作者:王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在结核病的防治中。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结核病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固定剂量复合剂费宁和费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固定剂量复合剂使用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是具有可行性的。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糖尿病患者营养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糖尿病患者营养饮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认知率对比,患者入院前认知率为(9/30)30.00%,出院认知率为(25/30)83.33%;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血糖对比,入院时(8.9±3.67)mmol/L,出院时(7.05±0.52) mmol/L。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糖尿病患者营养饮食自我管理主动性明显提升。
作者:郭静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与临床体格检查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经过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培训后,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陈永衡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