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无菌操作问题与对策

何建华

关键词:基层医院, 无菌技术
摘要: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无菌技术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性意见,减少交叉感染。方法调查、观察我市两家二级甲等医院和五家二级乙等医院六项基本无菌技术执行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结果通过从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临床带教分析,同时考虑包装方面,分析无菌技术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结论提出强化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加强对低年资医护人员的临床带教,加强改进包装方法是无菌技术安全执行的关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LVEF、LVEDD和LVESD等心血管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以及心血管功能。

    作者:卢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的手术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食管侵犯。均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高于未分化癌患者,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结论对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给予辅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手术的患儿共计150例,采取电脑抽签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根据常规观测方法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脑电双频指数观测方法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七氟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1.32±0.43)ml、(0.78±0.11)min、(1.54±0.76)min,对照组的七氟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4.32±0.65)ml、(0.90±0.13)min、(1.89±0.77)min。观察组的七氟醚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给予小儿进行全身麻醉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对于稳定患儿生命体征,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都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翁洪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4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具有临床效果,近期疗效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作用。

    作者:董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尼可地尔在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应用尼可地尔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45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给予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乙组给予单纯卡维地洛,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发生率8.3%(2/24),与乙组81.0%(17/21)、19.0%(4/21)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沈旭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的剖宫产率和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领初产妇分娩的剖宫产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待产高领待产孕妇78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的适龄产妇7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剖宫产率为70.51%,对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35.90%,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相对于适龄初产妇更容易出现妊娠并发症,因此剖宫产率也明显较高,所以在孕期必须开展保健工作尽早治疗和预防。

    作者:王月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溶解治疗颈动脉斑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普罗布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能够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王宝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优质护理探析

    目的: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FV1(1s用力呼气率)及PEF(呼气峰流速)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采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部功能。

    作者:鲁细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门诊口腔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门诊口腔科患者常规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80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门诊口腔科患者来说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

    作者:左志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应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方法选取76例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实施持续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38例实施脑室外引流,术后5 d实施腰大池引流。结果两组脑室引流顺畅时间、第三、四脑室内水肿消除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颅内感染、死亡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效果显著。

    作者:李凤强;赵英志;李浩;孙宇男;王斌;刘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在初治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初治肺结核病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种药物治疗,但未应用左氧氟沙星。结果治疗4个月时治疗组痰转阴率为76.92%,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97.44%,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治疗4个月时对照组痰转阴率为46.15%,治疗8个月时痰转阴率为71.49%,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痰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病,痰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邓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高危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高危骨科患者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ASAIII级或IV级的70岁以上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和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romage评分等级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高危骨科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发症较少,是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可靠麻醉方法。

    作者:杨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3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3例给予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单纯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70.97%),其治疗后FEV1[(90.13±15.84)%]、FVC[(95.23±12.67)%]、PEF[(81.10±8.74)%]高于对照组[FEV1:(80.11±13.61)%、FVC:(81.16±15.97)%、PEF:(64.49±9.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FEV1、FVC、PEF改善明显。

    作者:冯修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检查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规避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0份尿液检查的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尿液检查的因素,包括临床用药,采集准备,标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检验这几个方面,统计其产生误差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规避对策。结果在这1600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存在较大误差的有72份,占比4.50%。其中临床用药时出现误差的有19份,占比26.39%;采集准备时出现误差的有14份,占比19.44%;标本保存时出现误差的有8份,占比11.11%;标本送检时出现误差的有6份,占比8.33%;标本检验时出现误差的有25份,占比34.73%。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中,要严格把关各个流程,将影响因素小化,将误差降至低,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采取口服血府逐瘀片药物,观察组采取活血通脉汤内服加外用,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好转率对比,观察组(92.0%)高于参照组(82.6%),观察组下肢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好转优于参照组,血糖、血脂值下降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内服加外用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恢复下肢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

    作者:张志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我院68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并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结果对其中30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所有患者均达到愈合标准。结论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够提供持久又牢固的固定效果,有效的治疗或者是防止患者在骨折之后出现伤口的不愈合现象或者是伤口畸形愈合。

    作者:罗耀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以医养老

    目的:探讨以医养老,医养结合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在现今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在临床护理服务中,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举措。结果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达到老年护理的目标,促进康复,减少急慢性疾病所造成的残障,维持生命的舒适度和尊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我院自开办老年养护中心多年来的情况,从而找出一条适合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新路。

    作者:曲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如何编写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包括观点、方法等)的来源,不可从别人的论文中转抄过来。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5年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综述20条左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分析

    目的: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X线钼靶的影像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是因为无痛肿块就诊,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短期内的增大病史,对所有患者开展X线钼靶摄片检查。结论在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开展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仅仅依靠X线钼靶难以实施准确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开展诊断,大部分患者的肿块存在短期内增大现象,这可作为患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心病患者共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伴发组(n=64)和非伴发组(n=70)。比较两组患者易患因素、X线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发生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吸烟发生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检查显示,伴发组左心室肥大和左右心室肥大的发生率分别为23.4%和14.06%,高于非伴发组10.0%和4.28%的发生率(P均<0.05)。治疗后,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好转比例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及死亡人数增加,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复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易患因素、左心室肥大及左右心室肥大发生率明显升高,且治疗转归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应综合考虑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

    作者:郭睿蓉;吴明;张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