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张丽丽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感染性,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肺部啰音消失,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对病原体进行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患儿置于中性温度,加强营养,维持液体及电解质平衡,雾化治疗,必要时可以拍背吸痰,可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43例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4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细述肝硬化患者的早期症状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早期发病的症状及临床治疗手段。方法从入院的87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入手,深入了解肝硬化的疾病过程及诊疗手段。结果通过对这87例患者的发病症状进行研究,得出其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方法。结论了解并掌握治疗方法,为肝硬化早期患者的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边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几率情况方面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中效果更佳。

    作者:韩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而言,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

    作者:曾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研究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心内结构、血流、心功能及心包积液的变化。方法应用飞利浦IE33超声诊断仪对6例心脏移植患者进行术后超声动态监测,常规测量各心室腔内径、室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瓣膜反流、心包积液及评估肺动脉收缩压。结果心脏移植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有着特征性的改变,心内结构、血流及心包积液的改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动态监测移植术后患者各项指标改变,指导临床积极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邓淑敏;彭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锁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效果良好,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的护理方法在甲状腺结节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在甲状腺结节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方法将106例患者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研讨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结果研讨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6.7%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4.2%。结论综合护理措施不仅促使患者康复,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因此积极探索和完善护理服务理念,努力把全面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的医疗服务中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赛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患者。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66例患者皆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经观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情况较少,满意度较高,住院费用较少。结论优质护理方法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能够获得更好地临床效果。

    作者:石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的6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华;刘桂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偏头痛通过中医内科诊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索分析使用中医内科诊疗偏头痛的临床方法以及效果评价,探索新的临床治疗模式。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中医内科诊疗偏头痛的患者100例,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全部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提供西药西比灵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疗效果。结果通过三个月的疗程,两个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效果明显好过对照组。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可以取得比较不错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借鉴。

    作者:曲玉梅;刘柏岩;董福华;赵锦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探索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理念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探索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依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对症处置,实验组在既往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结果统计分析俩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作者:尹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磁共振平扫在肝血管瘤与肝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在肝囊肿和肝血管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确诊为肝血管瘤或者肝囊肿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磁共振平扫对其病灶组织进行扫描。结果肝囊肿的诊断正确率为93.92%,肝血管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5.06%。结论在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过程中采用磁共振平扫方式诊断的正确率高,对于疾病的鉴别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洪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解剖学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应用探析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结合临床应用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模式,不但可以有效提升解剖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与临床应用能力等,提升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作者:王丰刚;潘付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及卫生经济学比较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及卫生经济学情况。方法选择食道癌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选择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更好的微创特点,同时并不增加住院费用。

    作者:李昕钰;李彩霞;杨仲俊;张文翔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医学中骨科中外固定器的治疗

    目的:针对患者的骨科固定器的加固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完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方法针对骨科中的骨外科加固方法完成医学固定器的操作和治疗,采用固定装置完成骨科治疗过程。结果临床骨科中采用固定器进行骨科加固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改善骨科中的临床骨病的治疗过程。结论临床医学上的骨科中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4例妊娠糖尿病及2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全程管理分析

    目的:对4例妊娠糖尿病(GDM)及2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全程管理过程进行总结。方法由内分泌科、产科对GDM及糖尿病并妊娠患者进行饮食、运动、胰血糖岛素治疗及产科全程管理。结果2例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4例采用4针胰岛素强化方案血糖达标。均达到足月,2例剖宫产,为第二胎,4例顺产,其中2例为第一胎,2例为第二胎。胎儿Apgar评分均为9分,胎儿体重为3000~3750 g。结论对GDM及时诊断,尽早开展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糖尿病合并妊娠采用同样方法,也可同样获益。

    作者:杨英;安永东;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残留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目的:经实验揭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的残留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28只实验用小鼠分为对照组(13只)和实验组(15只),实验组采用浓度为0.9%的AES洗涤小鼠,后用清水清洗二次,隔日一次,持续半年;对照组正常饲养。半年后,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外周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112.32±31.87) U/ml,对照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129.20±5.61)U/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AES洗涤后的小鼠血清中的SOD低于对照组,AES的残留对小鼠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作者:全立群;鲍柱仁;王秀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管型及红细胞的比较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管型及红细胞的结果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分别检测尿液中管型与红细胞,然后将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40份标本中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出管型阳性的有95例,红细胞阳性71例,显微镜镜检管型阳性的有40例,红细胞阳性数为67例。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提高报告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蔡胜男;徐桂霞;韩桂文;赵欣蕾;陈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妇科盆腔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妇科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妇科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菌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菌素进行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冯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分析

    目的:对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同时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具体情况和麻醉的具体方式以及麻醉期间对患者的管理进行统计和总结,然后对老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老年患者在麻醉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血压下降,另一个是心律失常。结论在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对症处置等措施,对老年患者的顺利麻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侯艳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