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探索分析

尹德霞

关键词:循证护理思维, 消化内科护理, 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理念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探索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依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对症处置,实验组在既往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结果统计分析俩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初评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性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

    作者:赵丽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强化宣教在儿童佝偻病预防中的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强化宣教在预防儿童佝偻病中的作用,探索新的儿科医疗保健模式。方法搜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00例,并将所有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对健康体检的家长进行既往的常规的佝偻病宣教,实验组则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宣教,后把所有两组儿童的佝偻病发生率及宣传教育前后的家长对佝偻病相关知识熟悉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佝偻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过宣教后家长对佝偻病知识掌握情况也好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宣教在儿童佝偻病预防中可以取得很不错的预防效果。

    作者:赵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目的:初步编制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量表,经专家咨询及在临床患者访谈的基础上确定量表内容,对101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价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量表包括19个条目,因子分析产生5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63.212%;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6~0.570(P<0.01);得出该量表与DAP-R的相关系数为0.580, P<0.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量表的信效度指标较好,可作为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的有效测评工具。

    作者:杨磊;刘华;窦薇;石英;廖玉琼;叶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银杏叶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在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时应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伴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9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同辛伐他汀联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降压的总有效率及各项检查指标低于观察组。结论在对高血压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使用氨氯地平同银杏叶片联合的治疗方法,其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永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诊断为哮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5例研究组和25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束时哮喘发作次数及急性哮喘发作住院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哮喘发作次数及急性哮喘发作住院率分别为[(10.5±2.9)次、12%]、[(36.9±3.8)次、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能减少小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急性哮喘发作住院率。

    作者:马秋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将引进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后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引进安全防范措施前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给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后,观察组出现0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0.00%;对照组出现6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4.00%;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引进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降低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化发展。

    作者:马雪莲;欧丽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颜面部轻度凹陷畸形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颜面部轻度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面部轻度凹陷畸形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硅胶来治疗,而观察组则使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方式。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2%,高于对照组84%的治疗有效率(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的美容中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孙振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为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期间焦虑程度、医院感染率、住院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治疗期间,给予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患者早日康复,增进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咏芳;周连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案。方法对32例采用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对患者心理的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护理、术后饮食指导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服务措施。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并成功完成腹膜透析治疗,未出现低蛋白血症、腹膜炎、重度贫血等并发症。结论在透析治疗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饮食、用药、小夹板以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随访3~12个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患者临床效果为优的有16例,良好的有38例,中等的有5例,差的有1例,优良率为90%。结论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好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抗病毒知识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病毒阴转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水平的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机体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含量。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0例脑血栓患者,均应用奥扎格雷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2、4、8周,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 含量为(32.24±8.57)%、(24.26±8.39)%、(12.25±6.39)%与治疗前的(50.26±9.83)%相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含量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脑血栓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崔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剖腹产围手术期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82例剖腹产产妇,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围产期的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12%,参照组产妇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61%,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剖腹产的围术期给予产妇优质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产妇顺利分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惠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几率情况方面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中效果更佳。

    作者:韩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和观察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选取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赖诺普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6 min步行试验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血压水平、6 min步行试验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39例猝死患者中男女比为2:5;发病前有情绪应激18例;有高血压、脑卒中史为7例和26例;梗死时有心衰18例;梗死时有低血压或休克14例;QRS低电压例;室内传导阻滞7例;与未猝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到,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主要因素就是恶性心律不齐,如果患者的心脏负荷加重,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恶性心律不齐的症状,而造成患者心脏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包括情绪不稳、精神紧张以及过度劳累等。

    作者:计秀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体温、腹痛、肝功能和血、尿淀粉酶等临床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电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6个月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为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作者:戴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痰热清治疗痰热雍肺型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痰热清用于痰热壅肺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4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均属于痰热壅肺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89.58%(43/48)大于对照组的71.73%(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治疗急性发作期的痰热壅肺型肺心病的疗效确切,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广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RP与PTX3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比较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相关,为了寻找足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炎症指标,既可阐明致病机制,又可用于临床实践,现对PTX3与CRP的相关特性进行系统回顾。方法通过回顾动脉粥样炎症过程、CRP在动脉粥样过程中的作用、PTX3在动脉粥样过程中的作用以及CRP与PTX3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通过对比,可推论作为结构相似的炎症急相期蛋白,分子结构更大的PTX3更早的参与到了动脉粥样的炎症过程,可能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PTX3间接刺激了CRP的产生,而CRP的产生亦进一步刺激PTX3的产生。

    作者:金晶;曾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