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月剖宫产术后2年以上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

姜晓娜

关键词:足月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经阴道分娩
摘要:目的:研究足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方法选取我院198例前次孕足月非头盆不称因素剖宫产术后2年以上再次妊娠现无剖宫产指征孕妇,对阴道试产中分娩时间、阴道出血量、产后感染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无经阴道分娩禁忌症的情况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在严格监护下可经阴道试产。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在孕妇符合阴道分娩指征并获取孕妇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后,可以进行阴道试产,对孕妇进行术中及术后严密的监护,能够有效提高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大幅度降低临床剖宫产率,降低生产风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血压、生活质量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水平,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研究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心内结构、血流、心功能及心包积液的变化。方法应用飞利浦IE33超声诊断仪对6例心脏移植患者进行术后超声动态监测,常规测量各心室腔内径、室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瓣膜反流、心包积液及评估肺动脉收缩压。结果心脏移植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有着特征性的改变,心内结构、血流及心包积液的改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动态监测移植术后患者各项指标改变,指导临床积极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邓淑敏;彭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4年1~12月收治的3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葡萄胎25例,侵蚀性葡萄胎5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治疗配合护理工作,及患者提供健康及随访指导工作。

    作者:于鸿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复发翼状胬肉显微切除联合羊膜及自体角膜缘移植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复发翼状胬肉显微切除联合羊膜及自体角膜缘移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翼状胬肉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移植缘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复发翼状胬肉时采用显微切除联合羊膜及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蒋洪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索雾化吸入法实践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5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全部患儿均同意接受研究,27例为对照组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28例为观察组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对比实践效果。结果超声雾化吸入法有效率是74.07%,低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的96.43%。观察组的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反复发作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没有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实践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更为切实可行。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逊;孜拜旦木·艾合买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应用结果,探索更好的儿科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儿科200例患者,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留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出院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穿刺技术、输液状态、健康宣教等行动评分,分别为(91.3±2.5)分、(93.8±1.8)分、(95.2±0.8)分,全部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9%)也低于对照组的(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脑梗塞恢复期病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脉胶囊。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药物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后者(P<0.05);而两者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肯定,安全度高。

    作者:王冠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现状与趋势

    免疫检查点即抑制性信号通路存在于免疫系统中,对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强度、持续性予以调节,防止损伤组织,并在对自身抗原耐受性进行维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肿瘤若不想受到免疫杀伤可对免疫检查点抑制性信号通路予以利用,再对T细胞活性进行充分抑制。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靶向免疫检查点药物,可抑制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治疗肿瘤并持续缓解。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靶向免疫检查点作用巨大,且未来主要趋势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作者:李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的护理方法在甲状腺结节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在甲状腺结节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方法将106例患者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研讨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结果研讨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6.7%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4.2%。结论综合护理措施不仅促使患者康复,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因此积极探索和完善护理服务理念,努力把全面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的医疗服务中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赛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病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探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病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专业重叠多,缺乏老年病临床特点,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而老年病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可发挥跨学科学习的优势,梳理横断面知识,凸显老年病的临床特点,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提高教师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范鹰;马兰;李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几率情况方面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中效果更佳。

    作者:韩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评价cTnI水平在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入选103例在我院住院的NSTE-ACS患者,入院后测定患者血清cTnI浓度。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随着cTnI水平的增加,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呈增加趋势。结论cTnI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着相关性,其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的程度越严重。检测cTnI水平对NSTE-ACS危险程度的判断及指导治疗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金源;邓水清;黄显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从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给予腹腔镜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均较对照组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张吉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基层医院麻醉科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等级医院创建,虽然各个地方都已经成立麻醉组委会,每年对各个医院麻醉科进行麻醉质控检查,但是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还是存在很多的隐患。本文就对目前我院麻醉科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完善展开了探讨,希望通过对基层医院麻醉科存在问题的剖析,能够为现代医院的管理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更有效的提升基层医院麻醉科的管理质量。

    作者:杨廷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妇科盆腔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妇科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妇科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菌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菌素进行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冯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积极早期胰岛素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积极早期胰岛素方式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降糖药物、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抗结核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水平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早期胰岛素治疗可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乐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纵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各3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电视胸腔镜下实施肿瘤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志军;薛亚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两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烧伤护理,研究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分析对比异甘草酸镁与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与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甘草酸二胺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5.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肝炎病症,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宏伟;侯丽娟;李伟伟;段树鹏;申保生;宋新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气胸心电图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气胸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50例气胸患者分为98例左侧气胸组和52例右侧气胸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特点。结果左侧气胸组心电图发生异常率为80.61%,右侧气胸组为3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可作为气胸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并结合临床和胸部X线检查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李彩霞;李昕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