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比较

张吉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胃十二指肠穿孔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从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给予腹腔镜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均较对照组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疗效好,并发症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内外切缝术治疗混合痔7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外切缝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内外切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小于对照组,尤其排便后患者肛门疼痛程度治疗组具有优势(P<0.05)。结论内外切缝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与外剥内扎术相当,但术后疼痛感较轻,体现了微创化的特点,且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毛协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展开研究,体重正常及过高患者采用合理的胰岛素及双胍类增敏剂治疗;体重较轻者给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消瘦糖尿病患者初期使用46 U/d的胰岛素治疗,观察44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44例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含量都比治疗前低,且治疗后FT3、FT4各数据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与糖尿病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和分析,能提升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宪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磁共振平扫在肝血管瘤与肝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在肝囊肿和肝血管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确诊为肝血管瘤或者肝囊肿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磁共振平扫对其病灶组织进行扫描。结果肝囊肿的诊断正确率为93.92%,肝血管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5.06%。结论在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过程中采用磁共振平扫方式诊断的正确率高,对于疾病的鉴别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洪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注射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方法整理分析我院15例使用血栓通和抗生素联合用药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2例进行详细说明。结果患者身体素质不同导致了不良反应时间的差异性;不良反应不但对皮肤有损害,并且对人体各器官也有较大损害。结论根据患者身体素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用药,大程度上避免时间差异的不良反应;同时对联合用药进行控制,降低对人体各器官造成损害。

    作者:亓凤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硫酸镁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硫酸镁治疗。结果两组延长孕龄时间、足月分娩率、Apgar评分、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先兆早产的临床治疗。

    作者:汪海霞;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6个月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为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作者:戴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应用糖尿病小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各项指标评分。结果经对比,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基层医院麻醉科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等级医院创建,虽然各个地方都已经成立麻醉组委会,每年对各个医院麻醉科进行麻醉质控检查,但是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还是存在很多的隐患。本文就对目前我院麻醉科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完善展开了探讨,希望通过对基层医院麻醉科存在问题的剖析,能够为现代医院的管理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更有效的提升基层医院麻醉科的管理质量。

    作者:杨廷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呼吸内科住院病例病原体感染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呼吸内科中病原体感染后的症状与相关成因,为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方法以某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之间所诊治的520例住院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进行细菌标本分析,来获得病原体感染的主要部位和影响因素。结果痰液送检标本478例,其中分离的病原菌348株,阳性率72.80%,尿液送检例数478分离的病原菌92株,阳性率19.24%,血液送检例数478,分离的病原菌32株,阳性率6.69%。结论呼吸内科病原体的感染部位主要存在于痰液中,痰液中主要的病原体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所以主治医生在给患者制定诊治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海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医学中骨科中外固定器的治疗

    目的:针对患者的骨科固定器的加固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完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方法针对骨科中的骨外科加固方法完成医学固定器的操作和治疗,采用固定装置完成骨科治疗过程。结果临床骨科中采用固定器进行骨科加固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改善骨科中的临床骨病的治疗过程。结论临床医学上的骨科中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89.71±9.41)分优于对照组(76.21±8.23)分;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长;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对照组更小,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古风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护合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医护合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并伴有吞咽障碍患者16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根据实验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对其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包括脑卒中相关知识基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安全事故等处理方法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患者在护理后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的知晓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并将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医护合作的健康教育,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德深;黄世福;黄晓晖;陈东霞;严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4年1~12月收治的3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葡萄胎25例,侵蚀性葡萄胎5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治疗配合护理工作,及患者提供健康及随访指导工作。

    作者:于鸿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出血性转化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应用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合并出血性转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2年8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1例,所有患者入选后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及普通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出血面积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出血面积检测(981.7±275.4)mm2大于普通磁共振检测出血面积(778.9±246.5)mm2(P<0.05)。经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22.2%患者存在出血性转化。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在脑缺血早期敏感地检测出血性转化。

    作者:陈龙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分析我国当前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流行的季节性与地域性、教学实践的风险以及医疗环境对传染病学临床见习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医学生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效果。

    作者:纪泛扑;赵文学;邓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川芎三虫汤治疗偏头痛116例观察

    应用自拟川芎三虫汤缓解偏头痛,将治疗结果与西药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经过研究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同时也发现治疗组偏头痛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的偏头痛复发率(P<0.05),认为本方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田新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颜面部轻度凹陷畸形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颜面部轻度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面部轻度凹陷畸形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硅胶来治疗,而观察组则使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方式。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2%,高于对照组84%的治疗有效率(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的美容中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孙振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下咽癌调强放疗疗效及对喉咽功能的观察

    目的观察无远处转移下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近期疗效,并评价其对患者喉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远处转移下咽癌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原发灶及颈部高危淋巴引流区的放疗处方剂量均为66~70 Gy。放疗结束2月后评价近期疗效及喉咽功能。结果疗效达到CR的患者21例(30.43%),PR患者38例(55.07%),SD患者7例(10.14%),PD患者3例(4.35%)。客观缓解率达到85.5%。全组患者中49例喉咽功能良好,占患者总数的71.01%。结论 IMRT治疗无远处转移的下咽癌的近期疗效好,而且能较好地保留患者的喉咽功能。

    作者:曹晶杰;兰胜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8例发病1 d内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再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确诊。结果通过血浆D-二聚体诊断56例缺血性结肠炎,22例非缺血性结肠炎,两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确诊为60例缺血性结肠炎,18例非缺血性结肠炎。结论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效果良好,并且简单、费用低。

    作者:苗忠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43例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4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