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丽君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护理效果, 儿科患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应用结果,探索更好的儿科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儿科200例患者,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留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出院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穿刺技术、输液状态、健康宣教等行动评分,分别为(91.3±2.5)分、(93.8±1.8)分、(95.2±0.8)分,全部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9%)也低于对照组的(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12例产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短时恶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例妊高症患者产后短时恶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降压处理60 min后,血压下降显效10例,显效率83.33%,有效2例,有效率16.66%。结论根据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及药物,降低血压。

    作者:岳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硫酸镁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硫酸镁治疗。结果两组延长孕龄时间、足月分娩率、Apgar评分、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先兆早产的临床治疗。

    作者:汪海霞;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员戊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献血人员的戊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本中心献血的4524名无偿献血人员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对标本中的抗-HEV IgM、HEV-Ag与抗-HEV IgG进行检测。结果在4524份标本中抗-HEV IgM的阳性率为2.61%(118/4524),抗-HEV IgG的阳性率为28.23%(1277/4524)。与ALT正常的样品相比,ALT 异常的抗-HEV IgM与抗-HEV IgG的阳性率明显偏高(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人员中存在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情况,这可能与ALT 异常相关。

    作者:杨琳琳;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几率情况方面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中效果更佳。

    作者:韩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直接动-静脉穿刺在血液净化并发症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直接动-静脉穿刺在血液净化并发症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诊的90例实施直接动-静脉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共行动-静脉穿刺876次,其中812次能满足血流量(150~250 ml/min),占总穿刺次数的92.7%。其中21例较规范透析患者,动-静脉穿刺维持血透时间在1年以上,2例患者在2年以上。结论直接动-静脉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操作简单,且较为安全,但偶尔会出现渗血、穿刺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故在临床操作中应努力做好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工作。

    作者:周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探索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理念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探索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依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对症处置,实验组在既往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结果统计分析俩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作者:尹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规范化教学查房模式在内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内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建立内科规范化查房实习教学模式,实施医学生的预查房制度,结合规范化教学查房时的师生交流过程,既体现实习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加了查房过程中的师生交流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内科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魏伦收;索智敏;程冠昌;张娟娟;张祎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医学中骨科中外固定器的治疗

    目的:针对患者的骨科固定器的加固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完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方法针对骨科中的骨外科加固方法完成医学固定器的操作和治疗,采用固定装置完成骨科治疗过程。结果临床骨科中采用固定器进行骨科加固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改善骨科中的临床骨病的治疗过程。结论临床医学上的骨科中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0例,单纯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为单纯组10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为联合组10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乙肝病毒转阴比例均高于单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没有一例发生用药和治疗措施不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施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提高临床总有效比例,改善病毒转阴情况,安全性较高。

    作者:夏长钢;李喜庆;焦德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灸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轻度失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针灸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轻度失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40例轻度失衡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针灸进行干预,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过针灸干预后,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血压轻度升高、嗜睡等透析轻度失衡综合征均有了显著的改善。结论针灸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轻度失衡综合征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增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方法将我院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的678例孕早期女性按照病史、妇科检查、B超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胚停组,异位妊娠组,然后对所有孕早期女性进行β-HCG水平测定。结果四组第六周的β-HCG均高于第五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先兆流产组、胚停组和异位妊娠组第五、第六周β-HCG 值及48 h倍增率均低于同期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血清HCG水平检测对于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的诊断、鉴别诊断、转归、预后,避免过度治疗或过分保胎形成过期流产继发凝血功能障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55±25) min术中出血(90±60)ml,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切口甲级愈合,住院(5.5±1.5)天。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及生育功能。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脑梗塞恢复期病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脉胶囊。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药物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后者(P<0.05);而两者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肯定,安全度高。

    作者:王冠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应用结果,探索更好的儿科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儿科200例患者,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留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出院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穿刺技术、输液状态、健康宣教等行动评分,分别为(91.3±2.5)分、(93.8±1.8)分、(95.2±0.8)分,全部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9%)也低于对照组的(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甲亢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舒乐安定片和酸枣仁汤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SDRS减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用于治疗甲亢失眠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韩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注射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方法整理分析我院15例使用血栓通和抗生素联合用药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2例进行详细说明。结果患者身体素质不同导致了不良反应时间的差异性;不良反应不但对皮肤有损害,并且对人体各器官也有较大损害。结论根据患者身体素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用药,大程度上避免时间差异的不良反应;同时对联合用药进行控制,降低对人体各器官造成损害。

    作者:亓凤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科护理中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产后知识了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61%。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有利于产妇了解到更多产后健康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便于产妇获取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和观察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积极的影响。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内外切缝术治疗混合痔7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外切缝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内外切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小于对照组,尤其排便后患者肛门疼痛程度治疗组具有优势(P<0.05)。结论内外切缝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与外剥内扎术相当,但术后疼痛感较轻,体现了微创化的特点,且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毛协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锁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效果良好,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