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杰
目的:对5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前耽误的时间以及不同就诊时间的死亡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急救中心的急诊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580例患者的病例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根据耽误时间的差异将其分成7个时间段,按照其具体的分布计算每一个时间段产生心室颤动的概率,复苏的成功率和致死率等,同时还要对和患者死亡相关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患者耽误时间的中位数是130 min,患者治疗之后复苏的成功率为71.7%,患者的病死率为5.3%,年龄和耽误的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独立且非常重要的因素。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
作者:伊红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患者导致褥疮的主要因素、预防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情危重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导致褥疮发生的原因,将其分成对照组患者37例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37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的发生褥疮的人数为6例;观察组患者褥疮发生人数为2例。结论在预防老年重症患者发生褥疮时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率。
作者:李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产后短时恶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例妊高症患者产后短时恶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降压处理60 min后,血压下降显效10例,显效率83.33%,有效2例,有效率16.66%。结论根据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及药物,降低血压。
作者:岳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而言,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
作者:曾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及卫生经济学情况。方法选择食道癌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选择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更好的微创特点,同时并不增加住院费用。
作者:李昕钰;李彩霞;杨仲俊;张文翔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应用护理查对制度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手术室患者20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对比分析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实施护理查对制度效果明显,不仅可提高满意率,还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邵长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羟考酮对晚期癌症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自身对照试验,对应用大剂量盐酸羟考酮治疗的重度癌痛患者,评价疼痛程度、疼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应用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疼痛缓解率为95%。患者生活质量较前提高。结论大剂量盐酸羟考酮值得临床作为第三阶梯止痛药。
作者:李绍毅;原玉霞;赵红丹;张丽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应用糖尿病小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各项指标评分。结果经对比,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风险管理内容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12月所接受治疗的7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为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比较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风险管理。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相比,观察组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的出现率上相比,对照组的并发症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缩减患者的治疗周期,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部螺纹钉(DH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等优点。
作者:潘晓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60例患者护理方式。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60例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进行临床护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经过细致的护理之后,60例患者住院时间均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5.12±2.33)天,均已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在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姜玉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研究呼吸内科中病原体感染后的症状与相关成因,为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方法以某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之间所诊治的520例住院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进行细菌标本分析,来获得病原体感染的主要部位和影响因素。结果痰液送检标本478例,其中分离的病原菌348株,阳性率72.80%,尿液送检例数478分离的病原菌92株,阳性率19.24%,血液送检例数478,分离的病原菌32株,阳性率6.69%。结论呼吸内科病原体的感染部位主要存在于痰液中,痰液中主要的病原体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所以主治医生在给患者制定诊治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海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体温、腹痛、肝功能和血、尿淀粉酶等临床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电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在肝囊肿和肝血管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确诊为肝血管瘤或者肝囊肿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磁共振平扫对其病灶组织进行扫描。结果肝囊肿的诊断正确率为93.92%,肝血管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5.06%。结论在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过程中采用磁共振平扫方式诊断的正确率高,对于疾病的鉴别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洪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积极的影响。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献血人员的戊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本中心献血的4524名无偿献血人员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对标本中的抗-HEV IgM、HEV-Ag与抗-HEV IgG进行检测。结果在4524份标本中抗-HEV IgM的阳性率为2.61%(118/4524),抗-HEV IgG的阳性率为28.23%(1277/4524)。与ALT正常的样品相比,ALT 异常的抗-HEV IgM与抗-HEV IgG的阳性率明显偏高(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人员中存在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情况,这可能与ALT 异常相关。
作者:杨琳琳;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1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抗体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94%大于对照组77.03%,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的效果确切,既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姜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NICU建立专病防控指引对尿布皮炎病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600例病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防控指引的管理模式将病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病儿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专病防控指引,对比应用指引前后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度发展情况。结果实施专病防控指引后,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度例数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病防控指引对新生儿尿布皮炎的预防控制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王芯;于红;赵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6个月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为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作者:戴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在预防肿瘤化疗期间血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10月收治的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胃癌、结直肠癌等为行化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治疗组于化疗开始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1次,连用7~10天;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化疗期间血栓疾病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的患者血栓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LMWH)应用于预防肿瘤化疗期间,对于治疗血栓性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楚蔚琳;王笑荷;楚蔚昕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