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部螺纹钉(DH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等优点。
作者:潘晓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应用护理查对制度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手术室患者20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对比分析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实施护理查对制度效果明显,不仅可提高满意率,还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邵长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和整理研究探讨在诊断股骨头坏死病例中应用CT影像诊断技术的价值。方法通过整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名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案例,对比CT影像技术和MRI检查技术的方法、过程、结果,研究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正确率。结果在90个病例中,通过CT影像技术检出的股骨头坏死案例62个,检出率为68.89%;通过核磁共振影像技术检出的案例80个,检出率为88.89%。结论在对于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早期诊断当中MRI技术的检出率高于CT影像技术。
作者:张伟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65)与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CRP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CRP指标。
作者:史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同时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具体情况和麻醉的具体方式以及麻醉期间对患者的管理进行统计和总结,然后对老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老年患者在麻醉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血压下降,另一个是心律失常。结论在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对症处置等措施,对老年患者的顺利麻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侯艳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4年1~12月收治的3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葡萄胎25例,侵蚀性葡萄胎5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治疗配合护理工作,及患者提供健康及随访指导工作。
作者:于鸿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宫颈微波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微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微波手术与药物治疗在宫颈糜烂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与阴道出血时间。
作者:姜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与探究。方法择选我院所收治的20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且对其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度等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arri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度等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加以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单玉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产妇5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实行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皮至婴儿分娩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检测使用超纯水前、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各项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指标的改变。结果使用超纯水后6个月和12个月,所有患者AOPP、MDA和MPO水平均显著下降,GSH-Px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CRP、新喋呤、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下降,A1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超纯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均显著降低。
作者:李松;王慧娟;潘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索雾化吸入法实践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5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全部患儿均同意接受研究,27例为对照组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28例为观察组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对比实践效果。结果超声雾化吸入法有效率是74.07%,低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的96.43%。观察组的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反复发作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没有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实践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更为切实可行。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逊;孜拜旦木·艾合买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7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予微创胸腔镜治疗,对照组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3 d、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镜更能减轻肺癌患者机体损伤和生理疼痛,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妇科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妇科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菌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菌素进行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冯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选取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5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曲美他嗪进行辅助治疗,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68%。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刘跃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55±25) min术中出血(90±60)ml,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切口甲级愈合,住院(5.5±1.5)天。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及生育功能。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药物合理使用的情况,以便更好的指导患者用药。方法结合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治疗目标,对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和药物的具体选用进行了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治疗药物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对患者胰岛素细胞的刺激和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两个方面。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过程中,在药物选择的原则的标准下,合理的选用药物治疗糖尿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按就诊编号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水泥注入总量等相应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医治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过程中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运动功能。
作者:胡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43例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4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描述儿科病房住院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护理重要性的认知,识别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79例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重要性认知进行调查。结果总体得分为3.40分,常规信息支持维度得分高,影响因素包括患儿年龄、家长学历、患儿兄弟姐妹人数以及过去住院次数。结论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家长需要的信息、让家长成为医疗团队的一员、鼓励家长们的互助、帮助家长和患儿一起应对住院。
作者:戎艳鸣;张玉侠;楼建华;顾莺;陆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以作者在放射科遇到的各种纠纷为案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产生过程、责任主体等,探讨预防纠纷发生的具体措施。结果医疗纠纷的产生有其固有的原因,医生和患者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医生,更是具有主要责任。结论只要我们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医学影像科的很多医疗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胡必富;罗洪云;谢兴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