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隐患及其防范

胡必富;罗洪云;谢兴佳

关键词:医学影像科, 纠纷, 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以作者在放射科遇到的各种纠纷为案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产生过程、责任主体等,探讨预防纠纷发生的具体措施。结果医疗纠纷的产生有其固有的原因,医生和患者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医生,更是具有主要责任。结论只要我们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医学影像科的很多医疗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并发足部溃疡内科综合治疗的探索研究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内科综合诊疗后的临床疗效,探索新的诊疗思维。方法整理搜集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资料共100例,对其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糖尿病足具有高龄性的发病特点,足溃疡和神经缺血性溃疡发病率分别为45%和55%;本次搜集糖尿病足患者以Wagner 4级为主,达到37.0%。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具有高龄和病程长的特征,临床治愈好转率与Wanger分级呈明显的反比关系。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5年3月期间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发生了切口不良,对其采取全面的、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56例产妇经过精心的治疗及全面的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9~18天,平均(13.2±2.6)天。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采取全面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切口的恢复和愈合,减少产妇的痛苦,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姜涛;由燕;王秀媛;李珊珊;曹平;李薇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和评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全身麻醉(GA)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2例异位妊娠并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SEA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GA组采用全身麻醉。结果 GA组低血压发生率为9.0%低于CSEA组25.8%。GA组患者麻醉后肌肉松弛度良好,镇痛情况效果极佳。结论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讲全身麻醉方法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具有更佳的优势。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几率情况方面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中效果更佳。

    作者:韩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预防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65例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其接受手术治疗,并对其术后进行整体护理,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64例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样接受手术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的情况下,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接受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学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学心理学教育融入现代医学模式的探索

    医学教育是神圣的教育,尤其是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更是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医学心理学教育是医学生不可缺失的教育,只有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适应当前社会的各种压力,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贡献。本文探讨医学心理学融入现代医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对医学生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肖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术式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改良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76例,分别予传统缝合法和改良缝合法,采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时间评价疗效。结果与传统缝合法比较,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行改良缝合法后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操作时间更短,P均<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行改良缝合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规范化教学查房模式在内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内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建立内科规范化查房实习教学模式,实施医学生的预查房制度,结合规范化教学查房时的师生交流过程,既体现实习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加了查房过程中的师生交流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内科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魏伦收;索智敏;程冠昌;张娟娟;张祎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患者。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66例患者皆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经观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情况较少,满意度较高,住院费用较少。结论优质护理方法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能够获得更好地临床效果。

    作者:石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以及Gamma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作者:谷振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抗病毒知识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病毒阴转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目的:初步编制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量表,经专家咨询及在临床患者访谈的基础上确定量表内容,对101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价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量表包括19个条目,因子分析产生5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63.212%;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6~0.570(P<0.01);得出该量表与DAP-R的相关系数为0.580, P<0.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量表的信效度指标较好,可作为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的有效测评工具。

    作者:杨磊;刘华;窦薇;石英;廖玉琼;叶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43例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4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的护理方法在甲状腺结节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在甲状腺结节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方法将106例患者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研讨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结果研讨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6.7%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4.2%。结论综合护理措施不仅促使患者康复,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因此积极探索和完善护理服务理念,努力把全面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的医疗服务中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赛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指导巨脾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我院50例巨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LS组)和对照组(OS组),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结果除手术时间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对比上,LS组均优于O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比,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的疗效更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江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产妇5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实行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皮至婴儿分娩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的方法与改革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科中的重要课程,通常是对人体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予以研究,培养中医骨伤科优秀人才意义重大。本文就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作者:邓伟;李新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S应用于新生儿奶汁吸入性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PS在新生儿奶汁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以使用PS气管内注入治疗的10例新生儿奶汁吸入性肺炎为研究组,以同期拒绝使用PS治疗的8例新生儿奶汁吸入性肺炎病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2 h内给予PS气管内注入治疗,定时监测两组PaO2、PaCO2和pH值变化,统计并比较两组氧疗时间、无创呼吸支持例数和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应用PS后6 h、24 h监测PaO2、PaCO2和pH值较用药前显著改善,两组对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氧疗时间、NCPAP治疗例数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合并肺部感染、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应用于新生儿奶汁吸入性肺炎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张文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模型实验提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更容易造成术后尿失禁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尿道括约肌牵拉长度,从而了解哪种手术方法更容易造成术后尿失禁。方法自制简易模型模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同时录像,回放录像,按比例尺测定尿道括约肌牵拉长度。结果简易模型模拟前列腺电切术对尿道括约肌牵拉长1.8 cm,简易模型模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尿道括约肌牵拉长6.2 cm。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尿道括约肌损伤大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更容易造成术后尿失禁;适当先电切膀胱颈部前列腺组织,再做剜除有利于减少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术后尿失禁。

    作者:张运召;王军;马圣君;王新杰;阎宗毅;于鹏;孙博泉;祝晓明;刘磊;刘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口腔健康指导对维持牙周炎基础治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了解有效的口腔健康指导在维持牙周炎基础治疗疗效中的重要作用。方法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各1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无任何形式的口腔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后进行有效的口腔健康指导,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三个月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BO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三个月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口腔健康指导是维持牙周炎长期疗效的重要条件,为了维持远期疗效,患者都应接受口腔健康指导。

    作者:宋玲;刘家宁;郭大伟;刘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