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7和IL-23表达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IL-17、IL-23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IL-17、IL-23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C反应蛋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7、IL-23水平对了解疾病的进展和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发展、转归的评价指标。
作者:周晓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40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0例胎膜早破患者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母婴健康出院。结论孕产妇了解胎膜早破的表现及其注意事项。孕产妇知道胎膜早破可能出现的危险。卧床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及卫生经济学情况。方法选择食道癌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选择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更好的微创特点,同时并不增加住院费用。
作者:李昕钰;李彩霞;杨仲俊;张文翔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案。方法对32例采用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对患者心理的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护理、术后饮食指导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服务措施。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并成功完成腹膜透析治疗,未出现低蛋白血症、腹膜炎、重度贫血等并发症。结论在透析治疗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选取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赖诺普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6 min步行试验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血压水平、6 min步行试验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应用自拟川芎三虫汤缓解偏头痛,将治疗结果与西药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经过研究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同时也发现治疗组偏头痛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的偏头痛复发率(P<0.05),认为本方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田新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上的具体作用,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产科近两年接生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采用普通分娩技术分娩,通过术后镇痛效果、生产时间、产后出血等对比分析无痛分娩的具体作用。结果通过初步数据分析无痛分娩有效缓解了孕妇生产过程的疼痛,镇痛效果较好。另外在生产时间,术后出血量等方面均占有较大优势。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描述儿科病房住院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护理重要性的认知,识别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79例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重要性认知进行调查。结果总体得分为3.40分,常规信息支持维度得分高,影响因素包括患儿年龄、家长学历、患儿兄弟姐妹人数以及过去住院次数。结论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家长需要的信息、让家长成为医疗团队的一员、鼓励家长们的互助、帮助家长和患儿一起应对住院。
作者:戎艳鸣;张玉侠;楼建华;顾莺;陆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21世纪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以心导管为基础的介入性诊疗技术逐渐成为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离不开相应的护理技术的发展,而心导管室护理则是从心血管病护理中演变出来的一门全新的技术。本文从医疗角度阐明导管室护士的素质要求与护理配合。
作者:张丽珈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优良率为73.9%,总满意度为82.6%;观察组的健康知识优良率为91.3%,总满意度为9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于爽;迟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后,患者痊愈率56.6%,好转率34.2%,无效率9.2%,总有效率为90.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8%。术后结节数量明显减少,结节直径减小,治疗前后结节情况进行比较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提高治愈率、促进病灶的缩小、减少复发率。
作者:史绍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8例发病1 d内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再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确诊。结果通过血浆D-二聚体诊断56例缺血性结肠炎,22例非缺血性结肠炎,两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确诊为60例缺血性结肠炎,18例非缺血性结肠炎。结论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效果良好,并且简单、费用低。
作者:苗忠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可吸收螺钉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2~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髌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克氏针张力带与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大大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并且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
作者:王凤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检测使用超纯水前、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各项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指标的改变。结果使用超纯水后6个月和12个月,所有患者AOPP、MDA和MPO水平均显著下降,GSH-Px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CRP、新喋呤、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下降,A1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超纯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均显著降低。
作者:李松;王慧娟;潘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的6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华;刘桂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积极的影响。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应用护理查对制度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手术室患者20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对比分析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实施护理查对制度效果明显,不仅可提高满意率,还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邵长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以及Gamma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作者:谷振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应用糖尿病小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各项指标评分。结果经对比,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2型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纳入社区规范化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未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6~12个月管理前后血糖控制满意率、依从性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管理后血糖控制满意率、患者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管理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2型糖尿病使糖尿病的防治更加科学。
作者:吴臣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