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抗加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宋鑫;王绍东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他汀类降脂药物, 丁笨酞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抗加他汀类降脂药物和丁苯酞联合使用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我院接收的15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ABC 三组,A 组使用双抗治疗,B 组使用双抗加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 C 组使用双抗加他汀和丁苯酞联合治疗,对三组患者进行血糖血压控制,A 组增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口服治疗,B 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 组使用阿司匹林、氟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及丁苯酞治疗。全部患者均进行12周治疗。结果 B 组治疗有效率是90%,C 组治疗有效率是94%,A 组治疗有效率是86%,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均得到了控制,C 组优,其次 B 组,然后 A 组。结论双抗加他汀类降脂药物和丁苯酞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疾病,临床中应用效果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GMs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价值的比较

    目的:探讨在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中,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与神经学检查方法的预测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高危儿36例,分别对其行 GMs 质量评估与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 GMs 结果:27例正常,9例异常;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17例正常,19例异常。结论 GMs 质量评估在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万海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循证医学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肾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都有了新的认识,知识更新较快,传统的教科书上的医学理论知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肾内科临床具体实践的需要,因此学生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获取与疾病相关的新研究进展,如何获得与疾病先关的佳证据以给患者制定佳治疗决策,这就需要把循证医学理念引入肾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寻找证据,应用证据的能力,并学习运用循证医学依据,制定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兰雷;王科;任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5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差异为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对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慧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现状

    儿童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其发生感染的机率较其他年龄组增多。对于儿童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来讲,如何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临床死亡率一直都是广大儿科医师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旨在对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其治疗现状进行总结。

    作者:蓝颖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关于作者署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治疗后的恢复影响情况。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接收的85例老年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比患者接受不同麻醉方式后的效果。结果在对病情进行会诊和评估后,对此85例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了合适的麻醉方式,手术顺利,无意外出现。其中20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麻醉结果中19例为优,1例为差;16例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其中的10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差;38例为硬膜外麻醉和腰麻,36例为优,2例为良;11例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全优。结论患者的年龄增加后,会对麻醉药物的反应降低,吸收速度减慢,所以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郑宝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将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临床研究,每组31例,观察组的患者治疗采用膜固思达和泮托拉唑,对照组的患者治疗采用硫糖铝和奥美拉唑,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治愈患者23例,治愈率是74.19%;对照组治愈患者16例,治愈率是51.61%,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是93.55%,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是83.8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腔镜检查急性胃黏膜病变,再用加膜固思达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用硫糖铝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

    作者:韦秀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纳洛酮治疗老年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思路探索

    目的:对纳洛酮治疗老年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思路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智力精神状况和缺血情况给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精神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缺血量评分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进行治疗时,纳洛酮的应用具有显著疗效,可以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智力精神状况和缺血情况得以明显改善。

    作者:刘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住培生宿舍人际冲突调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作用

    宿舍人际冲突调查与住培基地住培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有效防止和处理住培生宿舍人际冲突,有利于住培生身心健康和培训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住培基地的管理及建设。本研究以上海市各医院随机抽查的480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医学继续教育住培基地的住培生宿舍人际冲突来源及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

    作者:朱金水;张瑞;达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56例脾破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手术和非手术两组,采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情况,预后效果等等。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痊愈的为23例,占比例的82.1%;好转的为5例,占比例的17.9%;无死亡病例。非手术组治疗痊愈的为14例,占比例的50%;好转的为13例,占比例的46.4%;1例死亡病例,占比例的3.6%,其中非手术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转为开腹手术,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突出,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对合并严重外伤的患者使用效果优秀,临床中治疗以抢救为主,挽救患者的生命,然后考虑是否保留脾脏。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大柴胡汤对高血压前期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门诊高血压前期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两组均低盐饮食、限制饮酒、适当锻炼以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与心理平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大柴胡汤,比较两组干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柴胡汤在高血压前期中的应用可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益气清热,大幅缓解眩晕等临床症状,防止向高血压发展。

    作者:胡胜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0~2011年我院接收的8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臭氧水来冲洗阴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患者没有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合理的治疗能够提升质量效果,缓解病情。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 PBL 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4月心内科轮转的122名医学生纳入研究,抓阄随机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60人)。观察组轮转期间给予PBL 教学结合英语查房的教学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法。轮转1个月后进行考核并调查满意度。结果出科时,两组考核成绩均有提高,与本组入科时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且观察组出科成绩提高更明显,与对照组出科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满意率87.10%,对照组满意率31.67%,两组满意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8.9830,P <0.05)。结论 PBL 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可提高心血管内科实习教学质量,更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

    作者:苏强;伟明;闭奇;李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分析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就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同,近期效果一次性根充远胜于多次根充法。结论治疗急性牙髓炎时采取一次性根充治疗法,安全简捷,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热百·卡德尔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关于作者署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多形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实施多形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行多形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85.0%(34/40)高于对照组60.0%(24/40),患者护理满意度95.0%(38/40)高于对照组72.5%(29/40)。结论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实施多形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金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儿童中耳炎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儿童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儿童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听力受损和患耳流脓,不同类型中耳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有差异。所有患儿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手术患儿术中和术后均无面瘫、耳鸣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进行听力复查,73例(91.25%)患儿的听力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中耳炎是多发于儿童的常见疾病之一,会导致患儿听力损伤以及注意力的下降。对于不同分型以及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中耳炎患儿应该尽早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大程度地提高患儿的听力情况。

    作者:裴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脂与大肠息肉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大肠息肉的相关性,为预防大肠息肉、大肠癌提供方法。方法检测92例大肠息肉组和90例对照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胆固醇白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大肠息肉组高脂血症发生率、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1,t=3.50、5.06,P <0.05)。结论高脂血症与大肠息肉相关。

    作者:苑坤;王阳;齐玲芝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舒肝益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益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糖尿病性 ED 患者均采用舒肝益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应用勃起质量问卷(QEQ)对55例患者的评分,并进行自身对照,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QEQ 的各项评分以及平均 QEQ 总积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舒肝益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性 ED 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国民;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