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郑宝平

关键词:麻醉方式的选用, 老年患者, 术后恢复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治疗后的恢复影响情况。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接收的85例老年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比患者接受不同麻醉方式后的效果。结果在对病情进行会诊和评估后,对此85例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了合适的麻醉方式,手术顺利,无意外出现。其中20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麻醉结果中19例为优,1例为差;16例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其中的10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差;38例为硬膜外麻醉和腰麻,36例为优,2例为良;11例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全优。结论患者的年龄增加后,会对麻醉药物的反应降低,吸收速度减慢,所以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一些因此危险因素,给出一些解决对策,避免其发生。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神经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临床护理中的一些隐藏危险因素,制定安全措施防止其发生。结果神经内科护理中不稳定因素主要有意外跌伤、坠床、烫伤、舌咬伤、意外拔管、压疮、窒息、输液外渗等,发生率为17.14%(120/700),其中,压疮、意外跌伤、舌咬伤、坠床、输液外渗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实施处理干预措施前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1.59%(84/389),实施后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为11.58%(36/311)。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管理,避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安全可靠的护理措施。

    作者:佐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对普外科术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术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74%)(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患者在术后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张清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以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均获得了一定的改善,但相比而言,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P <0.05),且观察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优于单项瑞替普酶治疗。

    作者:罗雪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人性化的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并对其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的分析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医院收治的186例泌尿外科患者,将1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平行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综合护理。结果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泌尿外科患者意义非凡,其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均要优于平行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患者满意程度以及舒适程度均显著提高,更有利于患者早日痊愈。

    作者:王素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对ICU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对 ICU 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 ICU 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感染率为3.1%,低于对照组15.6%的总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 ICU 重症患者效果良好,可以降低感染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宋绪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ICU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配合护理对 ICU 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护理;观察组实施气管插管配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插管完成时间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气管插管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配合护理对 ICU 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龚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37例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产妇则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以及进食时间、泌乳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多于观察组,进食时间、泌乳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长于观察组,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作者:可利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孙传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骨梗死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骨梗死的 X 线、CT 和 MRI 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立医院 CT 室接受诊断的31例骨梗死病患,以 X 线、CT 和 MRI 为主要手段予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较之 MRI,X 线、CT 在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相对偏低(P <0.05)。结论给予骨梗死病患诊断时,应当结合 X 线、CT 和 MRI。

    作者:葛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华佛综合征样临床表现10例探究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华佛综合征样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华佛综合征样临床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通过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有5例患者的全身皮肤瘀斑迅速扩散呈片状,病情难以控制,经过抢救治疗无效死亡,5例患者经 CSF 培养出肺炎链球菌,经对症治疗于4周后痊愈出院。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华佛综合征,病原菌为脑膜炎双球菌,病菌感染类型相似,在治疗中要注意鉴别。

    作者:付祥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技能考核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内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结果,探讨内科临床技能考核模式。方法分析北京市内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总体和各单项通过情况,比较不同学历考核通过情况。结果2011~2013年临床技能考核通过率81.0%,接诊患者通过率(82.0%)低于辅助检查通过率(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生学历总体通过率和接诊患者通过率均高于本科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住院医师临床基本功较差,临床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内科临床技能考核需要改进站点数量和内容才能全面测试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

    作者:常连芳;李大蓉;邢丽;王杰;王庆;贾明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记录两组治疗情况、预后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经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后均成功修补(有效率100.00%)(P >0.05);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虽略多于对照组(P<0.05),但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研究组仅4.76%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对照组则存在高达23.8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 P <0.05提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经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全。

    作者:刘锋;李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补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心功能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治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血管情况,帮助血液流通,通过内在调理逐步缓解病情。

    作者:崔彦如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纳洛酮治疗老年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思路探索

    目的:对纳洛酮治疗老年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思路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智力精神状况和缺血情况给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精神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缺血量评分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进行治疗时,纳洛酮的应用具有显著疗效,可以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智力精神状况和缺血情况得以明显改善。

    作者:刘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对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穿心莲内酯提取物喜炎平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者共109例,其中男79例,女30例,患儿年龄6个月~5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常规组(n=51),患儿以利巴韦林为主要治疗药物,观察组(n=58)患儿采用喜炎平+乳酸菌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另外还对比两组患儿治疗5 d 后的血清中两种神经因子的 NGF 及 BDNF 的含量和生长状况。结果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短于常规组患儿,而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94.8%,高于常规组(74.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减少对婴幼儿的生长损害,对治疗具有协同的效果,可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作者:莫柱冰;张瑞辉;黎婉红;潘伟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其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复位外固定术和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2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切口感染、1例局部皮瓣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随访10~20个月,愈合良好。结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和手术术式可有效降低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赵志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