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霞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我国权威数据库,选取1990年1月~2013年12月正式刊载的40篇乙肝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文献资料,并实行 Mete 分析。结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上,国内23年来研究资料存在发表性误差,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结论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来说,还需要提高临床试验研究的质量,从而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深入验证。
作者:梁予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评估硫普罗宁联合匹格列酮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硫普罗宁肠溶片20 mg,3次/日口服,并联合匹格列酮30 mg,1次/d 早餐前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改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匹格列酮在治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可以使临床症状与肝功能显著改善,疗效显著。
作者:蔡玲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实施多形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行多形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85.0%(34/40)高于对照组60.0%(24/40),患者护理满意度95.0%(38/40)高于对照组72.5%(29/40)。结论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实施多形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金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口服避孕药、二甲双胍及未成熟卵泡抽吸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对 PCOS 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62例 PCOS 患者,随机分成4组,A 组41例仅口服短效避孕药,B 组48例口服避孕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C 组39例口服避孕药同时行 IMFA 治疗,D 组34例联合口服避孕药和二甲双胍,同时接受 IMFA 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的内分泌改善情况及月经、排卵恢复和妊娠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行 IMFA 组的卵巢体积和基础窦卵泡数目明显减少,月经恢复、排卵恢复率高于口服药物组,妊娠率也较其他组有升高趋势。四组内分泌水平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二甲双胍治疗组通过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与口服避孕药及 IMFA 的降低雄激素作用起到了协同治疗效果。结论 IMFA 联合口服避孕药及二甲双胍在治疗PCOS 纠正内分泌紊乱、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育能力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戚静宜;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37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有效率88.9%,疗效较为满意。结论采用中医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可调整月经周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疗效确切。
作者:张春许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总结护理干预经验。方法对照组、干预组各纳入患者37例,均给予非强制性康复治疗,后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痊愈率40.54%、(痊愈+显效)率78.38%高于对照组13.51%、48.65%,无效率2.70%低于对照组1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住院期间发生呛咳2例,对照组发生呛咳14例、吸入性肺炎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吞咽障碍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程东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84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采用微创软通道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常规的治疗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6%高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樊旭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儿童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其发生感染的机率较其他年龄组增多。对于儿童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来讲,如何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临床死亡率一直都是广大儿科医师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旨在对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其治疗现状进行总结。
作者:蓝颖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胃镜室的护理风险,实施风险管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医院、医务人员、药物、患者自身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胃镜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院内管理,建立健全胃镜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麻醉药物及急诊药物管理,规避药物风险;对患者进行病情相关教育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内镜风险防范意识和评估风险的能力,以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石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来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术后愈合优良22例,一般8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骨折愈合快。
作者:柳忠兴;李金龙;樊大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的15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基础治疗,乳降血糖、补充维生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经过20天的治疗,临床症状均有较大的改善,观察组有5例痊愈,有效率是94.67%,对照组有7例痊愈,有效率是78.67%,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痊愈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使用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需要分型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效果突出。
作者:杨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穿心莲内酯提取物喜炎平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者共109例,其中男79例,女30例,患儿年龄6个月~5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常规组(n=51),患儿以利巴韦林为主要治疗药物,观察组(n=58)患儿采用喜炎平+乳酸菌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另外还对比两组患儿治疗5 d 后的血清中两种神经因子的 NGF 及 BDNF 的含量和生长状况。结果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短于常规组患儿,而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94.8%,高于常规组(74.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减少对婴幼儿的生长损害,对治疗具有协同的效果,可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作者:莫柱冰;张瑞辉;黎婉红;潘伟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持续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28例持续房颤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相较术前,患者术后均觉心悸症状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改善。术后1 d 有阵发性房颤发作5例,行1年随访,房颤持续明显减少,经二次射频消融治疗治愈。术后有频发房速15例,口服抗心律失常药,随访2个月,房早(155±71)个,12个月时为(54±16)个,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手术中有心包填塞出现1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达治愈效果。结论针对持续性房颤,在 CARTO 三维立体电标测指导下,实施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可获得理想预后,为治愈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孙俊华;袁义强;赵育洁;于力;王瑞敏;孙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炎综合方案治疗效果,为妇科盆腔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单行西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及微波照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1.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盆腔炎应用临床综合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高海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在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外伤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对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没有显著的差别,经过护理后虽然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的更加明显,P <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比分析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近期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将其有效分为对照组(33)与观察组(37),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术后 NK 细胞活性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应用到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孟克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程度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根据脊柱损伤程度分为完全损伤(A 组,89例)与不完全损伤(B 组,53例)两组,皆采取本院自制《脊柱脊髓损伤评分》与《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对致残程度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运送方式、脊柱手术时间、创伤原因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脊柱致残程度,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患者昏迷、非专业运送、车祸伤/打砸伤/坠落伤、手术时间25~72 h 属于致残程度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相关因素除了基本的创伤程度外,还有患者昏迷、非专业运送、受伤类型等有关,为此加强现场保护,实施专业运送,及时抢救昏迷患者,可降低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率,提高康复效果,值得重视。
作者:叶立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一名实习医生转型成优秀医生不可或缺的条件。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实习医生刚从学校进入临床,在面对复杂的医院人际关系往往表现的比较生疏与困惑。不知道怎样和患者交流、提升自己和患者的交流水平。本文在分析培养临床实习医患沟通意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增强其沟通技巧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临床实习医患沟通的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建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磷酸钙人工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发育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就诊的牙根发育未形成患牙120颗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磷酸钙人工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发育,进一步将其和对侧同名牙进行对比,随访6个月~5年。结果磷酸钙根尖诱导成形术成功率为85.00%;根尖形成及根端硬组织封闭均为完善。结论对于年轻恒牙根尖未形成,给予磷酸钙人工诱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恒牙根尖发育。
作者:王文宇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