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分析

龚春霞

关键词:ICU, 紧急气管插管, 配合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配合护理对 ICU 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护理;观察组实施气管插管配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插管完成时间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气管插管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配合护理对 ICU 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效果显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出血倾向患者应用无肝素透析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法应用于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路,严密监测机器参数,发现凝血及时处理。结果经过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42例无肝素透析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且未发生出血现象。结论行无肝素透析既可降低出血危险,又能达到充分的透析效果,而密切的观察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88.9±2.8分)高于对照组(63.4±2.0分)(P <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贾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现状。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辽宁省凤城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60例宫外孕病患,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选择甲氨蝶呤,实验组以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为主。结果两组病患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为主要方案治疗宫外孕病患能够提升其临床效果。

    作者:林红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对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穿心莲内酯提取物喜炎平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者共109例,其中男79例,女30例,患儿年龄6个月~5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常规组(n=51),患儿以利巴韦林为主要治疗药物,观察组(n=58)患儿采用喜炎平+乳酸菌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另外还对比两组患儿治疗5 d 后的血清中两种神经因子的 NGF 及 BDNF 的含量和生长状况。结果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短于常规组患儿,而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94.8%,高于常规组(74.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减少对婴幼儿的生长损害,对治疗具有协同的效果,可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作者:莫柱冰;张瑞辉;黎婉红;潘伟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记录两组治疗情况、预后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经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后均成功修补(有效率100.00%)(P >0.05);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虽略多于对照组(P<0.05),但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研究组仅4.76%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对照组则存在高达23.8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 P <0.05提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经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全。

    作者:刘锋;李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地尔硫卓片。治疗14天后,将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结果,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作者:侯明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预防接种中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中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把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及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晓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有3例儿童出现发热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无不良反应发生,且在接种后,观察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长及儿童满意度。

    作者:张益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干预,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洪欣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磷酸钙人工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发育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磷酸钙人工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发育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就诊的牙根发育未形成患牙120颗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磷酸钙人工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发育,进一步将其和对侧同名牙进行对比,随访6个月~5年。结果磷酸钙根尖诱导成形术成功率为85.00%;根尖形成及根端硬组织封闭均为完善。结论对于年轻恒牙根尖未形成,给予磷酸钙人工诱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恒牙根尖发育。

    作者:王文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帕金森抑郁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5周后的抑郁程度及抑郁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5周后的抑郁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抑郁综合征,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郭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SOD、GSH-Px及MDA水平的变化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 SOD、GSH-Px 及 MDA 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1月患者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前治疗后分组,同组比较,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OD、GSH-Px 及水平变化。结果分析对比发现,经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中 SOD、MDA 活性降低,GSH-Px 水平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存在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吡格列酮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血清中 SOD、GSH-Px 活性,还可以增加 MDA 水平,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紫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汗淤积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0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治疗时间2~32 d,治疗有效29例,无效1例,30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手术,其中早产16例,足月产14例。结论经临床积极治疗及护理,使胎儿宫内安全,平安出生。患者瘙痒症状得到缓解或改善。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血情况把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出血组,一组为无出血组,每组各40例。另选择40例健康人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结果出血组与无出血组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 <0.05);出血组与无出血组对比,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出血和肝功能受损均可以由血液中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产生的变化检测出来,对患者肝硬化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相关指标也可以作为肝硬化评估的指标。

    作者:弓长丽;杨广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服务对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后,其身体的各项基本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同时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需肾替代治疗、升压药物、酸中毒、少尿、感染、急性肾损伤程度、休克及老年等均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几率较大,危险因素较多,应及早诊断。

    作者:张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行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行性的研究。方法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配伍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瘤体大小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大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确切。

    作者:张景馨;魏朝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医针灸疗法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评价中医针灸疗法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60例,均为我院2014年6~12月接受治疗的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将6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实验组(n=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包括理疗、局部制动、药物治疗、颈椎牵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活动能力。结果(1)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对于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宏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脑出血的手术和超早期止血治疗研究

    目的:评价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38例纳入 A 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54例纳入 B组、采用血肿穿刺抽吸术52例纳入 C 组,对比30日内死亡例,术后30日 GOS 评分、卒中量表(SSS)评分、Barthel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A 组死亡5例、B 组死亡7例、C 组死亡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 SSS 评分高于 A 组,C 组 ADL 评分高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肿穿刺抽吸术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增强存活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肖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用于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

    目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清洁药,但是需要口服大量的液体。此研究观察应用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液作为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以标准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方案为对照,期望能通过此研究减少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液的量,改良清肠方法,探索更适合于临床的清肠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患者随机地分为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组(A 组)与标准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 组),在清肠效果、不良反应、安全性、依从性方面做比较。结果肠道准备的质量基于 Boston 肠道准备量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 A 组214例患者中203位患者(95%)可以喝完≥80%的清肠液,B 组221例患者中205位患者(93%)可以喝完≥80%的清肠液,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在肠道准备过程中的腹部症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恶心、肛周刺激感、夜眠差、腹胀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清肠前后心率、血压、血细胞比容、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 组患者肠道准备后,血清钠及血磷上升,血钙及血钾水平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血钠、血磷、血钙、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此两组清肠效果是相似的,与标准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相比,低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磷酸钠不仅提供很好的清肠效果,且具有口服溶液量少等优点。然而,仍需警惕磷酸钠肠道准备后引起电解质紊乱等风险,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需谨慎。低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磷酸钠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不能耐受全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清肠的患者。

    作者:姜媛媛;张琰;李慧华;李福青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