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摘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用于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

    目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清洁药,但是需要口服大量的液体。此研究观察应用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液作为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以标准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方案为对照,期望能通过此研究减少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液的量,改良清肠方法,探索更适合于临床的清肠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患者随机地分为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组(A 组)与标准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 组),在清肠效果、不良反应、安全性、依从性方面做比较。结果肠道准备的质量基于 Boston 肠道准备量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 A 组214例患者中203位患者(95%)可以喝完≥80%的清肠液,B 组221例患者中205位患者(93%)可以喝完≥80%的清肠液,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在肠道准备过程中的腹部症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恶心、肛周刺激感、夜眠差、腹胀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清肠前后心率、血压、血细胞比容、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 组患者肠道准备后,血清钠及血磷上升,血钙及血钾水平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血钠、血磷、血钙、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此两组清肠效果是相似的,与标准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相比,低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磷酸钠不仅提供很好的清肠效果,且具有口服溶液量少等优点。然而,仍需警惕磷酸钠肠道准备后引起电解质紊乱等风险,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需谨慎。低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磷酸钠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不能耐受全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清肠的患者。

    作者:姜媛媛;张琰;李慧华;李福青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风险因素评估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风险因素评估量表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外科使用留置针的住院患者4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8例和观察组225例,采用《留置针静脉炎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对观察组患者静脉情况进行评估。评估表从患者血管等级、年龄、日输液量、输入液体渗透压、pH 值、静脉穿刺部位、留置针型号等7个方面进行条目设置和计分。根据各条目总分将患者静脉情况分为3个等级。依据患者静脉等级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有效预测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高危因素,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4.56%,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10.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留置针静脉炎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对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许广亮;贺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细胞cccDNA的关系

    目的:探讨 HBsAg 作为反映病毒复制水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样本,测定患者 HBsAg、HBV DNA、肝细胞 cccDNA,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 HBsAg 与 HBV DNA 水平无相关性;HBeAg 阳性患者,有相关性(P ≤0.05);HBeAg 阴性患者,无相关性(P >0.05);血清 HBV DNA 水平与肝细胞 HBV cccDNA 含量,有相关性(P ≤0.01);血清 HBsAg 水平与肝细胞 HBV cccDNA 含量,有相关性(P ≤0.05)。结论血清 HBsAg与 HBV DNA 定量检测联用,效果更佳。

    作者:刘敬梅;王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舒肝益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益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糖尿病性 ED 患者均采用舒肝益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应用勃起质量问卷(QEQ)对55例患者的评分,并进行自身对照,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QEQ 的各项评分以及平均 QEQ 总积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舒肝益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性 ED 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国民;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中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医组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医组眩晕、颈项不适、视觉障碍以及上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学军;弓长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将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临床研究,每组31例,观察组的患者治疗采用膜固思达和泮托拉唑,对照组的患者治疗采用硫糖铝和奥美拉唑,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治愈患者23例,治愈率是74.19%;对照组治愈患者16例,治愈率是51.61%,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是93.55%,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是83.8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腔镜检查急性胃黏膜病变,再用加膜固思达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用硫糖铝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

    作者:韦秀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血情况把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出血组,一组为无出血组,每组各40例。另选择40例健康人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结果出血组与无出血组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 <0.05);出血组与无出血组对比,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出血和肝功能受损均可以由血液中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产生的变化检测出来,对患者肝硬化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相关指标也可以作为肝硬化评估的指标。

    作者:弓长丽;杨广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22例心脏肿瘤患者,行彩超检查,分析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左房10例,右房4例,均为粘液瘤;左室3例,其中心脏横纹肌肉瘤2例,胎儿左室纤维肉瘤1例;右室2例,其中右室脂肪瘤1例,胎儿右室血管肉瘤1例。结论采用彩超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脏病具有较大的价值,对疾病的性质判定较为准确。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改变与激素疗效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改变与激素疗效的关联性。方法选取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30例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4例患者治疗前后尿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β2-MG、Scr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而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52.9%,低于正常对照组的90.0%(P <0.01)。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间质改变对激素疗效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控制激素水平有助于改善伴有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作者:侯小静;张玉峡;张国胜;朱广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针刺配合火针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针刺配合火针放血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1日~2015年3月15日于我院收治的5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火针放血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提供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结果观察组29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3.1%(27/29),对照组2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27/28)。结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大,但对照组略好于观察组,针刺配合火针放血治疗能够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艾诗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脑出血的手术和超早期止血治疗研究

    目的:评价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38例纳入 A 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54例纳入 B组、采用血肿穿刺抽吸术52例纳入 C 组,对比30日内死亡例,术后30日 GOS 评分、卒中量表(SSS)评分、Barthel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A 组死亡5例、B 组死亡7例、C 组死亡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 SSS 评分高于 A 组,C 组 ADL 评分高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肿穿刺抽吸术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增强存活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肖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鼻骨及鼻骨孔的多层螺旋CT分析

    目的探讨鼻骨及鼻骨孔骨折的形态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分析多层螺旋 CT 于鼻骨孔和鼻骨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70例疑似鼻骨骨折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额骨鼻突至鼻尖 CT 螺旋扫描,以及高分辨率 CT 扫描。扫描完成之后进行三维重建和容积再现重建,通过重建图像予以分析鼻骨及鼻骨孔骨折的形态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70例疑似鼻骨骨折就诊者中有58例患者确诊为鼻骨骨折,9例未见鼻骨骨折,3例误诊;30例健康体检者 CT 影像学显示骨孔双侧对称20例,不对称者共计10例,与高分辨率 CT 扫描结果一致,容积再现重建表现为小孔状影;鼻骨骨折 CT 横断位表现为纵行线样骨质不连续,冠状位表现为横行或斜行骨质不连续;鼻骨孔CT 横断位表现为纵行线样骨质中断影,冠状位表现为横行或斜行骨质不连续,但是骨质光滑自然。结论联合多层螺旋 CT 高分辨率扫描及三维重建,可良好显示鼻骨及鼻骨孔的解剖结构,对于临床辨别鼻骨骨折及鼻骨孔正常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分析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42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21例,采用综合护理。护理1周后比较两组的退热、退疹和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在退热时间(4.58±1.48)、退疹时间(7.54±1.58)和住院时间(7.8±1.4)上小于对照组[(7.23±1.54)、(11.28±1.26)、(12.7±1.7)](P <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5%)大于对照组(61.9%)(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缩短患儿退热、退疹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素绸;许玉凉;林秋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甲硝唑与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腰骶酸痛、白带异常、月经失调以及下腹痛等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唐桂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疗效

    目的探析联合应用微创穿刺引流以及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范军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分析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就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同,近期效果一次性根充远胜于多次根充法。结论治疗急性牙髓炎时采取一次性根充治疗法,安全简捷,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热百·卡德尔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需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 HC 可视喉镜组(H 组)和Macintosh 直接喉镜组(M 组),分别记录并统计声门显露时间、声门显露程度、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并发症;观察插管过程中颈椎屈曲度变化。结果 M 插管时间组长于 H 组,且 H 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以及 C/L 分级高(优)于 M 组(P <0.05);H 组环状软骨按压例数少于 M 组(P <0.05)。暴露声门时,H 组在颈椎屈曲度变化低于 M 组及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 M 组(19.1%)(P <0.05)。结论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方面显示出很多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宇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需肾替代治疗、升压药物、酸中毒、少尿、感染、急性肾损伤程度、休克及老年等均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几率较大,危险因素较多,应及早诊断。

    作者:张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和肽素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和肽素治疗前后变化。方法将我院65例慢性心衰与40例健康体检者的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和肽素及 NT-proBNP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 LVIDD、和肽素、NT-proBNP 高于对照组,LVEF 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10 d 后观察组 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入院时比较较低(P <0.05)。结论和肽素可作为心衰患者病情程度及疗效判定的重要指标。

    作者:肖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