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学
目的: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脾胃积热型痤疮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皮肤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胃肠积热型痤疮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每日口服抗生素米诺环素,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每天1剂,共4周。对照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治疗组临床治愈9例(30%),显效10例(33.3%),有效7例(23.3%),无效4(13.3%)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20%),显效8例(26.7%),有效8例(26.7%),无效8例(26.7%),总有效率7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联合米诺环素治疗胃肠积热型痤疮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玉珍;王卫星;赵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56例脾破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手术和非手术两组,采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情况,预后效果等等。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痊愈的为23例,占比例的82.1%;好转的为5例,占比例的17.9%;无死亡病例。非手术组治疗痊愈的为14例,占比例的50%;好转的为13例,占比例的46.4%;1例死亡病例,占比例的3.6%,其中非手术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转为开腹手术,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突出,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对合并严重外伤的患者使用效果优秀,临床中治疗以抢救为主,挽救患者的生命,然后考虑是否保留脾脏。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用药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依据帕金森统计评分量表(UPD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治疗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的6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用药治疗帕金森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及运动等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单若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内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结果,探讨内科临床技能考核模式。方法分析北京市内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总体和各单项通过情况,比较不同学历考核通过情况。结果2011~2013年临床技能考核通过率81.0%,接诊患者通过率(82.0%)低于辅助检查通过率(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生学历总体通过率和接诊患者通过率均高于本科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住院医师临床基本功较差,临床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内科临床技能考核需要改进站点数量和内容才能全面测试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
作者:常连芳;李大蓉;邢丽;王杰;王庆;贾明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72例,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水飞蓟宾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水飞蓟宾应用于脂肪肝疗效较好,可改善肝功能,降血脂,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作者:许海莲;方贞花;李元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反应性及毒副作用表现。方法对35例进展期胃癌采用紫杉醇(175 mg/m2滴注第1天)联合卡培他滨(2500 mg/m2分二次口服第1~14天)方案化疗,每3周为一个周期,化疗2~3个周期,每两周期通过腹部增强 CT 评价一次疗效。结果总体反应率为45.7%,其中 CR 0例、PR 16例、SD 15例、PD 4例,R0切除率为91%(32/35),肿瘤降期率为62.9%,无 IV 级化疗不良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合希罗达方案可使部分中晚期胃癌患者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
作者:刘涛;詹天成;彭亦凡;姚云峰;赵军;李明;顾晋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壮筋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壮筋补骨丸实施骨折病症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实施骨折病症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运用壮筋补骨丸实施骨折病症的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起到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效果的作用。
作者:栾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诊冠心病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并就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结果 CAG 检查50例中冠状动脉正常23例,属阴性。异常27例,属阳性,共55支病变血管。腺苷显像结果:显像正常24例,显像异常26例,病变血管53支。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P >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负荷试验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在冠心病诊断中具较高安全性和准确性,临床价值较为显著,且简便可行,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郭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地尔硫卓片。治疗14天后,将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结果,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作者:侯明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手术室相关工作流程加以优化,比较优化前后手术室每日手术量、每日每手术间台次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流程优化前相比较,每日每手术间台次和每日手术量均有所提高,且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手术相关环节进行流程改进和科学管理,能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及医师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邵智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行性的研究。方法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配伍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瘤体大小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大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确切。
作者:张景馨;魏朝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疾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4例,全部患者都接受常规抗感染解痉挛治疗,观察组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治疗4小时和24小时后的 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为观察组优秀,患者 HR/RR 明显下降,SaO2有所提升, P <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效果。
作者:林庆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程度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根据脊柱损伤程度分为完全损伤(A 组,89例)与不完全损伤(B 组,53例)两组,皆采取本院自制《脊柱脊髓损伤评分》与《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对致残程度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运送方式、脊柱手术时间、创伤原因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脊柱致残程度,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患者昏迷、非专业运送、车祸伤/打砸伤/坠落伤、手术时间25~72 h 属于致残程度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相关因素除了基本的创伤程度外,还有患者昏迷、非专业运送、受伤类型等有关,为此加强现场保护,实施专业运送,及时抢救昏迷患者,可降低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率,提高康复效果,值得重视。
作者:叶立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并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性。
作者:李建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0~2011年我院接收的8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臭氧水来冲洗阴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患者没有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合理的治疗能够提升质量效果,缓解病情。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效果,为防治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9例不同诱因引起的糖尿病足患者给予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59例糖尿病足患者中,52例创面愈合(88.1%),6例行截肢术(10.2%),1例死亡(1.7%)。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积极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作者:张涵涛;东霖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