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对于诊断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温艳玲

关键词:尿白细胞, 红细胞, 血肌酐, 心源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探讨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对于诊断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心源性脑梗死(24例)及非心源性脑梗死(36例)两组,收集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尿常规以及血常规、临床生化标本,测定其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水平,在相关指标标准值的指导下,给予统计分析。结果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尿常规检测结果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均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尿比重以及24 h尿蛋白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通过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肌酐水平可以准确鉴别诊断心源性以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疾病,且尿常规标本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血脂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5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4例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检验血脂能够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2例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治疗有效20例,有效率91%,死亡2例。结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实行手术治疗,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及失活性胰液,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牟海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148例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评定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应用于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4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给予常规的支气管扩张症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比组的BODE指数和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显著。

    作者:高晓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针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0.00%、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控制哮喘的复发。

    作者:范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共情护理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5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7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共情护理,分析各自护理方式对两组病例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例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病例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而对照组下降的程度小于观察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共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患者依从性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王金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清热泻火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热泻火法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接受清热泻火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西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泻火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治疗活动能够缓解症状。

    作者:张进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体会。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对比组使用根治术,研究组使用保乳手术。结果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较对比组少,而生存率较对比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身体情况、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乳手术较根治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强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使用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治疗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Ccr(肌酐清除率)、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ER(你到蛋白排泄率)、CRP(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TC、LDL-C、UAER、VEGF、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cr指标,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VEGF水平,发挥保护肾脏作用。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采用阿托伐他汀、辅酶Q 10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 10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8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1年病死率及住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 10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效果显著。

    作者:李振;吴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安全有效。

    作者:王汝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黄芪用于临床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作用机理探究

    目的:探讨黄芪用于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2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与黄芪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选择38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分析黄芪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5.1%高于常规组的7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bet水平低于对照组,但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ATA-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 L-4水平低于对照组,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FN-r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效果显著,主要是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平衡,纠正其免疫异常情况,防止阿弗他溃疡的复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尿潜血阳性的临床意义及中医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使用中医治疗方法来进行尿潜血阳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尿潜血阳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提供辨证治疗,对照组不使用止血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是42.22%,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治愈率20%,有效率57.78%。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潜血阳性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应该要进行辨证分型,并且合理的使用止血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任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本科男护生实习后期思想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男性护理本科生实习后期思想现状,探讨男护生实习培养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向。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进入临床实习后期45名本科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实习前后对护理工作思想认识、择业态度有较大差异,实习后仍愿从事护理人数比例由实习前56.25%下降到43.75%。结论实习后期男护生思想认识、择业态度比实习前有较大差异,部分学生思想动摇,考虑改行,教育工作者应考虑男护生培养存在问题,思考应对方法。

    作者:牛开洪;张丽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取40例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昌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40 mg/d,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的操作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的操作、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感,促进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黄景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程度和疼痛对患者情绪、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疼痛控制和健康教育情况的满意度,指导护士做好对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护理和宣教。方法选取朝阳医院2010年3月~2010年5月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中文版,对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2天进行疼痛的相关调查。结果骨科患者手术后早期疼痛普遍存在,术后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对患者的情绪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的控制状况和疼痛控制的教育方面不甚满意,疼痛控制的教育有待加强。结论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护理,护士应当因人而异,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减轻疼痛感;以多种形式加强对于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系统化宣教,促进患者术后舒适,尽早开展术后功能锻炼,早日康复。

    作者:汤丹丹;高丽;徐莉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和并肺结核与6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相比单纯肺结核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咳嗽36(66.6%)、26(43.3%)、发热15(27.8%)、31(51.7%)等方面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能够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目的:对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的8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观察各诊断方式的准确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CT检查的准确率高,治疗后痊愈例数25例。结论CT检查能够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治疗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85.12±1.14)min短于对照组(105.11±1.15)min;住院天数为(7.41±1.13)d短于对照组(13.51±1.23)d;同时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1±1.31)d短于对照组的(5.10±1.25)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与肠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陈耀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