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研究

焦玉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干预,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探讨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前位护理干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康复率。结果观察组采用前位护理干预后,其满意率和康复率分别为87.5%、93.8%;对照组满意率和康复率分别为53.1%、75.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康复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位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康复率,从而为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2011~2014年我院住院分娩产后出血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2011~2014年我院住院分娩产后出血调查情况。方法对2011~2014年我院住院分娩产妇出血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2011~2014年我院住院分娩产妇共21500例,产后出血共288例,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34%。2011年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51%;2012年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36%;2013年产妇产后出血75例,产后出血率为1.37%;2014年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21%。各年度间产妇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且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经阴道分娩。结论积极加强产妇产后出血率防治,降低产后出血率。

    作者:李秀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55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在我科采用桡骨远端斜T形锁定钢板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55例患者,观察桡骨远端斜T形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5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随访1年,腕关节功能优89例,良52例,可14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远期患者腕关节功能较好。

    作者:孙瑞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无痛分娩中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产程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产妇64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法。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低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相比,产后出血、胎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缩短产妇产程。

    作者:刘美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肺炎喘嗽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乔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院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探析

    目的:探析医院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措施,期许为医院放疗防护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结合放射防护管理意义,通过提高防护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备好防护用品及器材、加强档案管理、加强各部门协作等方式加强医院放疗防护管理。结果放射防护管理意义较大,应从提高防护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备好防护用品及器材、加强档案管理、加强部门协作五方面来管理。结论医院内部需重视放射诊疗防护管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防护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王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价值与临床病理对照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临床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所有病例均给予超声诊断,并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1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共有恶性病变患者56例,占总比的66.00%,良性病变患者44例,占总比的44.00%,恶性与良性病变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00%、91.00%和93.00%。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积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高慧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麻诱导时不同静脉给药顺序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全麻诱导时不同静脉给药顺序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120例,年龄19~71岁,体重41~89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FP组)和异丙酚-芬太尼组(PF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 FP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在3 s内注射完,随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5 mg/kg,PF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5 mg/kg,随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在3 s内注射完,记录注射芬太尼后1 min内咳嗽的发生情况和出现时间。结果与FP组比较,PF组咳嗽发生率降低(P<0.05),咳嗽出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异丙酚给药比较,异丙酚-芬太尼给药可减少全麻诱导时芬太尼诱发的咳嗽。

    作者:孙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8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和实验组(69例,给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嗜睡症状、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锥体外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给药。

    作者:安保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CMC模式结合多媒体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CMC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9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观察组则采用PCMC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理论测试及技能测试评分,及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1)观察组的理论测试得分为(88.9±4.5)分,操作技能测试得分为(88.6±5.0)分,对照组的理论测试得分为(80.1±2.3)分,操作技能测试得分为(75.3±2.3)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MC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等,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PCMC教学和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朱红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德尔菲法医学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目的:构建医学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质量评价标准。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8.24%、86.67%;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0.895;终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402。确定的评价标准包括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咨询后专家的意见已经趋于一致。

    作者:祁艳波;杨悦;李雯婷;刘景华;赵岩;史孝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将68例本院建档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加强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的护理。结果68例产妇无1例发生胎死宫内,无明显并发症,全部顺利度过妊娠期。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提高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认识,及时正确的治疗,严密的母婴监护,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是顺利度过妊娠中晚期的关键。

    作者:侍美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ICU护理中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1例ICU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33例给予持续性的人文关怀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作者:张晓坤;林晓云;周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网络平台的口腔正畸学开放性课程的框架设计

    目的:在传统的正畸学教学模式下,理论型课程一般由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而临床技能型课程一般在实验室或医院里由老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观看和模仿,并在临床实践中付之行动。但由于课程时间紧张,实践课程少等原因导致相应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方法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包括课程学习,课程讨论和课程资料三大部分的教学平台。结果建立基于网格技术平台的共享型口腔正畸学开放性课程的建设目标与框架模型。结论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建立了口腔正畸学开放性课程的框架模型。

    作者:陈良娇;王朝俭;姜盼;张先跃;刘娅青;钟小康;兰泽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12月在我院泌尿科治疗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用组)55例和对照组(诺和灵组)5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的时间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比例,后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为(6.1±1.1)%、血糖达标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6.8±1.5)天、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比例为1.8%,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用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疗效好,不良反应低。

    作者:曹玉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社区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为以后社区糖尿病患者制定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诊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所选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糖治疗,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6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型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0.6%,对照组为68.8%,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更愿意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肖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女性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枇杷清肺饮辨证加减内服、颠倒散外用,辅助给以自血疗法,42天为1疗程,1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率64%,显效率77%,有效率100%。结论中医内服外用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座疮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炎;王世元;赵甜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