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关键词:中国, 继续医学教育
摘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血常规与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40例,细菌感染组40例),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白细胞数(WBC)、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白细胞数、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病毒感染组白细胞数、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和降钙素原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价值较高,敏感性较好。

    作者:林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1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40例脑血栓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根据疗效评定标准,统计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78例,显效患者32例,有效患者19例,无效患者11例,总有效率是92.1%,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杨振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结核瘤与其他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学鉴别(附21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与其他孤立性结节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以肺结核收入院的孤立性肺结节及与其他孤立性结节患者,全部病例均摄X线片及CT平扫片,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手术结果,证实为结核瘤14例,周围型肺癌3例,球形肺炎1例,未证实者3例。结果14例结核瘤直径0.8~4.0 cm,部分病灶边缘光滑,部分可见长毛刺,密度大部分不均匀,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及空洞,部分病灶周围有卫星病灶及胸膜凹陷征。3例周围型肺癌直径2.6~3.8 cm,边缘均不光滑,可见长、短毛刺,密度较均匀,无钙化,有胸膜凹陷症。1例球形肺炎直径4.0 cm,密度较均匀,边缘有长毛刺,周围可见粗大肺纹理。3例经支纤镜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随访复查1年病灶无变化,病灶直径在1.6~2.5 cm,边缘光滑,无毛刺,邻近胸膜无改变,周围无卫星病灶。结论结核瘤可根据其形态与轮廓、部位、密度。空洞、边缘及周围卫星灶等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主要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其次还需与球形肺炎,炎性假瘤及其它肺良性肿瘤相鉴别。

    作者:何丹;兰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膀胱癌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到膀胱癌护理中,相较于常规护理取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静;于淑红;张欣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如何编写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选择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利巴韦林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随机分组,C1组(观察组35例):临床选择Peg-IFNα-2a+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方法;C2组(对照组3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种肝炎肝硬化患者在临床相关指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ALT、ALB以及AST等方面,C1组优于C2组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在肝脏纤维化指标方面,C1组优于C2组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针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选择Peg-IFNα-2a+利巴韦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肝脏纤维化指标等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显著缓解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终将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王琳;王智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玻璃离子材料在儿童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在儿童口腔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0例乳磨牙C3龋患儿分为观察组(银汞合金)和对照组(玻璃离子)。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离子更适于儿童乳磨牙C3龋充填。

    作者:王兴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近,治疗后都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康豪鹏;侯玉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519例临床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资料。结果519例患者中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增粗糜烂,其中单纯反流性食管炎492例,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裂孔疝5例,Barrett食管12例。年龄组成上以31~50岁多,占69.75%;低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轻,高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重。结论青海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渐趋年轻化。

    作者:张嘉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儿童预防接种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到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疼痛度、家属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疼痛度轻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儿童的疼痛度,并减轻儿童的不良情绪,提高儿童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充分液体复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复苏治疗后的血压、血气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死亡率及对复苏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PT时间、血气剩余碱和死亡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晓敏;徐括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扁桃体剥离切除术缝合部分咽腭弓黏膜临床经验

    目的:探索全麻下扁桃体手术缝合临床经验以及扁桃体周边黏膜缝合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方法对106例扁桃体手术患者,通过全麻插管下行扁桃体剥离术及周边黏膜并缝合手术。结果本组106例患者均行扁桃体手术,手术完毕立即血止,所有患者痰中无出血,术后无一例出血。术后随访,患者咽部不适、咽干、异物感均完全消失。结论扁桃体切除术缝合部分咽腭弓黏膜的方法有手术创面及全身情况恢复较快的特点,手术方法止血迅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李鹏程;古丽扎达·沙哈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外科消法运用于嵌顿痔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探讨嵌顿痔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标准。方法将110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围手术期采用中医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手术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显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嵌顿痔围手术期运用中医消法疗效确切,可减少手术损伤,有利于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作者:何之光;耿学斯;郭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对比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皮肤症状、关节症状、腹部症状、肾脏症状等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过敏性紫癜采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耿秋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的规范和进展

    目的: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规范和进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诊治的126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90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28例患者是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2)4例,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6例,胃部神经内分泌肿瘤(NET1)20例,有12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NET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20例。结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复杂,需严格按照规范诊断,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张文红;张泽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通过正常人群体检筛查Hp感染者,调查掌握Hp感染的危险相关因素。方法对Hp筛查阳性的230人作为病例组,阴性的216人作为对照组,经单因素比较相关危险性。结果Hp感染与个人基本情况(年龄、婚姻、人口、收入)有关(P<0.05);与个人生活方式(酸辣饮食、野外就餐、就餐无规律、共用餐具、吸烟、饮酒)有关(P<0.05);与个人疾病史(胃镜检查、口腔炎、胃炎、胃溃疡和胃病家族史)有关(P<0.05);与性别、族别、职业、住房面积、居住地无关(P>0.05)。结论HP感染与个人生活行为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桂菊;严新梅;陈晓莉;石明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药剂科用药差错的危机管理措施

    在医院管理中药剂科用药差错是一项严重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医院信誉,同时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加强药剂科用药差错的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危机管理的概念、用药差错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危机管理措施,以便提高医院药剂科管理质量。

    作者:金顺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前后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前后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同期到本院实施抗病毒治疗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全部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均于超声引导下实施肝穿刺活检,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检查情况。结果经病理检查显示52例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程度与乙型肝炎炎症分级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超声引导下实施肝穿刺活检可提供比较客观且合理的组织病理学依据,对于疾病临床诊断、病变发展情况的了解以及治疗方案的明确与改进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世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的常见原因,以及减少误诊的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2月诊治的2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误诊以上呼吸道感染、咽炎、颌下淋巴结炎、桥本甲状腺炎等常见病为主,主要原因为基层医师对本病缺乏认识,诊断性思维局限,对病史询问及查体不够仔细,忽略甲状腺检查。21例患者均经T3、T4、甲状腺131I吸收率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症状不典型,不同分期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基层医院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易于误诊。基层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对疑似患者及时行血沉、T3、T4及甲状腺131I吸收率检查,必要时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诊断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耿向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的必要性,介绍应用PBL进行消化内科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初步体会。

    作者:王伟;唐慎华;李琼;吴广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