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康豪鹏;侯玉晋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疗效, 超敏反应C蛋白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近,治疗后都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519例临床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资料。结果519例患者中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增粗糜烂,其中单纯反流性食管炎492例,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裂孔疝5例,Barrett食管12例。年龄组成上以31~50岁多,占69.75%;低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轻,高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重。结论青海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渐趋年轻化。

    作者:张嘉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喹硫平、奥氮平在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喹硫平、奥氮平治疗有精神行为障碍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和奥氮平均安全有效。

    作者:赵永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46例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对慢性胰腺炎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92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且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马玉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致病药物多种多样,难以预防,而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也为本病的诊治增加了难度。本文检索近5年文献,总结中医药在防治药物性肝损伤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耿睿韬;赵文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膀胱癌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到膀胱癌护理中,相较于常规护理取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静;于淑红;张欣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为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比较两组妊娠晚期并发症、产时产后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早产、胎位异常、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和分娩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于改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个性特征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分析个性特征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38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33±0.58)分;性别、学科背景、家庭居住地、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月消费、是否兼职、是否学生干部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生的个性特征采取措施提高其职业认同。

    作者:张睿;刘荫;李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气道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一般组患者实施护理,在一般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实施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一般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9±2.5)d,短于一般组患者的(31.6±2.9)d(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气道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红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门诊以及住院部106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采取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3.0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1例厌食,1例呕吐,总不良反应率为3.77%,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失眠,总不良反应率为1.89%,两组不良反应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快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作者:雷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按就诊前后顺序将62例胆结石患者分成腹腔组与开腹组,前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李振宇;冯云;张振;曹效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回顾报道

    目的:探讨研究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给予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随访,随访观察记录骨融合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患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临床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恢复率分别为76.7%、83.3%、90%、86.7%。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3%,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及改善。结论临床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加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针对性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讨论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都有一定好转,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其血糖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凤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中的运用

    无论是LBL教学模式还是PBL教学模式均有其优点及其局限性。依据辩证法,每一种模式都不应该是孤立的,各种模式之间都存在着彼此联系与渗透,是可以互补的。因此,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LBL和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而获得佳效果。

    作者:韩轶;欧阳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胎儿唇裂畸形应用二维、三维超声联合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胎儿唇裂畸形应用二维、三维超声联合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行常规产检的1600例孕妇,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孕妇均行超声检查,先借助二维超声,对胎儿的鼻唇结构进行检查,后再利用三维超声,对胎儿的实时动态进行表面成像操作。结果1600例受检孕妇中,共有39例出现了胎儿唇裂畸形,检出概率为2.43%。结论于胎儿唇裂畸形检测中,应用二维、三维超声联合诊断法,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程娟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妇产科疾病治疗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米非司酮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终止妊娠有效率为93%;紧急避孕有效率91%;其他妇科疾病有效率为55%。而且100例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结论妇产科疾病中多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好,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与随访半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可降低化学性根尖周炎发生率并缓解疼痛。

    作者:王萃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产后出血的常见因素及防治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常见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产后出血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出血因素。结果64例患者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51例,软产道裂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胎盘因素7例。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应重视产后出血预防,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李景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护理实习生74名,按照不同带教方式将其分两组。研究组带教方式采用临床路径,共37例;对照组带教方式采用普通方法,共37例。观察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带教成绩较高(P<0.05),优秀率较高(P<0.05),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效果较好,带教成绩较高,满意度高。

    作者:王笑荷;费洪琳;佟海霞;楚蔚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