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王衍晶
目的:观察临床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的达标率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40~75周岁,LDL-C基线水平平均在4.2 mmol/L 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B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分别于治疗前后一个月后观察LDL-C变化并统计LDL<1.8 mmol/L患者比例。结果两组在LDL-C等各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指标优于B组(P<0.05)。A组:LDL<1.8 mmol/L患者比例为72.30%,B组:LDL<1.8 mmol/L患者比例为54.20%,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使更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达标,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刘小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记物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3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肌梗死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有胸闷气短等症状的老年患者为非典型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的Myo、CK-MB、cTnI的含量及急性心急梗死患者8h内急性心肌损伤标记物早期敏感性。结果8h后,对三组患者血清中的Myo、CK-Mb、cTn1的含量比较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和非典型组血清中的Myo、CK-Mb、cTn1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对照组血清中Myo、CK-Mb、cTn1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肌梗死组和非典型组两组患者血清中Myo、CK-Mb、cTn1的含量比较结果显示,非典型组血清中Myo、CK-Mb、cTn1的含量高于心肌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1、CK-MB、Mb三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7.9%、95.8%、100%。说明血清中的Myo、CK-Mb、cTn1作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早期敏感性。结论血清中的Myo、CK-Mb、cTn1的含量可以作为心肌损伤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临床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吴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治疗,而对比组采用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比组。结论运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赵巍;陈曦;孔庆波;马立学;李允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超短波理疗配合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临床观察组(口服金刚藤胶囊结合超短波治疗组)和临床对照组(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组)各32例,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观察组治疗症状治疗痊愈22例,症状治疗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6.875%;经对照组治疗症状治疗痊愈15例,症状治疗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4.37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结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
作者:莫莉;王国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在治疗心肌梗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辅助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倾听音乐等护理手段。对照组仅使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护理1个月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出院后1个月,实验组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相对于对照组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康复。结论对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焦虑及抑郁,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曹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如何降低,对检验误差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的1000份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对如何降低检验误差进行分析,寻找关键性对策,和提出检验误差降低对策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关键性对策提出后,相比提出之前的检验合格率有非常大的提升,结果前后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合理的对策来降低检验误差非常重要,能够保证检验的准确度,给患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冯丹;王衍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1~12月我院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优秀。
作者:刘晓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后的延伸护理方法,对该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的11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延伸护理,采用WHO QIL-10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接受延伸护理能够让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临床中使用该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秀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手术室护理技术视听教材的建设,是将传统手术室护理的诊疗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以更全面、更科学、更标准、更直观、更清晰地展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教学内容,把教材直观的描述,以可听、可视、可模拟操作的方式显示出来,对推动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的改革,对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为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孕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无剖宫产术史前置胎盘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临床表现。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和对比分析,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和子宫破裂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围产儿早产率、胎儿窘迫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会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并发症与风险的增加,要指导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间隔时间,从而有效避免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
作者:叶新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脱水剂,钙离子阻断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评定两组治疗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的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重症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基本痊愈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张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PWW教学法(practice while watching)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新生60名,分为对照组(30名)和实验组(30名),对照组采用多媒体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WW教学法进行心肺复苏教学,培训结束后对每位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同时发放课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评价的满意度及施救意愿。结果技能考核结果与施救意愿上两组同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满意度调查分析显示,实验组学员满意率为86.7%,而对照组学员满意率为80.0%,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学生急救培训中引入PWW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受训者的急救技能和施救意愿,有利于提升突发事件中的现场施救率。
作者:周雅;朱宁;王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本次对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行性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8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P<0.05。结论对于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可以采取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此种方法有利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剖腹产手术后切口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接收的152例剖腹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是7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伤口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恢复时间、排便、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出现腹胀和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让剖腹产患者的伤口尽快的恢复,减少痛苦。
作者:吴双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衰引起低氧血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30例急性心衰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以及结合呼吸机面罩、气管插管等治疗方式,观察分析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动脉血气等指标。结果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过治疗,24 h之后,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1±3)次/min、心率为(86±8)次/min,治疗前呼吸频率为(36±4)次/min、心率为(123±10)次/min,动脉血氧分压有所上升,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心衰引起的低氧血症使用呼吸机治疗可以让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张立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食道癌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食道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得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得分情况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分别是(29.00±5.02)分和(29.30±6.30)分,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有效降低不良病症发生率,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崔桃桃;王忠琴;宗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