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洪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后交通动脉(PCoA)及其穿通动脉的形态、数量与行程,为临床后交通动脉瘤夹闭的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4具(28侧)经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对后交通动脉及其穿通支的位置、走行、分支类型、口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PCoA起源于硬膜内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背侧并向后走向大脑后动脉(PCA),并与PCA吻合,是连接前、后循环的交通支.PCoA变异多见,不仅在管径的粗细和长短上有别,在形状上也有不同,偶有一侧或双侧PCoA都缺如的情况出现.每侧PCA发出约8(1~14)支穿通动脉,穿过后穿质供血给内丘脑及第三脑室壁.结论:后交通动脉本身变异多,并且它的穿通支供应脑底部重要结构,故熟悉后交通动脉段的显微解剖结构,对后交通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将大有裨益.
作者:吉银柱 刊期: 2010年第20期
资料与方法2008~2009年收治有阴道炎症状如白带增多、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的维吾尔族妇女1280人,年龄20~65岁,行宫颈刮片后,涂片进行快速染色检查;同时选取就诊的汉族妇女2160例行对照检查,年龄21~60岁.试剂选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液.方法:刮取患者宫颈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均匀涂于载玻片后1/3处,涂片厚薄均匀,涂片无须固定,自然晾干.
作者:妮沙克孜;阿曼古丽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1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组)、58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组患者高血压、房颤、糖尿病、卒中家族史、吸烟、酗酒、年龄>60岁、男性比例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及软斑发生率均高于初发组(P<0.05~0.01),复发组的TC、TG高于初发组(P<0.05),HDL-C则低于初发组(P<0.05).结论:高血压、房颤、糖尿病、卒中家族史、吸烟、酗酒、低HDL-C、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性别、高龄均为脑梗死复发率的危险因素,加强危险因素干预有助于预防脑梗死复发.
作者:王菊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的作用.方法:选择经口气管插管伴发口腔溃疡患者44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观察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复方硼砂液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口腔护理1周后,口腔溃疡治愈率达81.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愈率13.6%,有效率为59.1%.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具有杀菌谱广和作用迅速的优点,它能激活伤口表层细胞,加速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复方硼砂液.
作者:陈素芝;刘玉英;罗杨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了解乡村基层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脑卒中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方法:对大洼县15个乡卫生院、41个社区诊所、127个村卫生室中分层随机抽取8人、16人、83人,共计117名医生采用闭卷笔试及临床问答的方式,进行乡村医生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结果:91.5%医生认为对脑卒中发生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高血压,76.1%的农村基层医生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0.2%的医生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7.4%的医生掌握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急性脑卒中规范治疗选择的正确率55%.提示乡村医生后学历、年龄、医院级别分别是基层医生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乡村基层医生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防治水平亟需提高.
作者:徐瑞珍;孟秀君 刊期: 2010年第20期
产科是高风险科室,应用围产医学知识,采取一系列监护、防治措施及管理方法,从受精卵分裂到发育成熟阶段进行保健工作,对降低风险、减少孕产妇死亡与并发症,降低畸形儿发生率及减少婴儿的后遗症,保障母亲健康,确保优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45例,治疗组给予心脑舒通、西比灵口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口服,疗程45天,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安全有效.
作者:邝宁锋;蒋苏英 刊期: 2010年第20期
通过对护患沟通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护士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有效的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帮助.
作者:杨艳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菌种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常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6株.71%来自住院患者,对万古霉素敏感性100%.结论:应根据临床药敏结果慎重选用抗生素.
作者:李立华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00例中,低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显示率:单纯性阑尾炎为12%,化脓、坏疽性阑尾炎为50%,急性阑尾阑尾炎合并周围脓肿或炎症性肿块4%;高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显示率:单纯性阑尾炎为16%,化脓、坏疽性阑尾炎为64%,急性阑尾阑尾炎合并周围脓肿或炎症性肿块4%.结论:高频超声在显示肿大阑尾结构上比低频超声有较高的显示率,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有助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冼敏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疾病特点与诊治状况,提高对CVA的认识,减少和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2例成年CV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和确诊后治疗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VA多见于青壮年,多数有过敏性疾病史及明显季节性,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咳嗽,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而对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反应良好.结论: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哮喘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灿;翟辉霞 刊期: 2010年第20期
资料与方法1996~2008收治胎盘植入患者22例,平均年龄20~39岁(平均28.7岁),经产妇18例,初产妇4例,有剖宫产史12例,本次妊娠前人流者有15例,引产史7例,药物流产史2例.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19例.
作者:谢茹 刊期: 2010年第20期
资料与方法2009年9~11月收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46岁,平均年龄21.3岁,学生18例,干部1例,孕妇1例,无职业者5例;输入性1例(为外地打工人员到本地).实验室检查:均进行咽拭子检测、心电图检查、胸片、肝肾功血常规等检查.所有病例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核酸病毒阳性,心电图检查16例正常,5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伴节律不齐,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律不齐,1例偶发室性早搏,1例出现传导阻滞伴T波改变.
作者:闵腊英;聂成慧 刊期: 2010年第20期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具有危重病人多,病情复杂,诊断不易明确,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躁等特点.急诊医护人员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医德医风是提高急诊质量和避免急诊医疗纠纷的基本保障.因此,加强急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初贵富 刊期: 2010年第20期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利用冲击波聚焦后瞬间能量转换将结石击碎,从而使结石颗粒随尿液排出体外.目前这项技术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手段[1].我们对2003年6月~2009年3月在我院行ESWL治疗的1300多例资料完整的12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梁清雨;王红秋;王军胜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对救治的36例创伤性连枷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肋骨悬吊牵引8例,肋骨内固定21例,气管切开5例,呼吸机治疗10例,急诊剖胸探查17例.治愈或基本治愈33例,死亡3例.结论:CT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注重连枷胸固定的同时,积极治疗肺挫伤,可防止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郑华;王学民 刊期: 2010年第20期
资料与方法检测对象: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64例,其中男43例,平均年龄65.6岁,女21例,平均年龄63.8岁.所有病例均按WHO标准诊断.正常对照组67例均为健康体检者,男35例,女32例,平均年龄55.8岁.
作者:颜晓宁;周志敏 刊期: 2010年第20期
针对现阶段细菌耐药情况,采用以下药物治疗耐药菌感染.链阳霉素类主要产品是奎奴普丁与达福普汀马30:70(w/w)组成的制剂.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后者还能引起核糖体构型改变,增强前者与核糖体的亲合力,两者并用有明显协同作用,并能增大水溶性,可注射使用.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很强抗菌作用.抗MRSA的活性比万古霉素强,MIC为0.13~1mg/L.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作用也强于万古霉素,MIC为0.25~1mg/L.抗屎肠球菌活性较强,4mg/L时可抑制97.8%的菌株,但抗粪肠球菌作用较差,4mg/L时仅抑制1/3的菌株.对部分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属、脆弱拟杆菌和个别的革兰阴性菌如卡他莫拉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也有作用,但对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作者:邓琳;马晓娥;张力红;李博禹 刊期: 2010年第20期
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有细菌培养阳性资料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男38例,女22例;入院日龄<7天46例,≥7天14例;胎龄<37周32例,≥37周28例;出生体重<2.5kg 40例,≥2.5kg 20例;原发病包括肺炎30例,败血症12例,皮肤感染3例,肠道感染6例,宫内感染9例;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34例,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30例.
作者:葛永红 刊期: 2010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病因及其治疗护理策略.方法:200例胆道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早期间断夹闭T管,对照组按传统护理T管.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快,疲劳程度较轻并改善快,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适当病例进行早期间断夹闭T管,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从而改善术后疲劳综合征,有助于尽早康复.
作者:李蓉定 刊期: 2010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