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行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浅识

刘军;金胜琼;范碧芳

关键词:医药卫生, 现代医院管理, 精细化管理, 服务质量, 服务效益
摘要: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医院追求的远大目标,体现了管理科学理论的…新突破,也是国际医院管理方面的新进展。在我国,从医院的“粗放式”“经验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其中的改变在于,更多的关注服务的安全、水平、质量和效益。推行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医提升院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选取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42例,42例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分别给予相应的化疗。结果两组患者β-HCG平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391,P<0.05)。42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7.1%,3例死亡患者中,2例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1例为绒毛癌患者。其余39例患者均得到长期生存,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9%,患者的近期治愈率达到了78.6%。结论对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给予合理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作者:温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内镜联合药物治疗鼻窦炎鼻息肉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药物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鼻炎评分。结果观察组痊愈38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2.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炎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药物能够提高鼻窦炎鼻内镜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怀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尔泰液应用于肛肠科术后患者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肛肠科术后应用术尔泰液(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术尔泰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缘疼痛、渗液、肛门水肿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疼痛、渗液、肛门水肿临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术尔泰液对肛肠科术后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的作用。

    作者:胡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有效系统的治疗护理,本组病例86例血压控制效果好,占87.8%;8例因并发高血压脑出血基本康复,4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并辅以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从医行为,了解用药、运动饮食的相关知识,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邢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择期二次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对接受择期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对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择期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二次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接受择期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田一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耳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英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类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成因分类及干预帮扶--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医学类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呈动态变化,若能对此群体的成因有预见性的进行干预,将能使这一群体的数量有效降低,使得我们的就业帮扶工作更有成效。

    作者:申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折患者术后中医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对于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的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接受的152例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未见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效果给予高度认可,所有患者均治疗康复出院,对照组患者有12例并发症。结论针对骨折患者在手术之后给予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甘秋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之间收治的6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SHB),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同时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患者病情变化与其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直接联系(P<0.05),且三组观察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是慢乙肝肝衰竭患者为常用的一种诊断和检查指标,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松艳;杜丽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8例患者中,65例治愈,19例好转,2例恶化,2例死亡,治愈率为73.9%。结论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明显。

    作者:张莉;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医学专科生临床实习与就业能力提升

    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就业难的关键之一。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注重把握细节、全程化跟踪、指导。为此,同行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和同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全程化关注就业能力提升为指导,注重学生入学教育和理论教学环节培训的同时,突出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就业指导,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孙朝辉;高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中选取76例,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总满意度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阑尾炎手术临床护理中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仁汤加减治疗乙型肝炎35例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运用化湿解毒,疏肝健脾之法,以基本方水煎服日一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3~7天,再进行下个疗程。结果临床近期治疗(症状消失,多项肝功能化验恢复正常)12例;好转(主要症状消失,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化验好转)21例;无效(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肝功能未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采取三仁汤加减治疗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戴建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外伤患者生存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外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外伤患者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患者脑水肿。

    作者:赵红燕;袁训辉;赵海英;衣艳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的应用对外科急腹症治疗的作用。方法从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治疗的急腹症患者中选取28例,全部患者均通过腹腔镜进行确诊,24患者需应用腹腔镜进一步手术,其中5例患者进行脾切除手术,3例进行肝裂伤的修补,4例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需进行修补加高选迷切手术,2例肠梗阻患者进行肠粘连松懈手术,3例肠系膜血管挫伤患者进行钛夹止血手术,2例急性腺炎患者进行胰包膜切开加引流手术,2例需切除阑尾,3例患者进行腹膜炎置管引流手术;其余4例患者需进行中转手术。结果28例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检查,迅速确诊病情,准确率比较高。24例利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均取得成功,且没有出现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95分钟,出血量平均182 ml,住院天数平均是7天。结论腹腔镜的应用对外科急腹症治疗有着较为满意的效果,避免了常规手术中所带有的并发症,安全有效。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七年制医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七年制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七年制英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学生都在规定的学时内接受正规教学内容,针对试验组学生教师结合临床案例并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方式进行授课,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反应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改变是否适应以及利用学生作业和本学科考试成绩来评价授课方式改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循证医学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感兴趣”、认为“本次授课会对之后的临床工作有帮助”并产生“应用循证医学理念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愿望”,并且92%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授课方式还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加深循证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讨论方式授课的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可以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且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结论讨论方式授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不仅可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步骤,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晓梅;时景璞;付凌雨;王海龙;周波;董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0例患者,其中开腹组(A组)与腹腔镜组(B组)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在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

    作者:马静;张建波;王敬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格教学在医学高专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目前医学高专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现状,结合我校微格教学的实际应用,提出微格教学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优势作用。

    作者:陈红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通过对患者心血管系统、肺部、下肢静脉血栓、骨水泥综合征、麻醉及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获得大程度的康复。

    作者:周庆华;邵小兰;何成;李园园;崔秀宏;冯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分析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临床…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诊治的128例消化内科患者,对其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122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占95.31%;引起患者出现呕吐症状的疾病主要可见54种,例如反流性食管炎、幽门梗阻、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等;128例消化内科患者中,60例患者存在恶心症状,占46.88%;引起患者出现恶心症状的疾病主要有31种,如急性肠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急性胰腺炎…等。结论多种…原因引起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医护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缓解措施,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