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莞市男性高危人群单纯疱疹病毒2型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黄远忠;董正蓉;张红;马丹晓

关键词:男性高危人群, 单纯疱疹病毒2型,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市男性高危人群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流行状况及其危险影响因素。方法对278例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下接受问卷调查并抽取血清样本,对其单纯疱疹病毒2型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男性高危人群总的血清单纯疱疹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37.4%(95%CI,29.4,45.4)。结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男性高危人群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率高,未发现其独立影响因子。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干预价值

    目的:评价对重症监护患者行护理措施的意义,并总结其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方法72例重症监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从病区环境到心理支持等方面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采用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行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有推广及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叶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6例拇指再造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实施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并给予精心手术配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再造拇指成活率为100%,患者手足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和积极的术后观察护理是再造手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鞠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杂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杂交(hybrid)手术治疗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介入探查情况进行杂交手术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95%。治疗后平均踝/肱比值(ABI)(0.72±0.18)高于治疗前(0.35±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着8条,占40%。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杂交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复杂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较单一的手术或腔内治疗,具有优势互补、减少创伤、安全的特点,能大程度的挽救肢体。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及预后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资料,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预后。方法19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分析其影像学CT和临床资料,回顾、总结和研究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预后。结果本组190例患者,其中54例经治疗后临床痊愈,占28.4%;有78例治疗后好转致残,占41.1%;其中58例死亡,占30.5%。经锥孔碎吸、穿刺引流及脑脊液置换等手术干预的预后36例好转,23例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诊疗,要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和CT资料等,运用有效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

    作者:郑华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腔镜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治中的优势、并发症以及对日后生育的影响。方法5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其中0型32例,Ⅰ型18例,Ⅱ型6例,肌瘤直径为2~5 cm,同时合并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者11例,通过宫腔镜肌瘤电切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结果56例患者全部通过妇科内镜完成子宫肌瘤剔除术(切除术),其中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45例,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1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2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中出血10~300 ml,术后保留尿管24 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10 h。1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时发生子宫穿孔,行腹腔镜下穿孔部位缝合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术后感染及盆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中有6例已妊娠,分娩1例,无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金标准,具有直观、微创、子宫损伤小的优势,尤其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宫腔镜手术更具有其他术式不能替代的优点,手术中对于子宫内膜的保护会更有利于提高术后妊娠率,保持子宫肌层的完整性,对避免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付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的探究

    目的: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进行深入的探究,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16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采集培养,并对其进行细菌检验以及药敏情况试验,统计分析不同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尿标本进行细菌检验,发现主要尿路感染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以及克雷伯菌属等,其中共检测出148例,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杆菌分别为106例和42例。在进行药敏试验过程中发现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以及克雷伯菌属等细菌主要对丁胺卡那霉素以经济头孢菌素等药物具有敏感性;而作为革兰阳性杆菌的肠球菌属、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等病菌对氨苄青霉素药物敏感性不足,针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度表现中等。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诱发患者出现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不同的致病菌对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也有较大的区别。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开展相应的细菌检测与药物敏感性鉴定则具有突出的医学应用价值。

    作者:李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的血乳酸水平均采用乳酸氧化酶法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的血乳酸水平、血乳酸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年龄大的血乳酸水平高于年龄小的。预后观察组死亡的血乳酸水平高于生存的。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较健康老人水平高,并且患者年龄越大血乳酸水平越高。血乳酸水平与预后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检测病情以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作者:黄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55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当中,手术之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66例,感染率为11.9%,发现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很多,比如年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患者进行切口的类型等。研究结果表明,≥60岁的患者发生感染率要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伤口感染。Ⅱ类和Ⅲ类的切口的感染率要明显高于Ⅰ类,并且手术时间越长,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医师需要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及时的减少或纠正措施因素,可以有效的减少肝胆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的整体质量。

    作者:韩世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健康教育疗效结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后,观察组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情况,并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情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的抑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庭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丽梅;邓丽敏;周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Foley双腔导尿管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oley双腔导尿管球囊在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患者,应用宫腔放置Foley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结果16例患者宫腔放置导尿管球囊压迫后出血立即明显减少,术后阴道出血少。术后24~48 h取出球囊,患者均未再次出血。无并发症的发生,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Foley双腔导尿管球囊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尤其在基层医院值得应用。

    作者:井红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全身麻醉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50例。研究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眼部护理,研究B组患者在常规眼部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眼部并发症集中表现为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以及眼膜充血。研究A组全身麻醉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0%,其中10%为疼痛、6%为畏光,4%为流泪、2%为视物模糊,2%为眼膜充血,研究B组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全部为畏光,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研究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A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要提高对眼部并发症预防护理的重视度,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并保证了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肖慧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灌汤联合西药在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灌汤联合西药在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4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西药联合中药灌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58例通畅,34例通而不畅或一侧通畅,治疗有效率76.7%高于对照组67.5%(P<0.05);实验组受孕率74.2%高于对照组52.5%(P<0.05);治疗1个月后采用输卵管造影检查发现输卵管持续阻塞的部位大多数为输卵管远端。结论不孕症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中药灌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的调节患者内分泌系统,促进患者排卵和妊振,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效果。方法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2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通过治疗和护理后,均好转并出院,循证组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都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循证护理比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为明显,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可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输卵管总畅通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能提高输卵管畅通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住院时间短,外观效果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及抑郁的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临床初产妇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49例初产妇,随机分成A组(24例)与B组(25例), A组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 B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SDS与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B组的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的实际心理状态,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重贤;徐丽娟;尚雪琴;杨雪梅;杨桂勇;关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人群5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血尿酸水平以及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检查,而后展开统计分析。结果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一些其他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应对其给予重视。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临床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关于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结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满意度(75.76%)高于对照组(54.55%),试验组的护理有效率(81.82%)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有效率及患儿满意度,临床中可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丹;谢泽漫;黄楚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相应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毒副反应的发生。方法100例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纪英;宋蕾;牛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