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珍;罗丹华;明建青;李立青;庄彩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结石手术的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应用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在双镜联合下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净, 手术时间为2 h左右, 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 d, 3例患者出现胆漏, 经1周左右的引流予以拔除引流管,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结论 双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飞;邬匡杰;蔡兵;毕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普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 并对其加以分析.结果 200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出现医院感染43例, 感染发生率为21.5%.通过对手术患者各种单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 气管插管、年龄偏高、手术时间长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医院感染.不同感染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可能造成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要予以重视, 并且通过做好患者呼吸道护理、减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措施来减少其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从而保证患者的预后以及疗效能够得以改善.
作者:于耀洋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社区自我管理后对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社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 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 社区自我管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次/周、全程6次的自我管理小组培训, 持续进行社区自我管理措施.1年后将相关体检等结果 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性低血糖事件及血糖控制等情况.结果 社区自我管理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症状性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自我管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婉华;周志昭;陈文静;张江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不同桩数的纤维桩修复无牙冠组织壁的磨牙残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7例51颗根充完善且无牙冠组织壁的磨牙残根, 进行不同桩数的纤维桩-树脂核与全冠修复, 其中1根纤维桩核修复(1根组)17例18颗, 2根纤维桩核修复(2根组)14例16颗, 3根纤维桩核修复(3根组)16例17颗.随访观察2年, 比较修复效果.结果 三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根组的疗效高于1根组(P<0.05).6颗修复失败的原因均为纤维桩脱落, 其中1根组脱落率大于3根组(P<0.05).结论 当纤维桩修复无牙冠组织壁的磨牙残根时, 1根纤维桩的临床修复效果较差, 尽量避免使用.
作者:杜劲英;穆锦全;李建;许祥芹;吴华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虎杖药材中蒽醌衍生物及其苷类成分测定.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流动相为甲醇-1%高氯酸水溶液(85:15), 检测波长:200 ng.结果 芦荟大黄素经检测含量居较低水平, 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含量较高, 含蒽酯类成分状况在4批供试品中基本一致, 总量约1.1%~2.8%.虎杖药材中, 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在水解后的样本含量均高于水解前.结论 对虎杖药材中蒽醌衍生物及其苷类成分测定, 结果 准确, 操作简便, 可为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作者:胡伟;张体干;褚衍宁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偏曲侧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偏曲侧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内镜下止血,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1例患者中15例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低温射频止血成功, 6例鼻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部位, 行碘仿纱条前鼻孔填塞后未再出血.结论 鼻中隔偏曲合并偏曲侧难治性鼻出血应尽早行全身麻醉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内镜下止血, 可减轻患者痛苦, 止血效果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富;王晨滨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 对5例VB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CT+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MSCTA)确诊, 3例患者头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确诊, 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头晕症状, 肢体无力1例, 复视1例, 三叉神经痛1例, 左侧面肌痉挛及轻度面瘫1例, 耳鸣及听力下降1 例.既往有脑卒中史者1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 高血压2例, 高血脂3例, 糖尿病1例.结论 VBD易漏诊, 提高诊断率, 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改善预后.
作者:宋维良;李静;张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开胸术后患者应用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对其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120例开胸手术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指导, 在拔除胸部引流管后, 进行适量活动.观察组患者在病情允许下, 将引流瓶放置在多功能移动输液架上, 进行早期床下活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住院费用少、患者舒适满意度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应用多功能移动输液架, 可以减少住院费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舒适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食管贲门狭窄患者50例, 均需进行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 并对这些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干预、术中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处理并发症处理等, 观察治疗效果, 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50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共放置支架50枚, 成功率为98%.所有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8%, 护理总满意度为100%.结论 在进行食管贲门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时进行护理配合能提高放置成功率, 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程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其中7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LA组), 72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OA组), 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LA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OA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月经紊乱改善率及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相当, 但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作者:王川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 随机分为A、B、C、D四组, 各40例.A、B、C、D组分别给予100、200、300、400 mg黄体酮治疗, 对比四组临床效果.结果 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撤药性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及持续时间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D组(P<0.05).结论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均具有显著效果, 而低剂量孕激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赵秀芝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宫腔填纱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前置胎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而观察组则运用宫腔填纱止血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宫腔填纱止血治疗, 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 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研究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100例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进行非手术治疗, 采用H2受体拮抗剂、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方式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和H2受体拮抗剂、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非手术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并发出血症状,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曹伟强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 对中大分子代谢物质的疗效及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P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 各15例.比较3种治疗对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及C反应蛋白(CRP)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HDF组治疗前后血清iPTH、β2-MG均显著下降(P<0.05), HP组治疗前后血iPTH有下降(P<0.05), 而β2-MG无变化(P>0.05), HD组治疗前后血清iPTH、β2-MG水平无显著下降,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DF组与HP组治疗前后iPTH水平降低,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二组的清除率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与HP组β2-MG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二组的清除率与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三组CRP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可有效清除iPTH、β2-MG;HP能有效清除iPTH, 不能有效清除β2-MG;HD不能有效清除iPTH、β2-MG;三者不能有效清除CRP.
作者:耿云;时红娟;林新广;张丽霞;李杰;鲍清禹;周爱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和完善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术的护理体会,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争取早日康复.方法 1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术患者, 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引流管护理,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 给予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 156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其中132例5 d出院, 24例7 d出院.结论 微创穿刺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费用低等优点.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周密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探讨MRI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其基本资料、MRI影像学检查结果 及主要特征.结果 根据患儿的MRI表现, 可将其分为轻度29例(36.3%)、中度39例(48.8%)和重度12例(15.0%).MRI诊断过程中, 可见T1WI序列上的病灶检出率较高, 矢旁区皮层、皮层下白质、深部白质是主要改变区域, 且中重度患儿的预后效果较差.结论 通过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诊断, 可以有效判断患儿脑损伤的程度, 并分析评估其预后效果.
作者:赵新光;马茜;裴中力;赵蕊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在妇科疾病手术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05例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不孕症、异常子宫出血、黏膜下肌瘤、盆腔疼痛、纵隔子宫、盆腔包块等疾病, 通过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并治疗宫腔、腹腔内疾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 术后2~5 d出院, 没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可诊断及治疗宫腔、腹腔内的异常情况, 疗效满意,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翼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86.7%,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59.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蕊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提高对链球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56例链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 尤其是除急性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以外的各系统疾病情况.结果 756例患儿中, 发现急性肾小球肾炎60例(7.9%), 风湿热6例(0.8%), IgA肾病6例(0.8%), 过敏性紫癜145例(19.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1.6%), 肾病综合征4例(0.5%), 川崎病2例(0.3%), 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0.7%), 硬皮病1例(0.1%), 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1例(0.1%), 心肌炎6例(0.8%), 心律失常13例(1.7%), 关节炎20例(2.6%), 癫痫症2例(0.3%), 脑血管病2例(0.3%), 急性脊髓炎2例(0.3%), 情绪障碍4例(0.5%),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1例(0.1%), 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2例(0.3%), 面神经炎1例(0.1%), 中毒性脑病61例(8.1%), 皮肤病7例(0.9%), 骨髓炎1例(0.1%), 化脓性脑膜炎37例(4.9%), 上呼吸道感染100例(13.2%), 下呼吸道感染255例(33.7%).各疾病抗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2,P<0.001), 其中肾脏疾病高, 关节炎次之.抗O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呈正相关(r=0.083、0.116,P<0.05), 抗O与C3呈负相关(r=-0.259,P<0.05).结论 链球菌感染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及青春期小儿为主, 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 需积极抗链球菌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钧菲;冯一川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56例口腔修复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方式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应用到口腔修复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 能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建军;赵明莉;李东妮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