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VF/ICSI术后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黄体支持的临床情况分析

许丽华;车小群;宋丽君;邹琳;陈碧;庞小艳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雪诺同8%, 黄体支持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放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后黄体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138个新鲜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黄体支持方法分两组:黄体酮肌内注射组(A组)60例,阴道放置雪诺同8%(B组)78例。观察两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8个新鲜周期中,术后随访期间妊娠共81例,总临床妊娠率为58.7%(81/138), B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A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着床率、早期流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放置雪诺酮8%在IVF-ET术后进行黄体支持是有效的黄体支持方案,可提高临床妊娠率,且使用简便,可避免患者由于注射黄体酮产生的不良反应。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药品在我院的科学管理与安全使用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的分析,提供用药安全管理模式。方法分析影响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的常见原因,结合医院实际,提出一系列规避风险的措施。结果通过管理有效降低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结论加强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与使用,能有效防范用药差错的发生,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丽杰;贾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强化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本文阐述了强化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要面向地方卫生需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提供医药科技服务;面向社会开展医学人才培训。

    作者:王婷;王波;荆淑杰;刘海英;张晓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关于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转移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研究现状的探讨

    目的:对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乳腺癌转移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现状进行整理,并提出建议及展望。方法对近几年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相关文献以及其对个体化治疗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结果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数量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为治疗提供重要的特征靶点,检测可以扩大临床使用,来指导乳腺癌患者治疗。结论进一步细化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特性,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后续疗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作者:俞泓波;刘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目的: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了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尤其是确保人文关怀在功能制护理基础上的完美体现。方法责任护士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对每个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整体护理。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患者除了获得很好的功能护理外,还获得了更多的人文关怀。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作为新的护理模式,不仅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还极大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鼻咽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

    目的:探讨Survivin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鼻黏膜标本中Survivin表达情况及采用RT-PCR法测定两组Survivin的表达量,并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 Survivin的相对表达量:对照组(0.07±0.04)、Ⅰ期鼻咽癌(1.14±0.21)、Ⅱ期鼻咽癌(1.37±0.27)、Ⅲ期鼻咽癌(1.59±0.34),Ⅳ期鼻咽癌(1.82±0.41),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可能参与到鼻咽癌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通过测定Survivin表达强度对预测鼻咽癌病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IVF/ICSI术后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黄体支持的临床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放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后黄体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138个新鲜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黄体支持方法分两组:黄体酮肌内注射组(A组)60例,阴道放置雪诺同8%(B组)78例。观察两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8个新鲜周期中,术后随访期间妊娠共81例,总临床妊娠率为58.7%(81/138), B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A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着床率、早期流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放置雪诺酮8%在IVF-ET术后进行黄体支持是有效的黄体支持方案,可提高临床妊娠率,且使用简便,可避免患者由于注射黄体酮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丽华;车小群;宋丽君;邹琳;陈碧;庞小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关注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坼零药品质量

    目的:重视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坼零药品调剂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坼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论述关注并解决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坼零调剂环节对药品质量影响的问题。结果医院药品坼零调剂可造成药品质量下降,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因患者承受药品支出能力较低使得坼零小处方量较大,而医院又缺乏购置药品坼零设备的能力,以纸质药袋浸蜡、换用塑料药袋等仅能降低对坼零药品质量影响。结论关注并解决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坼零调剂环节对药品质量影响,对保证和提高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极其重要。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瘢痕妊娠人流术后大出血行介入栓塞化疗1例护理体会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治疗与护理,探讨其早期诊断和佳护理方法。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降低子宫切除率。对于有剖宫产史的早孕患者,早期应行彩色B超检查,排除切口瘢痕处妊娠,防止盲目清宫引起大出血。

    作者:付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催吐、洗胃、导泻,清洁灌肠,大量补液,利尿,维生素C、E,保护脏器功能及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生肺纤维化、MODS的人数少,病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重要脏器功能,降低肺纤维化及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下降,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赵燕;程文伟;郝玉贵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手术28例分析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男性常见外科疾病,因传统术式损伤大、较繁琐、易出血、易感染等缺点,绝大多数基层卫生队(所)不愿开展此项手术。2011年3月~2012年4月,作者采用商环术式环切包皮过长和包茎28例,效果满意。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中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临近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60例,进行常规的综合健康教育;观察组60例,在常规的综合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指导。实行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防治知识、控制行为危险因素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有着明显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周萍;杨堂河;梁倩雯;徐军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24例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前期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脱水利尿剂、电解质、维生素等,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d,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制定的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住院不能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8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进行治疗,对患者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化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9.6%。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少,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献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临床医学相关教学人员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临床思维贯穿于临床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始终,要不断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机会,将临床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临床医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意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避免填鸭式教育,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王湘军;陈颖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黄芪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脉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黄芪治疗组)和C组(正常对照组),观察三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肾脏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黄芪治疗组SOD水平显著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 MDA、BUN和Cr指标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正常对照组Bcl-2、Bax表达极少,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表达均明显增强(Bcl-2:P<0.05、Bax:P<0.01);黄芪治疗组较缺血再灌注组Bax表达明显下降(P<0.05), 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黄芪治疗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黄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以降低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实现的。

    作者:郭保伟;付刚;刘艳梅;邱道显;马志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内观认知疗法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认知偏差的影响,来探究其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将山西省太原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住院的符合试验标准的7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结果治疗后两个组的患者CGI-S评分经样本t检验后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关键作用是可以在抑郁症复发时,辨认出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帮助患者从这样的心理状态中进行解脱。

    作者:王海渊;康慧敏;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分析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应用情况,发现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09~2013年本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标本细菌共100株,按照标准方法对这100株细菌进行检验,鉴定菌种,将鉴定正确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菌株的鉴定都按照临床标本的鉴定要求。鉴定结果与标本进行对比,分析鉴定失误的原因。结果100株细菌全部转种成功,其中鉴定正确94株,鉴定错误6株,革兰阳性杆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各3株。94株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有92例是符合的,试验结果不符合的2株细菌的抗菌素都为青霉素。结论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对于减少实验室细菌鉴定失误很有帮助,临床进行微生物检验应该在严格室内质控的基础上经常进行室间质评。

    作者:徐建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压疮的湿性愈合与干性愈合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与干性愈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住院的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溃疡灵粉+溃疡灵膏外涂,红外线烤灯照射;观察组采用“康乐保系列”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压疮。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8%,有效率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

    作者:郭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电针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疗程为8周。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来评定。结果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氯硝西泮片治疗。8周后的SAD评分及LSAS减分率较氯硝西泮组下降明显。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SAD有效,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吴强;刘智慧;刘爱红;吴俊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多普勒超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舒张期室间隔组织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室间隔组织多普勒舒张期的多相波对缩窄性心包炎(C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完成的45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5例同期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脏MRI检查及室间隔的组织多普勒显像。对两组在舒张期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比较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组织多普勒结果显示,45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频谱显示含有更多波形的多相波,对照组均无此波形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舒张期有特征性的多相波,可用于准确诊断缩窄性心包炎。

    作者:杨智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