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Meta分析

邓远征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术后复发,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后复发的高危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计算机在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Elsevier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将检索出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因素相关文献,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Meta分析法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的高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次分析中共检索出11篇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共涉及复发病例数872例,对照组患者1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切缘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绝经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的高危影响因素。切缘阳性与阴性患者比较、高危HPV持续阳性与阴性患者比较、绝经与非绝经患者比较,发生术后复发的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缘阳性、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绝经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可作为临床医生对患者术后加强随访的依据,以便及早发现并治疗复发患者,进一步优化患者的预后。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COX-2与Fax、Ki-67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Fax、Ki-6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CIN)10例及正常宫颈组织(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 NCE)9例中COX-2、Fax、Ki-67的抗体表达的情况。结果 COX-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70%~90%,而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x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P<0.05);Ki-67在宫颈癌、CIN与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Fax、Ki-67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董静茹;李丽;潘龙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标本的优势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重症监护室中是指导治疗的重要检验指标,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要求采血速度要快,准确率高。特别是对于肥胖、哮喘、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不能平卧的患者,采集股动脉血标本,有一定的困难。而桡动脉位置表浅,肥胖患者也容易触及,而且不管任何体位、不需要脱去衣服就可以采取动脉血标本,而且按压方便,按压时间短,节省了人力,特别是在监护室夜班,护士短缺的情况下,桡动脉是好的选择。另外新生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常常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长时间上呼吸机,每天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检测来调节呼吸机参数,用5 ml注射器抽取股动脉需要抽取较多的血,而用1 ml注射器抽取桡动脉或肱动脉只需抽取0.2 ml,减少贫血的发生几率,而且对于新生儿来说,上臂活动度较小,护士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来抽取,不需他人帮忙就可完成,而且穿刺处可以用棉球胶带加压包扎;下肢活动度大,需要他人协助固定腿,而且抽取后不易按压固定,加上新生儿带有尿不湿,出血后不易观察到,所以桡动脉在临床护理治疗中,值得大家推广。

    作者:董巧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社区老年人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的患病率,研究伴有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MPS)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92例≥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第3部分缩写版本评定MPS。将研究对象分为MPS组和无MPS组,比较MCI患病情况,分析MPS与MCI之间联系。结果 MPS组较无MPS组的年龄大,糖尿病比例、遗忘型MCI (MCI-amnestic, A-MCI)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S与MCI的发生关系密切,不同类型MPS对MCI影响不同。

    作者:陈念东;杜娟;杨永;立伟;徐连宝;张雪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儿童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儿童脊柱结核相关治疗问题,总结儿童脊柱结核治疗佳方案及措施。方法研究儿童脊柱结核发病原理及发病特点,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总结治疗的好措施并制定成方案模式。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抗结核治疗、局部制动等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脊柱结核患儿的身体疼痛感,提高患儿的整体康复情况,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结论采取手术治疗儿童脊柱结核,能够大限度的减少患儿的发病情况,稳定患儿的病情。

    作者:陈东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呼吸机控制辅助通气模式代替无创呼吸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院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5例应用便携式呼吸机控制辅助通气模式代替无创呼吸模式的危重患者,回顾性分析平时的经验积累,转运前充分的准备、全面的病情评估以及转运中的观察、监护与及时救治时的重要措施。结果25例患者转运前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际转运应用便携式呼吸机控制辅助通气模式代替无创呼吸模式的效果较好。

    作者:方仁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提高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家庭干预时照料者心理健康所受的影响。方法1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9例。两组患者在出院后都给予传统的心理教育和一般性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以1年时间为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方面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调查总结发现,初两组患者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在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且对患者康复效果起到影响,并能提高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振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倍他乐克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

    目的:观察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DC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利尿剂、ACEI或加用地高辛),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其心率、血压、超声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再住院率与猝死。

    作者:宋月秋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结石的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结石的疗效。方法60例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治疗尿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降低青光眼患者手术之后引发白内障的风险,对青光眼患者手术后发生白内障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究。方法198例青光眼手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198例患者中手术前患有白内障的有102例占51.52%,手术后眼压过低引起白内障的患者有86例占43.43%,手术感染引发白内障的患者有10例占5.05%。并发白内障的平均时间为(9.3±1.2)d。结论青光眼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深入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是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高志强;张日新;侯瑞昌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穴位结扎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

    目的:考察穴位结扎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8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结扎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80.5%,以治疗组显著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2, P=0.016)。结论穴位结扎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照日格图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联合利福霉素治疗儿童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利福霉素在治疗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作用。方法118例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舒普深(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同时联合应用利福霉素,对照组单独采用用舒普深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病愈、好转及无效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病愈及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利福霉素治疗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可以通过扩大抗菌谱,加强抗感染,阻断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从而促进其肺部炎症及胸腔积液的吸收。

    作者:张松林;沈照波;邹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工作中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3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服务,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度分别为161例(84.7%)和96例(5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4.1±1.7)分和(86.4±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苗;马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有心脏症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有心脏症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67例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且有心脏症状患者,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变,随机分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给予谷维素20 mg(3次/d)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初始剂量为47.5 mg(1次/d)。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4周,治疗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琥珀酸美托洛尔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能有效改善有心脏症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作者:肖瑜琦;康骊泉;伍莉枚;刘静敏;陈振宇;张子曼;李康权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初探

    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了探讨,通过辨证论治、应用中药现代制剂、单方、验方等形式加大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抗菌药物整治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寇战利;施大为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中药灌肠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80例经中药灌肠加穴位注射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4例(85.0%)显效,5例(12.5%)有效,1例(2.5%)无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有26例(65.0%)显效,6例(15.0%)有效,8例(20.0%)无效,总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灌肠加穴位注射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涂静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中应用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方法600例儿科病房的患儿家属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有效率分别为98.00%、7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家属对医护工作满意度100%,其中很满意达到95.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率,保证健康教育方案执行的正确性,大大提高了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避免了护患纠纷。

    作者:牛晓桂;张晓丽;高贵霞;李化娉;王婷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第三产程的不同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的干预方式对第三产程结局的影响。方法3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第一组为对照组,采用自然等待的方法,即胎儿娩出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等待胎盘自然剥离并娩出;第二组在胎儿肩部娩出后给予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后等待胎盘的剥离及娩出;第三组在胎儿肩部娩出后给予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同时在宫底部给予适当力量的按摩子宫直至胎盘娩出。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记录三组产妇产时及产后2h的出血量,并准确记录第三产程的时间。结果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在产后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组及第三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上及产后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三产程进行积极按摩子宫并给予缩宫素能够明显缩短第三产程的时间和减少产后2h的出血量。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治疗后,斑块狭窄消失患者有17例,残余狭窄在10%~20%之间的患者有9例,在10%以下的患者为4例;4例患者术中出现并发症,且1例患者出现永久性偏瘫,致残率为3.3%;随访1例患者再狭窄,无脑卒中复发现象,复发率为3.3%。结论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临床效果显著,可行性、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林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高频超声在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5例囊实性甲状腺癌与70例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术前声像图特征,并仔细检查颈部有无异常肿大淋巴结,分析良恶性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声像图特征的异同。结果囊实性甲状腺癌与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实性部分回声、边界、边缘、形态、钙化、纵横比(A/T)、实性部分血流情况、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节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智芬;王星;苏莉莉;李帅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治疗中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NIHSS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影响疗效进行,均顺利完成疗程。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钟广时;邓裕朋;王少博;杨仕光 刊期: 2014年第3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