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钢;史小亚;张磊;马海
目的 对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综合危重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措施,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者1例,发生率为2.04%;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者7例,发生率为14.29%.两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小儿推拿退热可减少使用退热剂的几率,延长退热剂使用间隔时间,减少药物对肝肾造成的损害.方法 清天河水:蘸30%酒精或温水,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推三关:于前臂外侧缘,自腕横纹推向肘,推200~300次.推脊柱:于后正中线上,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直推100~300次.拿风池:拿风池5~10下.捏大椎:捏大椎5~10下,以出痧为宜.结果 临床降温效果明显.结论 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显著,能够减少药物的应用,尤适用于年龄小,服药困难的小儿.
作者:佘曼瑜;迟荣香;冯丽萍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疗效.方法 将3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间歇性导尿4周,疗效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尿中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3.3%.结论 间歇性导尿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从而减少尿路感染与防止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葛贝贝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高度妊高症剖宫产的护理配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例重度妊高症患者,给予剖宫产治疗,围手术期在各个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重度妊高症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护理配合下,均顺利产婴,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重度妊高症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母婴安全,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孔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萍乡市社会因素致剖宫产率升高相关因素,制订干预对策,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率.方法 对我市2011年7~9月剖宫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2011年7~9月共分娩6031人,剖宫产率41.09%(2478/6031),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占18.36%(455/2478),其中农村孕产妇占76.9%(350/455),初产妇占61.32%(279/455).结论 降低社会因素致剖宫产率关键是加大孕产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推广无痛阴道分娩技术,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孕妇提供自然分娩的心理、生理和医疗的支持.
作者:许金莲;宋丽君;刘叶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急诊观察室患者滞留的原因,探讨管理方法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急诊科滞留患者的原因,实施相关改进策略.结果 有效提高急诊科急诊救治能力和处置效率.结论 急诊观察室患者病情变化快、流量大、周转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段长民;蔡春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85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其中胆管Ca 37例、胆总管结石23例、胆囊Ca 6例、胰头Ca 15例、壶腹周围Ca 4例.结果 85例患者中83例成功穿刺引流,穿刺成功率为97.65%(83/85),其中经肝左叶胆管置管66例,经肝右叶胆管置管19例,2例穿刺失败,是因肝内胆管内径较细,穿刺针与预置胆管之间角度过大而无法成功置入.术后3~6 d 83例患者黄疸均减退,症状减轻,出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和肝内胆管内径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并发症除有2例胆管感染外,其余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D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具有操作简便、直观,风险小、疗效高等优点,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是作为梗阻性黄疸术前减压准备及恶性梗阻黄疸姑息治疗的首先方法.
作者:陈亮;王健;巩箫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赣南地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到2012年5月在赣南地区就诊的10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特征和预后.结果 100例患者中女71例,男39例,平均年龄(45.3±10.5)岁.导致肝损害的药物中以抗结核药为主(38.0%),其次为中药(21.0%)、减肥茶(14.0%)、抗微生物药(9.0%)等.临床类型中胆汁淤积型多(50.0%).临床主要表现包括疲乏(74%)、纳差(55%)、黄疸(54%)、恶心(46%)、呕吐(36%)、腹胀(25%).临床治疗组治愈65例,好转2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9.0%,死亡率为1.0%.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无特异性,可由多种药物引起,应早期诊断,停用致病药物,保肝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吴雄健;刘洪荣;廖跃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敲除胃癌细胞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B,NF-B)亚单位p65后,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p65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胃癌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65蛋白,分别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Ttanswell检测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siRNA转染组细胞p65蛋白明显被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所形成的软琼脂集落数和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 针对NF-B重要亚单位的p65 siRNA可抑制胃癌细胞侵袭.研究发现,NF-B途径的激活是胃癌等肿瘤细胞生存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朱祥;朱灵;范钰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执行力是组织实施完成任务的能力,护士长的执行力就是护士长组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一个好的执行者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被扼杀在滞后的执行者中,因此执行力是管理成败的关键.护士长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本文从护士长的职业道德、管理技巧等几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作一浅析.
作者:刘恩梅;曲洪翠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脂肪肝诊断的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进行检查.注意观察肝脏的形状,大小,肝脏内部回声的强弱以及分布是否均匀.结果 528例受检者中,查出脂肪肝96例.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脂肪肝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可重复性等有点,以及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
作者:梁艳艳;陈伟军;梁启硕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了解高中入校新生HBSAg感染情况,为制定乙肝防治对策,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05~2007年期间广水市高一新生24636人进行血清HBSAg和ALT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一新生HBSAg平均阳性率为8.44%,低于全国普通人群平均水平.结论 中学生HBSAg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对新生儿和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免疫覆盖率和人群免疫水平,是降低HBSAg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劲松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加强高危孕妇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调查2011年萍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孕妇,筛查高危妊娠,统一造册,定期检查随访管理.结果 筛查出的高危妊娠1183人,发生率为25.5%,排在前四位的高危因素是:疤痕子宫,年龄 ≥35岁;人流≥2次;妊娠合并内科疾病.高危妊娠者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比较高,经严密跟踪随访管理,高危妊娠产妇并发症不高.结论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有效保证母婴健康,努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宋丽君;许金莲;李月芬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肾性损害.方法 报告1例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肾性损害并从病史及化验进行分析.结果 此患者肾损害非原发性而是由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导致的肾损害.结论 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是一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生慢性间质性肾损害的较为罕见,及早明确肾脏病理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妈富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观察组术后给予妈富隆治疗3个月,对照组术后给予甲羟孕酮治疗3个月,将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复发情况做对比.结果 妈富隆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低,对照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复发率高.结论 妈富隆应用于TCRP术后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陈井丽;郭历琛;陈粉合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醋,EGCG)对人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处理人胃癌BGC823细胞后,以划痕试验方法检测癌细胞迁移能力,以Transwell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oxM1基因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人胃癌BGC823细胞经EGCG处理后,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EGCG处理组FoxM1基因蛋白水平明显下调,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EGCG可降低人胃癌细胞侵袭能力,下调FoxM1基因表达,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邱志远;满昌峰;彭辉勇;范钰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与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收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45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32例,从胸痛症状,合并症,梗死部位和冠脉造影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中青年患者胸痛症状典型,合并症少,梗死面积小,多单支冠脉梗死;老年心梗患者胸痛症状多不典型,合并症,多梗死面积大,常多支冠脉梗死.结论 老年心梗患者合并症较多,心功储备差,胸痛症状多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临床工作中应引起注意.
作者:范锡伟;甘新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烧伤整形植皮术后供皮区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30例患者烧伤整形植皮术后供皮区实施精心护理,干预供皮区疼痛、出血、感染等护理问题.结果 30例中有2例大腿供皮区出现少量散在黄豆大小脓疱,经清创换药后愈合,另1例患儿术后7 h后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经急诊清创手术及输血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其余7~12 d愈合.结论 重视并加强供皮区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李晓敏;王士仿;陈玉霞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B超引导下经皮肺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肺脓肿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在B超引导定位下用外科麻醉包中的穿刺导管对15例患者进行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5例肺脓肿患者在B超引导定位下全部操作成功,成功率达100%.成功后置管引流,每日冲洗、注入抗菌素.15例患者中,治愈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3%,其并发症低,仅0.07%.结论 该项技术用于治疗肺脓肿安全性和准确性很高,并具有疗效好、安全方便、定位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对肺脓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应军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影像学及病毒学特点.方法 对我科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诊断的BO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别是患儿的病毒及影像学的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在病情稳定后均出院,但治疗效果并不佳,另所有患儿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依然不理想,仅有5例患儿表现为好转.结论 BO的正确诊断主要依据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肺部HRCT和肺功能以及病毒分类,而对于BO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是依靠常规治疗,对于症状的缓解还是有效的.
作者:饶章永 刊期: 2012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