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李荣艳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目的 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时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3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积极临床治疗时给予全面的护理.结果 32例患者痊愈出院26例,未愈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治疗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和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临床护理可以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顺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7月正常分娩产妇207例作为干预组,筛选出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即建立静脉通道,穿刺针采用静脉留置针,严防滞产、急产,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产后2 h在产房重点观察产后出血情况,督促并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正确收集和测量出血量.选取我院2010年7~12月正常分娩未作护理干预的产妇200例作为基线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基线组2 h、24 h出血量平均为135.2 ml、250 ml,而干预组2 h、24 h出血量平均为85.5 ml、155.5 ml.基线组与干预组产后发生出血的率为:7%、1.93%.结论 做好切实有效地防范措施和充分的应急准备,可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赵化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时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3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积极临床治疗时给予全面的护理.结果 32例患者痊愈出院26例,未愈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治疗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和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临床护理可以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浅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加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20例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l例;对照组20例中,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浅析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人院时伴休克者5例,1例因再次出血量过大,并发胃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均经内科治疗出院.结论 要争分夺秒,协助医生止血,补充血容量,以纠正休克;对经过治疗后出血停止,病情稳定的患者,仍要注意观察病情,以防再出血;对年老体弱伴高血压的患者因血管壁弹性差,不易止血,且易反复出血及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应提高警惕;除强调禁食的必要性外,还同时嘱咐注意饮食的温度及饮食的量,要逐渐从流质、半流质向普食过渡,以预防再出血;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恐惧和焦虑,向患者讲解消化溃疡及出血的诱因,做好出院指导,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梅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68例葡萄胎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葡萄胎的病理特点,提高病理正确诊断率.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病理诊断的葡萄胎的患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侵袭性葡萄胎镜下观察:肌层内查见水肿变性的胎盘绒毛组织;部分绒毛水肿变性镜下观察:部分绒毛间质水肿变性,滋养细胞轻度增生;葡萄胎可疑镜下观察:部分绒毛间质水肿变性,灶状滋养细胞增生;完全性葡萄胎镜下观察弥漫性绒毛间质水肿,间质血管减少或消失,滋养细胞轻、中、重不同程度的增生,常伴有异型性;部分性葡萄胎镜下观察:部分绒毛间质高度水肿,间质血管减少或消失,滋养细胞轻、中不同程度的增生.结论 掌握葡萄胎的肉眼观察和镜下观察特点,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作者:周竞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处理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2例患者经治疗,除1例现场已死亡外,其余全部抢救成功,意识清、治愈出院,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常振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5例患儿经治疗,其中48例患儿在静脉用药2~3 d后体温恢复至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轻;12例患儿在静脉用药5~7 d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全身症状好转;56例患儿经治疗l一3周痊愈;7例治疗3~4周痊愈.结论 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联合治疗,对肺外并发症采取对症治疗,注意观察临床疗效,预防并减少后遗症.

    作者:田随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6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目的 分析6年来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官产指征变化的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我院6年间剖宫产率未见显著变化,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的作用显著增强.结论 剖宫产不单纯是一个医疗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医学人文问题,控制并降低剖宫产率,不但需要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作者:蒋炳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60例,52例接受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08例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术后从鼻塞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近期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好,手术符合临床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德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目标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目标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轮转到某医院的神经外科的护生进行分组,随机分2组,对照组80人按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68人按目标管理带教,将2组带教质鼍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理论、操作、综合素质、带教满意度、带教管理质量诸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目标管理在提高带教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曾明珠;郑淑鹏;黄小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十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射阳县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制定糖尿病足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方案.如:心理指导、运动疗法、饮食护理干预.结合临床有效的创面药物处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6个月,观察组18例有效,2例坏疽加重,截肢.对照组11例有效,显效2例,4例感染严重,3例坏疽加重转院治疗.结论 建立医患互动的整体护理模式,结合临床循证医学的活血化瘀,局部血糖控制和促进创面愈合用药的护理实施技术节点,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倪汉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针刺、按摩、中药塌渍、理疗等常规治疗,并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时给予具体的护理指导.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金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直肠癌造口术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索直肠癌造口术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110例的术后护理成效.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排便规律者75例(68.18%),排便时无不适者80例(72.73%).结论 术后细心的护理,以及出院前、后的健康指导,饮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脑外伤、脑卒中患者经管道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 探讨脑外伤、脑卒中患者经管道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的护理.方法 对163例脑外伤、脑卒中患者,无法经口进食而需肠道内营养者,经鼻、口胃肠管留置及经皮胃肠造瘘术后营养护理经验总结.结果 正确护理操作、合理饮食指导能大大减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经管道肠内营养,需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外,合理饮食结构及喂养方法指导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富利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有机磷中毒抢救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提高其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本院2007至2009年收住的1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经过有效地抢救及护理,使患者康复.结论 在抢救过程中护理技术的精炼,医护配合密切,细心的观察病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艳;赫敬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21世纪肝病领域的新挑战

    自从50年代从病理学的角度提出脂肪肝以来,对脂肪肝的研究产生许多新的观点.60年代以前,脂肪肝的病因主要是以恶性营养不良为代表的营养缺乏.80年代以后,营养过剩型肥胖、酗酒、糖尿病和药物性肝损害成为脂肪肝的重要病因,但仍有20%的脂肪肝病因不明.近年来发现,脂肪肝成为许多胃肠疾病和慢性肝病的一过性改变.大多数脂肪肝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的脂肪肝可能继续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原因不明.

    作者:唐旻;蔡雨含;邹士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例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常因感染、胰岛素停用或剂量不足、饮食过量或创伤等诱发.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谷传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经验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本科住院的60例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给予相关健康教育及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治愈后复发情况显著下降;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抗病信心和能力大幅度提高.结论 系统护理对于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王希香;孙翔;邹洪敏;刘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眼眶骨折病例进行MSCT检查,并通过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再现成像(VR)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眼眶骨折的细节及全貌.结果 65例中右眼眶骨折38例,左眼眶骨折27例.单纯眶壁骨折39例,复合骨折26例.其中单纯眶内侧壁骨折22例,单纯眶下壁骨折8例,单纯眶外侧壁骨折6例,单纯眶上壁骨折3例;眶内壁合并眶下壁骨折14例,眶内壁合并眶外壁骨折6例,眶上壁合并眶内壁骨折4例,眶内壁合并视神经管骨折2例.44例筛窦积液,41例眼内直肌增粗,22例上颌窦积液,20例眼下直肌增粗,眼球周围积气28例.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贵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病变,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术后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因此,要重视基础护理,2005-2010年我科有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磊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