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述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周亚敏;丁培霞

关键词:老年患者, 安全护理, 危险因素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的住院率也逐年上升.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护理问题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做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提供周到的安全设施和护理,可有效避免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导医服务质量

    目的 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导医服务过程,提高导医护理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方法 2011年4月至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医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导医台由门诊服务台普及到全院各个楼层,导医护士由5名增加到30名,开展全院、全程导医服务患者.结果 导医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91%上升至99.9%,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施,实现了从门诊候诊、就诊、检查、到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病区等,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温馨导诊护理服务.

    作者:石改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高龄孕妇围生期护理研究

    目的 明确高龄孕妇围生期护理的注意事项,以提高生育质量.方法 从分娩前的减压与护理、分娩监护以及新生儿的保健与护理三个方面对高龄孕妇围生期的护理进行研究.结果 分娩前、中和后的三个阶段均对孕妇的健康造成影响,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对其围生期进行有效护理.结论 在高龄孕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的今天,其围生期的护理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张莉;王引妮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小骨窗直视下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骨窗直视下超早期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骨窗直视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27例的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6个月ADL评分I级7例,Ⅱ级4例,Ⅲ级5例,Ⅳ级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其中超早期手术恢复良好占75%,7 h以后手术恢复良好占36.4%.结论 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直视下较彻底地清除血肿,迅速降低脑内压,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方法.

    作者:王昊;曹德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是指在无植入物手术后的30 d内和有植入物手术(如植入人工心脏瓣膜、机械心脏、人造血管、人工关节等手术)后在1年内产生的与手术有关的感染,其包括围手术期发生的浅表切口感染和深部切口感染、器官感染以及组织腔隙感染等.

    作者:赵纲;高继东;周常丽;王晓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符合EBV感染IM诊断标准的118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118例患儿,其中男66例(55.93%),女52例(44.07%).发热、咽炎、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102例(86.44%),咽炎、扁桃体炎98例(83.05%),颈部淋巴结肿大93例(78.81%),肝脏肿大35例(29.66%),脾脏肿大29例(24.58%),皮疹42例(35.59%),双眼睑水肿12例(10.17%),外周血白细胞>10×109 97例(82.20%),其中>20×109 29例(24.58%),异形淋巴细胞10%~20%96例(81.36%),异形淋巴细胞>20%22例(18.64%),肝功能异常51例(43.22%),心肌酶谱异常36例(30.51%),血沉增快35例(29.66%).结论 IM的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对于急性起病、有发热、咽痛、淋巴结或肝脾肿大、皮疹、双眼睑水肿等症状者,须高度考虑IM,需进一步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吴凡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绿茶液清洗消化道术后患者口腔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绿茶液在消化道术后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本科收治的74例消化道术后患者(观察组)以绿茶液进行口腔护理;以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在本科术后的63例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者为对照组.均按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清洗口腔,2次/d,观察患者口腔的清洁度、湿润性、口腔异味、口腔炎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305,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的湿润性高,口腔异味、口腔炎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感到口气清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绿茶液清洗消化道术后患者的口腔,不仅能消除口臭、口垢,也能清除病菌,排除异物,减少口腔炎症的发生.

    作者:杨以秀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体会(附9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操作要点及出现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从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进行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治疗的9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术中食管黏膜损伤,经细线缝合修补后愈合尚好.术后均顺利进食,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鸟嘴征消失,钡剂顺利进入胃内.1例术后复发,经用食管扩张器扩张2次,症状缓解.结论 腹腔镜食管下断贲门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显露好、操作较简单、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若复发,采用食管扩张疗法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董锡钧;刘映辉;杨卓;王新宇;陈健康;李寿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护理质量控制对眼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目的 观察质量控制在眼科患者院内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 从对患者的评估、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对患者宣教、利用人利资源及保持病室环境方面采取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240例患者中有仅有l例发生轻微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4%.结论 采取护理质量控制能降低眼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皇书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针灸教学在西医院校的实践与体会

    为提高西医院校针灸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对教学中的体会进行了总结.在教学中要明确课程定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过程中精选教学内容,强化穴位讲解,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践操作中增加互动,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作者:王彬;唐化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成人结肠镜检查及治疗小儿大肠息肉48例

    目的 探讨成人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检查及准备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已住院的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小儿(<12岁),在肠道准备后选用成人结肠镜进行检查.检查前已检出凝血时间、血型、血细胞分析、凝血酶原时间、输血前四项、心电图等检查.肠镜检查与治疗均在麻醉下进行.结果 共发现48例小儿患大肠息肉,随即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均治疗成功,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成人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检查及息肉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劳有益;陈哲;苏彩日;韦彩香;吴芝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68例葡萄胎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葡萄胎的病理特点,提高病理正确诊断率.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病理诊断的葡萄胎的患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侵袭性葡萄胎镜下观察:肌层内查见水肿变性的胎盘绒毛组织;部分绒毛水肿变性镜下观察:部分绒毛间质水肿变性,滋养细胞轻度增生;葡萄胎可疑镜下观察:部分绒毛间质水肿变性,灶状滋养细胞增生;完全性葡萄胎镜下观察弥漫性绒毛间质水肿,间质血管减少或消失,滋养细胞轻、中、重不同程度的增生,常伴有异型性;部分性葡萄胎镜下观察:部分绒毛间质高度水肿,间质血管减少或消失,滋养细胞轻、中不同程度的增生.结论 掌握葡萄胎的肉眼观察和镜下观察特点,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作者:周竞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Hangman 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Hangman骨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Hangman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I型患者牵引后改用头颈胸支具固定.Ⅱ型根据复位情况考虑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合并有颈髓损伤的Ⅱ型和ⅡA型骨折以及Ⅲ型骨折则应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为骨折均愈合或植骨均融合.结论 X线片、CT扫描及MRI检查是Hangman骨折必要的诊断措施;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颈椎稳定性,应根据颈椎的稳定性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卞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外伤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术后视力上升26例,视力同术前12例,视力下降4例.结论 护理工作是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保障手术效果.

    作者:王亚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感控员在重症医学科预防院内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护理感控员在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以减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 根据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感控员认真完善感控管理制度,着力落实感控措施,细致开展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结果 重症医学科通过有效的感控管理,从各环节减少了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与之前进行卡方对比统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护理感控员在控制医院院内感染管理中能起到关键作用.结论 通过找出相关的危险因素,严格管理并建立健全感控管理制度,更好地落实感控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作者:廖凤颜;郭涧华;孙春阳;陈汉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浅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加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20例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l例;对照组20例中,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综述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的住院率也逐年上升.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护理问题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做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提供周到的安全设施和护理,可有效避免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

    作者:周亚敏;丁培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为1.0~3.5 h,平均1.5 h;失血量为30~120 ml,平均50 ml,本组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5~12 d,平均7 d.经随诊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后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具有安伞性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泌尿外科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冀阳;胡新生;杨文博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结石性胆囊炎应用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方法 2010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组各30例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25.6±12.1)、术后排气时间(1.5 ±0.3)、切口感染(1.0 ±0.5)、住院时间(3.5 ±1.5)均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相对较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天昕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从2009年1~12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539例中择取足月、初产、头位分娩的180例,同时随机抽样条件相同、无胎膜早破者180例,对两者从头盆评分、临产后的胎头衔接、骨盆狭窄率、胎头方位、分娩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临产后的头盆不称率、骨盆狭窄率、头位异常率和难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胎膜早破常预示难产的发生,应及早进行恰当处理,以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张启欣;荀生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阴囊引流治疗高龄复发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体会

    目的 探讨阴囊引流治疗高龄复发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我院2001年2月至2011年6月,8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对巨大复发疝、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手术中创面出血较多的患者,共12例,予术中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置于远端疝囊由阴囊引出.结果 手术后第1天拔除引流管的有7例;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3例;术后第5天拔除引流管2例.8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无1例发生切口或阴囊血肿.12例放引流管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无疝复发.结论 高龄复发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选择性放置阴囊引流管,有利于创面愈合、预防感染、减少血肿形成,提高疝修补的效果.

    作者:王学究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