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飞
麻醉和手术在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手段,而它对患者则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源,可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导致机体机能改变,使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增强及耗氧量增加等.通过对2000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专业技术,良好的行为修养,恰当的语言表述,应用心理学知识,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麻醉和手术,对麻醉效果,手术的顺利与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效应.
作者:王晓颖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具有不同病理学改变的非浸润性宫颈癌前病变,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CIN和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目前采用LEEP术治疗CIN己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CIN(Ⅰ~ Ⅲ级)且HPV高危型阳性的患者经LEEP术后联合纳可佳药物治疗,对HPV清除率的影响, 来寻求临床上促进HPV转阴, 从而抑制CIN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章艳霞;张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306例脑出血患者予以同样的内科治疗,分为两组:A组为早期康复治疗组,在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且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48 h开始康复训练;B组为普通康复治疗组,在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7 d且头颅CT提示脑出血处于吸收期开始康复训练.观察在康复过程中再次脑出血、心脏功能恶化、窒息、骨折发生率,评价康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和3月后的Barthel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再出血、心功能恶化、窒息、骨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康复前、第7天和第14天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0天和3月后Barthel指数比较,A组优于B组.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而且能改善30 d后的Barthel指数.
作者:张立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应用考核机制队与激发队伍竞争意识的作用.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在广泛征求护理人员的意见后,制定量化考核方案,量化考核方案中将其分为医德医风、病房管理、业务考核、护理质量、整体护理、消毒感染六大项,21个小项,以个人100分和病区100分的双百分制为基础分,对其个人分值进行加减评估.结果 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自学积极性和求知欲;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结论 竞争机制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大大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保证了应有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TACE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TACE联合3-DCRT和单纯的TACE治疗,观察其有效率及生存期.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的诊疗.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远期疗效中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时间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ACE联合3-DCRT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辉;王素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急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1~12月份门诊、急诊处方21600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21600张处方中有8210张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处方748张,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同类抗菌药联用、选用溶媒不合理、药理拮抗、选药不合理等方面.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应引起重视,临床医师要提高自己的合理用药水平,同时药师也应加强监管.
作者:蔡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对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幅的改善,而且自护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100.0%.结论 社区护理明显维护了老年患者的健康,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疾病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魏红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试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方法 在确定测定波长、线性关系、回收率试验的基础上,取诺氟沙星胶囊三批,每批各20粒,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氟沙星含量.结果 分别对照三批诺氟沙星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杨荣兵;李春雨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实施剖宫产术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 年1 月至2011 年4月在剖宫产术中作子宫肌瘤剔除的78例患者为A组与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单纯行剖宫产术42例为B组,观察两组术中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指征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是可行的.
作者:郭靖;李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去除牙垫对降低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以探讨去除牙垫的可行性.方法 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清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去除牙垫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置牙垫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口腔异味溃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置管期间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6例,观察组无故意拔管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期间口腔异味及溃疡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醒患者采用去除牙垫固定方法能增加舒适度、降低口腔异味及溃疡发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因此,去除牙垫在经口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红;徐红宇;张铮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2011年7月至9月395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检测.结果 部分精液常规检测正常,但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异常;少弱精子症患者顶体酶活性定量异常比率相对高.结论 顶体酶活性定量是判断男性精子功能和生育力强弱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董树林;曲文玉;王立名;王蔓;何家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儿科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编制<儿科健康教育手册>,并以此为教材,采用集体健康教育讲座+个体指导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1000例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家长对育儿及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由接受健康教育前的48.2%提高到接受健康教育后的88.7%.护理服务满意度由过去的95.6%提高到98.3%.护士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教育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的编制和集体健康教育讲座的实施,满足了广大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范玲茹;简少霞;袁玫;任丽娜;任海燕;李文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电刀喷凝法切除腭扁桃体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比较.方法 对98例住院患者实施扁桃体切除术,并分为A、B两组,A组为电刀喷凝切除,B组为传统剥剥离术,比较两种不同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及反应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10±2)min,B组(30±5)min,术中出血A组约为(3~5 ml)和B组(20~40 ml),术后反应A组轻于B组,能更早恢复正常饮食,但较B组伪膜生长慢、脱落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刀喷凝切除法较传统剥切法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恢复正常饮食快,但创面伪膜较厚,脱落时间长.
作者:陈胜武;王芳;李春雨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直肠冲洗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5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直肠冲洗,冲洗液送病理科检测.患者出院后6个月复查一次,医院记录患者情况,统计2年局部复发率和1、3、5年生存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进行直肠冲洗极有必要,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少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改进男性患者导尿插管方法,减轻患者插管过程的疼痛及提高一次成功率.方法 将100例尿潴留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导尿方法,实验组按患者进行改进插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过程的疼痛程度与插管一次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插管方法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减轻,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改进插管方法为尿潴留患者导尿,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慧霞;赵金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经精心护理后,早期应答62例(80.5%),完全应答47例(61.0%),持续应答18例(23.4%),无应答9例(11.7%).结论 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侯聪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头孢呋辛钠引起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原因.方法 比较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过敏反应.结果 由头孢呋辛钠过敏性休克致死病例在临床实属罕见.结论 头孢呋辛钠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密切观察,并做好抢救准备,以防意外发生.
作者:李云飞;凌艺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术前、术中、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舒适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组患者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明显降低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焦虑值、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舒适护理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它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和护理现状,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汪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 利用16排螺旋CT和MRI,回顾性复习2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 、MRI表现,对肿块的边界、大小、均匀度及强化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平扫期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强化程度较低.核磁肿瘤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呈混杂信号、中低信;呈轻中度强化;实性肿瘤为不均匀强化或均匀轻度强化.结论 乳头状肾细胞癌体积小时一般密度均匀、边界光整,增强后强化程度较肾实质明显偏低,但也可出现体积较大、强化明显、囊变坏死或周边侵犯及转移等表现.CT、MRI表现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内有灶状出血坏死和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和MRI对乳头状肾癌的早期诊断帮助很大,尤其是16排螺旋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董海涛;马艳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复方丹参滴丸联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溶解软斑块,以达到对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梗死发生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10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3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丸,3次/d,口服;普罗布考500 mg,2次/d,口服;阿司匹林300 mg,1次/d,口服,2周后改为100 mg,1次/d,口服,共28 d.对照组437例,给予普罗布考及阿司匹林口服(用法、用量同治疗组),并对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中有231例在28 d的治疗中斑块完全溶解,249例斑块缩小,有效率85.3%;对照组中105例斑块消退,99例块缩小,有效率46.7%.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变化.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斑块溶解疗效确切,联合用药比单一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朱荣根;王芳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