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可佳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研究

章艳霞;张健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术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宫颈非典型增生,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前病变, HPV, 宫颈原位癌, 病理学改变, 致病因素, 药物治疗, 临床, 非浸润性, 必要条件, LEEP, 清除率, 后联合, 高危型, 癌发生
摘要: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具有不同病理学改变的非浸润性宫颈癌前病变,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CIN和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目前采用LEEP术治疗CIN己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CIN(Ⅰ~ Ⅲ级)且HPV高危型阳性的患者经LEEP术后联合纳可佳药物治疗,对HPV清除率的影响, 来寻求临床上促进HPV转阴, 从而抑制CIN复发的有效方法.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实习护士针刺伤及防护对策

    为了提高广大实习护士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从人力资源的配备、学校教育、护理操作行为等方面综述了针刺伤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措施.重点提出了护生的防护教育应从学校开始,并重视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明确了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强调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实习护士针刺伤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易敏春;白树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商品名:信必可)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中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0例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治疗15周后,评价所有患者的运动耐力、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动脉血气、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震;黄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直肠冲洗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直肠冲洗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5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直肠冲洗,冲洗液送病理科检测.患者出院后6个月复查一次,医院记录患者情况,统计2年局部复发率和1、3、5年生存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进行直肠冲洗极有必要,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少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指导早期合理、有针对的应用抗生素.方法 选择1630例有感染表现的患儿在应用抗生素前行血培养检查.结果 69例败血症患儿血培养检出病原菌,所有患儿为单株菌种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占53.6%,并有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占16.2 %,其中2例只对万古霉素敏感,临床治疗无效死亡.2例白假丝酵菌感染,其中1例死亡,患儿早期败血症与母亲感染关系密切.结论 快速准确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刘瑛;徐萍;郝鹏;王跃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麻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麻醉和手术在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手段,而它对患者则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源,可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导致机体机能改变,使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增强及耗氧量增加等.通过对2000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专业技术,良好的行为修养,恰当的语言表述,应用心理学知识,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麻醉和手术,对麻醉效果,手术的顺利与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效应.

    作者:王晓颖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患者的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针对我院从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52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应用BiPAP 无创呼吸机的26例为治疗组;采用鼻导管长期低流量吸氧的26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结果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与治疗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显著,可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菊贤;邓淑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TACE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TACE联合3-DCRT和单纯的TACE治疗,观察其有效率及生存期.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的诊疗.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远期疗效中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时间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ACE联合3-DCRT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辉;王素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善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的对策

    目的 转变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管理的现状,完善管理机制和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监督.方法 通过建立监控报告机制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干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医疗环境和患者的安全.结论 基层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体系,各部门明确职责,多途径齐抓共管,转变和提高医护人员的观念,主动配合,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管理.

    作者:华新东;李凌;吉晓风;周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当前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切除患侧乳腺的同时,也破坏了与患侧上肢活动有关的胸大小肌,及相关的神经血管的正常功能,加上术后全身性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如严重焦虑、恐惧和失眠,因失去作为女性特征的乳房而感到孤独、抑郁,因治疗而影响其生存质量和婚姻质量,因看病支出而产生对配偶及子女的负罪感等等,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胡雯晴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药店坐堂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四平市药店坐堂医经历了被取缔到开禁的历程,如今坐堂医诊所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充分发挥中医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任重而道远.坐堂医只有得到社会的重视,接受公众的监督,加强行业自律,路子才能走得正,走得宽.

    作者:刘卫东;贾淑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生长抑素首次静脉注射250 μg,然后改用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3000 μg生长抑素经微量静脉泵持续静脉泵注,泵速250 μg/h,轻度患者连续5~7 d,重度患者连续7~14 d.NS 100 ml+泮托拉唑40 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除不用泮托拉唑外其余均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生长抑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伟平;苘辉斌;谭新颖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动脉采血部位及穿刺方法的研究进展

    通过介绍动脉采血部位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头皮动脉、腋动脉、脐动脉和各部位动脉的穿刺方法.以提高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给临床的医护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柯绪芬;汤宪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技术不但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疼痛,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临床护理给药提供了便利,是临床输血、输液、静脉给药、测定中心静脉压等的重要手段.现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龙云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产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 探讨产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 总结产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针对相关的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结果 及结论 加强了防范意识,规范了操作程序,杜绝了不安全的操作环节,大限度避免针刺伤的发生,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宋肄劼;葛素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医疗设备电源故障的维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医疗设备层出不穷,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论设备功能多么先进、复杂,有一样东西是别不可少的,那就是电源,它是整个设备能量转换的动力源.尽管各种设备的原理不尽相同,但其电源的原理却大同小异.医疗设备中通常采用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具有功耗小、效率高的特点.在开关电源中,晶体管在激励信号的激励下,高速地交替工作在导通-截止的开关状态,频率很高,这使得晶体管的功耗很小,电源效率大幅提高,可达到70%~95%以上[1].另外,开关电源的电压是由激励信号来调节的,输入信号的电压变化可以通过调频或调宽来进行补偿,这样对电网的适应能力也较大的提高[2],允许外电网的电压波动范围也较大,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者:戴启兵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吉林省砷中毒病区高砷区改水降砷现况调查

    1 项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改水降砷现况调查的通知>(中疾控地病发[2011]8号).在全国开展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改水降砷防治措施落实现况调查,以便为国家制订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佟建冬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纳可佳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具有不同病理学改变的非浸润性宫颈癌前病变,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CIN和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目前采用LEEP术治疗CIN己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CIN(Ⅰ~ Ⅲ级)且HPV高危型阳性的患者经LEEP术后联合纳可佳药物治疗,对HPV清除率的影响, 来寻求临床上促进HPV转阴, 从而抑制CIN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章艳霞;张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新辅助化疗用于晚期卵巢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用于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Ⅲ、Ⅳ期卵巢癌98例,分为先期手术组50例,新辅助化疗组48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平均腹水量、平均总瘤灶直径、平均转移灶数、满意减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明显减小患者的原发肿瘤体积,减少转移瘤灶数量,明显减少患者的腹水量,降低手术难度及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对晚期卵巢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梁红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门诊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原因及对策

    目的 本文讨论分析引起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及控制,以便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方法 切断传染源.口腔科医源性感染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传播途径多,可通过医患之间、患者之间、诊疗器械及空气等途径传播.结果 在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医源性感染不仅给患者带去了痛苦,也使口腔科医生成为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本文探究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的因素,探讨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的常见原因,找出对其进行预防的措施.结论 加强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其无菌观念,加强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减少口腔诊疗室的细菌污染,可减少口腔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正云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临床特点并讨论诊治及预后,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 对确诊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儿随诊.结果 12例患儿年龄10月至8岁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10例(83%),面色苍白8例(67%),咯血或痰中带血5例(42%),发热3例(25%);主要体征为呼吸音增粗2例(16%),肺部湿啰音5例(42%).免疫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随访12例中2例(17%)死亡(死亡原因为肺内大出血),10例(83%)存活.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在发病年龄、血红蛋白、用药疗程、性别分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好发于1~7岁儿童,误诊时间较长,可出现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儿经长疗程激素治疗后可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作者:卞蓉;王加朋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