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34例临床观察

曹海英

关键词:腹腔镜, 宫外孕, 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对宫外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34例,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即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通过本次对比研究发现,两组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可明显提高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怀化市2006~2010年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怀化市血液安全状况、献血者的健康情况,血液不合格原因及其发展趋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输血传播.方法 对2006~2010年本市献血者标本ALT、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9.58%,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9%、0.81%、0.73%、0.16%、0.79%.结论 怀化市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ALT异常是构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因素,HBsAg、抗-TP、抗-HCV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抗-HIV阳性人数不断增加.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78例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围,是以口腔内唇、舌、颊及上腭等处黏膜发生单个或多个浅黄色或灰白色如豆大小的溃疡,局部疼痛或刺激时疼痛,并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口腔疾病.近年来,笔者用中医辨证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治疗观察178例,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06例,女72例;年龄小8岁,大75岁;平均年龄33岁.

    作者:石灵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医院药事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的现状,不断完善基层医院药事管理机制,提高药事管理水平.方法 调查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与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对药事管理工作的认识;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全面推进药事管理工作,服务医疗事业.

    作者:连柏杨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手术室器械管理

    手术器械作为外科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求器械具备有良好性能,其完整性也同样重要.良好的手术器械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促进手术医生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现将我院手术室器械管理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作者:霍然;王丽娟;王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4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患者并存内科疾病,144例完成LC,5例中转开腹手术,148例痊愈,术后猝死1 例,肺栓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结论 在全身情况允许下,LC是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适宜、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吴绍峰;俞可克;甄茂川;黄学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水胶体在Ⅰ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水胶体在Ⅰ期压疮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将18例30处Ⅰ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水胶体治疗组9例有18处压疮,对照组9例有12处压疮,对比两组治愈率.水胶体治疗组按常规消毒后,创面贴水胶体;对照组按常规消毒后,创面覆盖3 m无菌敷料.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压疮进行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本实验水胶体组治愈率达90%,对照组治愈率达75%.结论 水胶体治疗Ⅰ期压疮优于传统的无菌敷料覆盖治疗,对于Ⅰ度压疮治愈率高治愈时间短,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朱卫芬;周启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心理压力对输液室护士穿刺成功率影响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压力对护士穿刺技术的影响,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科里45名护士,分3个阶段进行调查,在有心理负担和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进行静脉穿刺并记录.结果 存在差异.结论 一些负面的心理因素可以降低护士穿刺成功率.

    作者:宋海燕;姜文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越来越重要.沟通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良好的沟通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淑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倡导人性化服务,构建现代化门诊

    目的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门诊人性化服务,打造门诊服务品牌.方法 运用不同的人性化服务和沟通技巧,不断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结果 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融入门诊医疗服务与门诊管理的全过程,使患者享受到温馨、便捷、优质的服务.结论 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更人性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门诊量上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金红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沟通的靶向效应

    目的 通过术后患者的医护沟通,为每位患者提供个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整体护理模式下医护沟通的靶向模式对患者进行评价,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方案.结果 医护沟通的显存问题很多,相关研究并不系统和深入.结论 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有效医护沟通,可防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深化了优质护理的服务内涵.

    作者:刘丽艳;赵静;夏秀萍;刘松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生儿床边胸部摄片的质量控制

    计算机X线摄影(CR)是将X线摄影的信号经计算机进数字化处理得到数字化影像的一种新型检查方法.床边摄片是放射科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凡需床边摄片患儿,一般均为危重患者.本文搜集57例床边胸部摄片,目的探讨新生儿胸部床边摄片的质量控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临床诊断为NRDS(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早产婴肺、吸入性肺炎所有床边胸部摄片患者共57例,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4 h~9 d,平均2 d,57例床边胸部摄片共142次,平均2.5次,多的患者共摄胸部床边4次.

    作者:赵成方;徐建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在医院外老年人跌倒报警的应用报道

    目的 对于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在医院外老年人跌倒报警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 选择322人次老年人佩戴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护设备,实验周期一个月,统计老年人跌倒情况并与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接收的报警信息进行对比.结果 监护系统平台接到报警18次,实际跌倒21人次,跌倒未报警3次,假报警0次,准确率85.71%.结论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对于医院外老年人突发跌倒能够准确及时地报警.

    作者:郭兴;李强;酒春惠;赵明智;李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涎腺恶性淋巴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研究涎腺恶性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涎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结果 涎腺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经病理确诊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涎腺恶性淋巴瘤诊断困难;确诊需要行包含部分腺体的完整肿物切除术,并依赖病理;病理分型上多属B细胞恶性淋巴瘤.

    作者:郑直;欧阳奇明;陈伟辉;陈泽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12例成人创伤性窒息患者的抢救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创伤性窒息患者的救治.方法 总结12例成人创伤性窒息病例的诊断及治疗经验,对成人创伤性窒息合并肺挫伤、脑损伤等合并伤的诊断、救治进行讨论.结果 12例成人创伤性窒息患者全部诊断明确,救治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 成人创伤性窒息多有合并伤,救治时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早期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积极处理合并伤,对患者进行综合救治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救治效果.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外科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护理疗效

    本文针对外科患者介绍了三种护理干预.方法 常规护理、术前和术后护理;并通过病例说明除对外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花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经验.方法 搜集6年来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8例,对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致残率高,治疗重点在于预防.结论 对具有维生素K易患因素的患儿,应注意维生素K1的补充,以防止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发生,减少颅内出血发生率.

    作者:冯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用ABCD3F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脑卒中风险

    目的 探讨ABCD2、ABCD2F、ABCD3及ABCD3F评分法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ABCD2、ABCD2F、ABCD3及ABCD3F评分法评分,观察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17 例TIA 患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2.2 %.ABCD2、ABCD2F、ABCD3及ABCD3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71、076和0.84,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D3F评分法可能优于其他三种评分法.

    作者:王为强;张子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神经内科病房主要是收治脑中风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致残率高,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时常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现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牛力;孙琳;刘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研究,对患儿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并进行治疗.结果 在47例患者中,学龄前儿童患病比例高,可达63.83%(30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比例高,为82.97%(39例),大部分患儿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抽搐;39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脑炎患儿32例痊愈,其他患儿预后较差,死亡2例.结论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易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发作,一般为呼吸道病毒引起,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虽然婴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率低,但预后也较差.

    作者:王葆辉;曹海玮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婴幼儿烫伤1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一般从自由活动以后开始可以出现烫伤、吸入异物等意外,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所以对意外发生之后的救治也应提高重视.婴幼儿对烫伤、吸入异物等创伤的应激能力差,易引起全身反应和并发症,年龄越小、面积越大、深度越深,烫伤后的全身反应就越严重,危险程度就越高[2].

    作者:崔艺峰;郑香顺;刘美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