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染病房中的不安全隐患调查分析

侯聪玲

关键词:传染病, 不安全隐患, 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的不安全隐患.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传染病房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及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传染病房的不安全隐患.结果 不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病房环境、隔离消毒、工作人员的管理、患者的管理及医疗废物的管理.结论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与传染病区设置、管理不当直接相关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无论在任何领域、任何行业,管理都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护理管理作为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和一种技巧,其质量高低、成效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整体与质量.如何在护理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护士的潜能在护理工作实践中得到大限度的发挥,是每个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作者:陈立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行剖宫产术586例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产妇术后采取一般护理、人性化护理、症状护理结果 孕妇经良好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剖宫产患者术后采取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牛爱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老年心血管病的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疾病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近年有逐年上升势头,而且临床危重症也越来越多[1].心血管病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及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因此,护理人员掌握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护理要点,能延长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寿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宋寒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其效果.方法 2010年09月至2011年09月期间,我院外科病房的病例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识别存在的常见护理风险,并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确保护理安全.结果 通过加强对外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论 贯穿整个护理管理中,外科病房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

    作者:杨慧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过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过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300例孕妇,随机分为产前健康教育组150例,常规组150例,观察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孕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并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产后出现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使孕产妇对分娩疼痛解除了顾虑,增强了信心,能够稳定情绪,精力充沛的度过分娩期,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了解分娩知识,掌握分娩技巧,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作者:韩学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R-CHOP治疗方案治疗,并对其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完全缓解3例占37.5%、部分缓解3例占37.5%、稳定1例占12.5%、进展1例占12.5%.所有患者使用R-CHOP方案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寒战、心悸、胸闷、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等反应.5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贫血、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经予以治疗后均好转,不影响治疗.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感染HBV的患者,运用R-CHOP治疗方案治疗,能提高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晓燕;何玉卓;郭学凤;李凤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社区老年人关于牙科医疗资源状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年人对牙科医疗资源的知晓及利用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方法,抽样调查了上海市静安区973例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腔缺牙及牙科医疗资源相关情况.结果 在抽样调查的973例样本中,发现缺牙者888例,缺牙率为91.3%,缺牙修复率为51.9%.在973例样本中,愿意就近镶牙的老年人占74.2%,知道社区医院镶牙的占65.67%,知道有牙防所的占79.45%,考虑医疗费用的占63.2%,选择医院医生技术好的占64.03%.结论 社区老年人缺牙率高,修复率低;对社区医院牙科知晓率较低,对社区医院就诊意愿较高.应该加强关注老年人就医问题,加大社区医院的宣传、投入,发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作者:陈文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婴幼儿烫伤1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一般从自由活动以后开始可以出现烫伤、吸入异物等意外,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所以对意外发生之后的救治也应提高重视.婴幼儿对烫伤、吸入异物等创伤的应激能力差,易引起全身反应和并发症,年龄越小、面积越大、深度越深,烫伤后的全身反应就越严重,危险程度就越高[2].

    作者:崔艺峰;郑香顺;刘美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毕节地区地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从业人员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从业人员结核病感染、患病情况,制定我区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我站于1999年4月至10月对地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从业人员1145例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显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剧吐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剧吐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妊娠剧吐病历资料,观察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60例患者,治愈57例,占95%;有效减轻症状者2例,占3.33%;无效1例,占1.67%.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 积极的营养支持和补液治疗,可以治愈妊娠剧吐,能有效防止孕妇发生重度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Wernicke 脑病甚至死亡.

    作者:邓春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方法与技巧研究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方法 对1200例临床怀疑患有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对检查过程、原始图像及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着重研究此项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应方法、技巧.结果 1120例患者配合好,图像清晰、无伪影,符合诊断要求,一次性检查成功.心率不齐及其他原因造成图像伪影者75例,其中63例经过心电编辑和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终得到良好的图像,12例在找到相关失败原因后进行二次检查,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以期做出准确地诊断,检查前准备、检查操作方法与技巧尤为重要.

    作者:乔风雷;龚健;朱春霞;张帆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在医院外老年人跌倒报警的应用报道

    目的 对于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在医院外老年人跌倒报警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 选择322人次老年人佩戴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护设备,实验周期一个月,统计老年人跌倒情况并与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接收的报警信息进行对比.结果 监护系统平台接到报警18次,实际跌倒21人次,跌倒未报警3次,假报警0次,准确率85.71%.结论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对于医院外老年人突发跌倒能够准确及时地报警.

    作者:郭兴;李强;酒春惠;赵明智;李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对宫外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34例,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即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通过本次对比研究发现,两组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可明显提高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海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护理分级制度中的隐患及对策

    护理分级制度是护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工作制度,对病情观察、有效及时分类、处置患者的情况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分级护理制度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了方向,使分级护理制度成为护理质控的内容之一.但在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着不少隐患问题,影响分级护理的执行及落实,使得护理分级制度流于形式.在此就对护理分级制度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邵丽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8例头孢菌素过敏反应医疗纠纷皮试问题标准探讨

    目的 针对目前医疗纠纷和临床上存在的头孢菌素该不该做皮试,怎样皮试的争议,探讨其临床指导标准.方法 总结南阳市2002年至2010年,8例因使用头孢菌素药品发生过敏反应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是否皮试问题的判断依据仍应以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为准,除药品说明书具体规定之外不必列为常规.若皮试,皮试液应新鲜配制成选用药物同批号浓度为500 μg/ml的稀释液进行皮试,皮试结果可参照青霉素皮试的判断方法.皮试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发生过敏,用前应询问过敏史,使用过程应加强监护.结论 在头孢菌素使用过程中应依据<临床用药须知>重视过敏性试验,皮试阴性者也应进行严密监测,做好药物过敏的抢救准备.

    作者:贾西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78例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围,是以口腔内唇、舌、颊及上腭等处黏膜发生单个或多个浅黄色或灰白色如豆大小的溃疡,局部疼痛或刺激时疼痛,并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口腔疾病.近年来,笔者用中医辨证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治疗观察178例,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06例,女72例;年龄小8岁,大75岁;平均年龄33岁.

    作者:石灵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败血症是新生儿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了解本病特点,本文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32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包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慢性宫颈炎发病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在四平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396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将其分为宫颈光滑组、宫颈糜烂组、粘液脓性宫颈炎组,采集三组患者宫颈管分泌物标本,行解脲支原体病原体检测,分析各组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各组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的检测结果分析:宫颈光滑组与宫颈糜烂组Ⅰ度糜烂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Ⅱ度糜烂、Ⅲ度糜烂、宫颈单纯型糜烂、颗粒型糜烂、乳突型糜烂亚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光滑组与粘液脓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宫颈炎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宫颈炎患者有必要进行宫颈分泌物的支原体筛查,早发现并有效治疗,以防止宫颈炎持续存在,并引发生殖道其他部位的炎症改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田海侠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Ⅱ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肾病与血流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Ⅱ型糖尿病肾病组(DN)和无肾病的Ⅱ型糖尿病(DM)组的临床指标,并分析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粘度低切(BVL)、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清胰岛素(FINS)有明显差异;Ⅱ型糖尿病肾病发生与SBP、Lp(a)、LDL-C、BVL、ηp、FINS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为SBP、Lp(a)、ηp、BVL和FINS.结论 SBP、Lp(a)、BVL、ηp和FINS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时军;陈宝平;高聪普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吉林市0~6岁儿童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吉林市区0~6岁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对900例0~6岁儿童血清锌、铁、钙、镁、铜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检测0~6岁儿童缺锌、缺铁、缺钙比例较高,缺镁、缺铜较低.结论 微量元素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预防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儿童保健工作者刻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孙虹;嵇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