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中山市沙溪镇1998~2007 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

莫蕊隆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产前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沙溪镇1998~2007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中山市沙溪镇10 a内活产总数16502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4.54/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占75.62/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与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接生法、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和产前检查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是杜绝非法接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辩证论治冠心病

    目的 探讨辨证论治冠心病方法.方法 对冠心病分型、病理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祖国医学辩证论治,采用治标治本两法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疗效满意.

    作者:张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多相分化潜能.由于取材容易、培养简便及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成为干细胞中研究的热点,在医学各个领域都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已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当中.

    作者:崔潇;杨莹;周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20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及护理体会

    目的 为非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一套巩固疗效的方案预防复发.方法 204例患者诊断明确,经牵引、理疗、中药离子导入、TDP热疗等综合治疗后配合社区护士的康复指导、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结果 204例患者均取得远期效果.结论 本方法方便、安全、实惠,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尤丽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对策.方法 对5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放疗50~60 Gy,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和放射性肺炎相关.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化疗和放射性肺炎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9,多因素分析仅显示V5和放射性肺炎相关.经整体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症状,80%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放疗计划.结论 加强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放射性肺炎,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

    作者:卢惠珍;李而周;吴小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护理文化在人性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护理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为载体,以管理为目标的护理活动.它是以患者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环境的珍视和关心,是人本精神、整体护理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是医院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护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面,对护理文化在人性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丹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头针加体针联合抗凝药物对进展性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疗效

    目的 通过头针加体针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观察其疗效.方法 两组均予以急性期抗凝药物并按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抗凝治疗后增加针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一个月内无明显差异,一个月后治疗组好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郭明岐;张志忠;贾志强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托吡酯治疗癫痫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托吡酯在全身发作性癫痫(EP)治疗前后患儿血浆S-100蛋白,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BB)的测定,揭示托吡酯对全身发作性癫痫患儿有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测定血清中S-100、CK-BB采用NAC法测定.结果 全身发作性癫痫患儿托吡酯治疗后3个月S-100、CK-BB含量与托吡酯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托吡酯在对全身发作性癫痫治疗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董竞梅;郝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血管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和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以及早期观察、早发现和早处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本院于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所行心内直视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53例.结果 52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康复出院,只有1例患者因多种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有效地观察,发现和预防处理低氧血症,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立梅;李红霞;李月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技能培养

    药理实验教学是医药类院校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验方法、技能、作风等进行培养和训练的主要渠道.采取各种措施实行教学改革,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黄正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ELISA检测弱阳性结果原因分析

    ELISA检测时常出现的弱阳性结果是每个免疫实验室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席晶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人的平均寿命增高,高龄及超高龄患者逐年增多,1998~2006年笔者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病例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信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胸上段食管癌外科治疗26例分析

    食管胸上段癌是指胸骨切迹到气管隆突平面的食管癌性病变,由于解剖部位特殊,一旦肿瘤外浸,常常累及比邻如气管、主动脉、奇静脉、胸导管和纵隔胸膜等组织和器官,因而施行外科手术切除的难度大,危险性高,并发症多.现将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26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姜哲;曲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妊娠结核病8例临床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结核病在我国仍是高发病,妊娠结核病比较常见.在妊娠期及时诊断出活动性肺结核,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否则病情恶化,可能出现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等,进而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现将本院2005~2006年已确诊的8例妊娠结核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琦;陈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脑电图检查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的早期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脑电图检查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拟诊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对照组为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脑炎的患儿36例,对照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表现、治疗前后脑电图的改变.结果 拟诊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早期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脑电图弥漫性慢波异常的出现率及异常程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脑电图明显改善率和临床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电图检查敏感性高,可有效补充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而且对其预后估计也有参考作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将5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并针对患者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联合护理干预,是提高早期康复依从性,保证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

    作者:刘汉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75例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剂量美西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T/VF)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以及心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 小剂量胺碘酮对改善器质性心脏病VT/VF患者症状,减少VT/VF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降低猝死风险,改善心功能等疗效确切.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对治疗器质性心脏病VT/VF和预防VT/VF复发是安全有效的,患者耐受性良好,适合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作者:黄锦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医患沟通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卒中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1].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 h~1周,临床上有26%~43%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从而导致死亡,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目前,有不少文献报道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病因,认为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较多,与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扩展、侧支循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血液的高凝状态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作者:李宏宇;王善东;陈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2种不同剂量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成本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种不同剂量舒血宁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8例,B组45例,分别给予舒血宁注射液(5 ml/支)和舒血宁注射液(2 ml/支)治疗,观察每组疗效、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8%、95.6%;成本分别为1 166.48元,1 771.0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12.44,18.53.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5 ml)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较佳药物.

    作者:梁玉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41例护理体会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春秋季节发病较多.由于本病首发症不一,且易复发,因此,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了41例HSP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鄂丽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