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宝;陈延萍;尹丽娟;李波;刘同祥
目的 探讨妊娠期致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诊断与处理及预防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妊娠期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妊娠期发病 12例,均给予抗凝、祛聚、改善微循环等处理后症状好转.所有孕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现象.12例有5例要求中止妊娠,1例自然流产,4例行剖宫产术,2例顺产,出生胎儿未见异常.结论 妊娠期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对孕产妇生命造成极大危害,对临床可疑者,应尽早诊治.
作者:张锐;马德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及临床急救护理经验.方法 对96例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6例中抢救成功87例,成功率达90%.结论 及时准确判断是降低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死亡率的首要条件,合理掌握优先处理的顺序是抢救成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及时处理止血控制休克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平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微创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高龄转子间骨折使用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单边外固定架微创治疗.结果 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40周,平均16周,术后有8例出现钉道感染,4例出现髋内翻.优良率为85.7%.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固定骨折,注重三方并举的整体治疗,能提高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伟;黄先功;亢长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限.43%的病例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症状.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但医患认证不足,误诊率较高.笔者曾收治1例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静平;刘英军;禹桂贤;刘学军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9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 .结果 19例患者有甲减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 的同时,均伴有心脏增大和(或)心包积液,用左旋甲状素片(LT4)替代治疗有效.结论 中老年患者有各系统累及的临床表现及低代谢症候群,有心脏增大和(或)心包积液,治疗心脏病效果欠佳,应考虑甲减性心脏病,及早检查甲状腺功能以明确诊断.
作者:曹保卫;覃学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院前急救也称现场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它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严密防范院前急救医疗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和事故隐患,妥善处理已发生的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是院前急救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维护和保障院前急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秀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自从1984年Doughterty首次报道一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来,DHF已经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文娟;张彦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肝细胞线粒体内复制,在人体中达到一定水平,出现肝损及相应的全身症状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妊娠再合并乙肝的患者,常因患者缺乏对乙肝及妊娠的认识,因不了解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从而导致乙肝加重甚至影响胎儿.笔者对入院的妊娠合并乙肝的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有关乙肝及妊娠方面的知识,做好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曹永宏;齐洪伟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对管辖区域内确诊的415例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从而更好的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死亡率.方法 对2008年社区内415例高血压患者施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指导饮食,运动及行为干扰,规范合理用药等综合措施,观察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的变化.结果 通过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比较,高血压随访率、知晓率、控制率的48.4%、62.2%、50.1%上升为97.9%、94.9%、84.5%.结论 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定期随访干预,开展据悉继续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高血压防治工作有效的手段和高血压病防治的佳途径.
作者:刘岚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程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不同程度中毒患者血清hs-CRP检测,同时设立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将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血清hs-CRP平均含量分别为(5.08±3.57)、(11.43±9.89)、(34.28±17.86)、(59.42±27.95)mg/L,异常率分别为0.00、15.00、55.88、96.97%中毒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中毒程度的加深而大幅增加(P<0.01),治疗后,除5例患者hs-CRP结果 异常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程度与hs-CRP含量和异常率呈正相关关系,hs-CRP的检测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中毒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分析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思芳;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正确处置术后并发症的能力,提高术前术后的精神护理和技术护理的方法 ,减轻或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并发症.方法 通过总结三年来的全面部除皱手术510例,观察切口感染、愈合程度、美容效果、毛发生长状况、术后肿胀持续时间长短、面颊部对称程度、皮下淤血斑持续时间长短等.结果 3例出现切口愈合痕迹明显但无瘢痕增生,4例切口周围散在脱发,1例颊面部不对称,6例切口愈合后色素脱失,1例出现眉毛不对称.结论 早期正确处置和精心护理可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促使术后恢复迅速,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秋霞;杨军丛;郭丽华;陈忠云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医院56名精神科医师及本市某综合医院内科医师6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医师与内科医师焦虑分和抑郁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精神科医师焦虑分和抑郁分低于内科医师,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焦虑分值与从事该专业的工龄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精神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内科医师,从医时间越长越感到焦虑.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在本院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口服易瑞沙超过1月的81例患者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8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CR 2例,PR 49例,SD 20例,PD 10例,总有效率63.0%,疾病控制率87.7%,1年生存率42.0%.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腹泻、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口腔溃疡等轻度反应.结论 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对女性、不吸烟的肺腺癌疗效更好.
作者:孙洪华;马维娜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前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药理学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就综述了六味地黄丸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在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中的作用.
作者:唐晓彦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非手术、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等不同治疗方法 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结果 腰椎间隙感染治疗中,三种方法 均达到消除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的治疗效果.但非手术需治疗时效较长,药费大,症状缓解缓慢;开放手术与介入手段均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各观察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与介入治疗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手术可迅速缓解椎间盘炎症状,有效降低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较非手术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费用,介入的方法 是微创手术,具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李靖宇;韩成龙;宋继醇;梁健;赖坤锷;吴绍康 刊期: 2009年第28期
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式的护患沟通.对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康;金姝华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专业新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含7个分量表)对专科护理新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新生70.3%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自我意识、学校学习及家庭环境.结论 提高护理新生的幸福感应从自我意识、学校学习及家庭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
作者:王海廷 刊期: 2009年第28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在新形势下,运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使每位护士的潜能在科室工作中得到大限度的发挥,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恢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患者自认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等;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康复期患者早日全面康复的关键.了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韩维荣 刊期: 2009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合并肺损伤(ALI)患者的临床经过特征及对近期预后影响.方法 139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接受了各项呼吸功能检查,并按有无ALI分组,观察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指标表现.结果 139例脑出血中合并ALI患者35例(25.17%),未合并ALI者104例(对照组,74.90%).脑出血合并ALI组的CT中线移位例数、急性期死亡例数、急性期合并症数目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入院时GCS评分、NDS评分、MODS评分和出院时ADL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 脑出血合并肺损伤患者急性期临床经过凶险和近期预后差.
作者:王妮 刊期: 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