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

袁晓明

关键词:残胃癌, 外科手术,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对1991年5月至2007年5月1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 18例残胃癌中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10例,非根治性治疗(包括姑息性切除术、短路或造瘘术及探查术8例),根治组患者1、3、5年生存率86%、45%、23%.结论 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合理的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 分析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对1991年5月至2007年5月1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 18例残胃癌中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10例,非根治性治疗(包括姑息性切除术、短路或造瘘术及探查术8例),根治组患者1、3、5年生存率86%、45%、23%.结论 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合理的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袁晓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血糖的护理干预措施

    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因强烈应急反应或下丘脑、脑干损伤等因素引起血糖升高,严重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血糖在伤后即升高,12~24 h左右达高峰,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降至正常范围.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由于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激活,引起许多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表现血糖升高,创伤后应激血胰岛素显著降低,组织细胞上皮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导致高血糖.另外应激反应也使血中儿茶酚胺和胰岛素比值增加,内原性糖的生成也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控制应激性高血糖简单而有效的手段.可以防止高血糖对中枢神经的进一步损害,胰岛素作为体内促进合成激素还能纠正创伤后的高分解代谢状态和负氮平衡,增加骨髓肌重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改善机体的能量代谢,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春秀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血压病程及血脂对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程及血脂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5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组,按照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分为:无病变及狭窄性病变、斑块浸润性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弥漫病变五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测量血压,并对每一个患者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调查,测定血脂水平;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分级的加重,高血压组患者数逐渐增加,卡方检验示P<0.0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分级各组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多,说明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病患者的发病病程,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分级的加重,高血压组患者病程数值逐渐增加,One-Way ANOVA过程检验示P<0.0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三酰甘油、脂蛋白(a)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载脂蛋白A1(ApoA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下降的趋势;年龄愈大,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愈重;体质量、三酰甘油水平在冠心病各组中无明显差别.结论 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病患者病程愈长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及范围愈重.

    作者:伦增瑞;季祥武;张爱元;邵静波;赵春华;韩晓丽;张俊刚;王淑会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探索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是药学课程体系中沟通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桥梁,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测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结构改造.

    作者:杨云;冯卫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思他宁联合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应用思他宁联合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的疗效.方法应用思他宁联合早期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AGP30例,其中轻症胰腺炎25例,重症胰腺炎5例.结果 治愈30例,1例重症胰腺炎内镜治疗后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思他宁联合内镜治疗AGP是安全和有效的,对明确诊断AGP者应及早用思他宁及内镜介入治疗.

    作者:谢萍;范惠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预防接种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并作为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或办理出入境手续的凭证之一[1].家长作为儿童监护人,及时为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是应尽的义务.笔者从事计划免疫(以下简称计免)工作多年,发现预防接种证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影响计免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就预防接种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阐述如下.

    作者:安红彩;李福菊;王静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颈椎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为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MPR,SSD)在上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33例上颈椎管损伤的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采用合适的重建参数及阈值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评价颈椎骨折移位、椎间稳定、椎管形态情况,并可提供病变的逼真立体图像,为术前手术方案制订及预后评估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结论 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检查是诊断寰枢椎损伤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怀仕;刘俊宾;刘小虎;张燕;付晶;丁学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血压与神经肽Y

    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一种含有36个氨基酸的多肽,于1982年由Tatemoto和Mutt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1].由于它以脯氨酸残基作为氨基端,以酪氨酰胺作为羧基端,每个分子多肽又含有五个酪氨酸残基,所以,将其命名为神经肽Y.近年来发现NPY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多种组织器官,在中枢可以抑制呼吸,调节血压,调节下丘脑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在外周器官,参与对心血管、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

    作者:张汝敏;沃金善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复苏囊接头细菌学监测分析

    目的 对不同监护病房的复苏囊接头的微生物进行监测与分析,探讨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6年1~12月份对NICU、PICU、SICU使用中的复苏囊的接头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计算.结果 三个监护病区其复苏囊接头表面菌落数(x±s)均大于20CFU/件,且检出致病菌,检出率:铜绿假单胞菌15.56%、肺炎克雷伯菌8.89%、大肠埃希菌4.44%、乙酸钙不动杆菌5.56%G+中表皮葡萄球菌占13.33%.结论 监护病房复苏囊接头细菌污染的情况不容忽视,加强医务人员对复苏囊接头污染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复苏囊的消毒管理.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从肾论治糖尿病

    <内经>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过食肥甘、情志不遂、五脏柔弱及五劳七伤有密切关系.人体过多地食肥甘味,就会伤害肾脏,引起骨骼疼痛甚至不能站立,还会使头发脱落.

    作者:于明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HYDRA-AA测汞仪测定水中汞的不确定度评定

    采用HYDRA-AA测汞仪法测定水中汞的测量不确定度,用于定量说明测定结果的可信程度.对样品测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分量进行分析和量化,得出该方法测定水中汞含量为2.55 μg/L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4 μg/L.

    作者:顾霞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正常人群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四种微量元素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四种微量元素与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正常人群与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铁、铬、锌、铜的含量.结果 患高血压组血清中 Fe、Zn 的含量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Cu的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患糖尿病组血清Cu 的含量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Fe、Cr、Zn的含量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四种微量元素与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于光祥;徐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人文关怀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的应用

    妇科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措施.患者常被各种心理问题所困扰,如手术后生殖器官的缺失,恶性肿瘤强烈的精神刺激,这些心理问题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加重治疗副反应,削弱手术的适应性,并促使肿瘤的复发、恶化,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作者:袁晓红;徐学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主动做好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对8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取手术住院期间及术后化疗期间和出院后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为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对肢体功能锻炼主动配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主动配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识和配合,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提高了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古利丽;欧春红;阮国锋;周小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重视门诊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目的 为了保证门诊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以发挥药物治疗的佳疗效.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院门诊西药房的具体实践及工作中的具体体会,及时准确地向患者交待药品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结论 门诊药师在发药时主动给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指导,对发挥药物的佳效应,避免用药不当和错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可青;庄见齐;郑晓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控制感染措施

    目的 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ICU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血管内治疗、呼吸机管路及湿化液等与护理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控制措施.结果 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消毒灭菌,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重视血管内治疗的环节,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 各项的护理措施对ICU的医院感染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葛燕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从提高输血安全探讨医院输血科的管理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抢救、治疗手段.血液及其制品的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是保证血液质量、提高医疗用血效率、促进输血事业和科研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关键. 医院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如何履行好职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科学、合理、有效,已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体会如下.

    作者:邢英新;张秀云;关兴丽;由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如何应对手术室医护配合的不足

    手术室是医院多个科室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是手术工作的主体.双方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如果双方缺乏理解与沟通,不和谐的医护关系必会影响手术效果.本文对影响医护配合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陈献琴;薛秀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卡孕栓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100例

    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产后出血居首位.剖宫产由于手术原因,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本院采用舌下含服卡孕栓与催产素同时使用预防剖宫产后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海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宫腔镜属妇科内窥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是电子、光、超声等科技与医学结合的产物,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子宫腔内病变.用宫腔镜可直接检视宫腔内病变,是唯一可以直接、全面提供宫颈管和子宫腔视野的技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可取材活检.

    作者:孙英;朱洁;崔远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