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新进展

田秀娟;徐津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诊疗, 胆红素含量, 人血清, 新生儿期, 临床症状, 发病率, 血管, 文献, 色泽, 肉眼, 皮肤, 疾病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近年来文献报道该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正常人血清胆红素含量3.4~13.7μmol /L(0.2~0.8 mg/dl),若超过25.7~34.2μmol/L(1.5~2.0 mg/dl)即出现黄疸.但新生儿皮肤血管丰富,色泽红润,血清胆红素含量达51.3~68.4μmol/L(3~4 mg/dl)时肉眼才能辨出黄疸.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控制感染措施

    目的 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ICU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血管内治疗、呼吸机管路及湿化液等与护理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控制措施.结果 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消毒灭菌,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重视血管内治疗的环节,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 各项的护理措施对ICU的医院感染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葛燕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他克莫司滴眼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600:400:1);流速为2.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50℃.结果 他克莫司在6.25~2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0.78%,方法重现性的RSD为1.2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延东;陈茂玲;梁光江;唐细兰;叶成添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血压与神经肽Y

    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一种含有36个氨基酸的多肽,于1982年由Tatemoto和Mutt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1].由于它以脯氨酸残基作为氨基端,以酪氨酰胺作为羧基端,每个分子多肽又含有五个酪氨酸残基,所以,将其命名为神经肽Y.近年来发现NPY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多种组织器官,在中枢可以抑制呼吸,调节血压,调节下丘脑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在外周器官,参与对心血管、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

    作者:张汝敏;沃金善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探索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是药学课程体系中沟通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桥梁,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测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结构改造.

    作者:杨云;冯卫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方法若干探讨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进.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研究制模过程中麻醉、人工呼吸、开胸结扎等对造模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对操作过程中若干技术的改进,术后2周组动物死亡率由第一阶段的49%降为第二阶段的27%(P<0.05).结论 肺损伤是影响造模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麻醉、术后观察及管理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昭喆;宋亚辉;谢秀乐;蔡伦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HYDRA-AA测汞仪测定水中汞的不确定度评定

    采用HYDRA-AA测汞仪法测定水中汞的测量不确定度,用于定量说明测定结果的可信程度.对样品测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分量进行分析和量化,得出该方法测定水中汞含量为2.55 μg/L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4 μg/L.

    作者:顾霞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思他宁联合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应用思他宁联合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的疗效.方法应用思他宁联合早期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AGP30例,其中轻症胰腺炎25例,重症胰腺炎5例.结果 治愈30例,1例重症胰腺炎内镜治疗后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思他宁联合内镜治疗AGP是安全和有效的,对明确诊断AGP者应及早用思他宁及内镜介入治疗.

    作者:谢萍;范惠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2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INF)对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干扰素肌内注射和病毒唑、喜炎平静脉滴注,观察临床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高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如何应对手术室医护配合的不足

    手术室是医院多个科室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是手术工作的主体.双方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如果双方缺乏理解与沟通,不和谐的医护关系必会影响手术效果.本文对影响医护配合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陈献琴;薛秀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50例水痘患儿的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体征为全身粘膜或成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的疾病,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在集体儿童机构内易流行,以冬春季多见,本病为飞沫传播,任何年龄的小儿均可多传染.

    作者:张霭霞;卢丽金;徐秋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中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刍议

    护理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在护理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信念、价值观念、传统习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其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1],是中医院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抵抗素(Re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CKD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择CKD患者104例,分为肾病组、肾炎组、肾衰非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另设健康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 ①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在肾病组[(22.40±6.02)mg/L]、肾炎组[(12.41±4.01)mg/L]、肾衰非透析组[(15.88±4.94)mg/L]、腹膜透析组[(14.55±3.51)mg/L]和血液透析组[(14.26±4.54)m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4.95±2.19)mg/L]相比,P<0.01),并以肾病组升高为著;②患者的血清Res水平在肾衰非透析组[(9.95±2.65) μg/L]、腹膜透析组[(10.9±2.55)μg/L]和血液透析组[(10.52±4.77)μ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4.60±1.47)μg/L]和肾病组[(5.80±2.16)μg/L]、肾炎组[(5.57±1.24)μg/L]患者相比,P<0.01);③CKD患者的血清ADPN水平与Res、尿蛋白量呈正相关(P<0.05),与血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1);血清Res水平与TNF-α、hs-CRP、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 CKD患者的血清ADPN、Res水平显著升高,并与尿蛋白量、炎性因子和肾小球滤过率等因素有关.ADPN和Res在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桦;贾宁;郭军利;张慧涛;汪悠悠;朱晔;周文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康复新治疗口腔扁平苔癣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对口腔扁平苔癣的疗效.方法选择已确诊的口腔扁平苔癣糜烂型的患者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康复新液,对照组用口泰漱口液.采用同样给药方法,同样使用时间和次数.同时给中草药方剂水煎服,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0%,对照组有效率仅2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达63%,对照组复发率达1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复新治疗口腔扁平苔癣优于口泰漱口液.

    作者:庄学琴;刘颖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21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21例,采用131I治疗,对其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12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经131I治疗后,83例治愈,甲亢症状、体征消失,T3,FT4,TSH正常;14例好转,甲亢症状、体征部分消失,FT3,FT4,TS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总有效率80.2%;3例无效,行手术治疗;暂发性甲低13例,经过3~6个月观察甲低症状消失;永久性甲低8例,采用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任吉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浅谈如何培养儿科护士的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发展,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保健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和包括生长发育在内的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要达到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的目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除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健康的体魄.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992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脱失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过程中脱失人员的综合分析,了解脱失的原因.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自愿来美沙酮参加维持治疗病员1525例,脱失992例,占服药人数的65.05%.结果 ①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被公安强制戒毒或劳教者105例,占脱失人员的10.58%;②不明原因终止服药(包括未服或死亡)866例,占脱失人员的87.30%.因其他原因被门诊剔除者21例,占脱失人员的2.12%.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中;不明原因的脱失者占脱失人员的87.30%,在入组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有利于提高服药人员的依从性.

    作者:沈琳;杜晓娟;方海棠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孤立肾结石2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通道输尿管硬镜下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技巧.方法利用MPCNL 技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22 例,其中9例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7~10 d 后行二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其余13 例患者均行一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18例采用单通道取石,4例采用2通道取石.结果 结石清除17例(77.27%).在结石残留的5例患者中,2例残留结石移行至输尿管上段给予ESWL治疗,结石顺利排出;1例残留结石下移至输尿管下段,用输尿管镜将结石取出;余2例结石残留肾内,未作进一步处理,定期观察.本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手术效果良好,除1例孤立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一期取石术后出现中毒性休克,其余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MPCNL疗效肯定,具有安全、实用、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MPCNL在处理孤立肾结石并发梗阻性肾衰中,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苏永祥;李嘉玲;叶卫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颈椎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为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MPR,SSD)在上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33例上颈椎管损伤的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采用合适的重建参数及阈值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评价颈椎骨折移位、椎间稳定、椎管形态情况,并可提供病变的逼真立体图像,为术前手术方案制订及预后评估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结论 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检查是诊断寰枢椎损伤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怀仕;刘俊宾;刘小虎;张燕;付晶;丁学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复苏囊接头细菌学监测分析

    目的 对不同监护病房的复苏囊接头的微生物进行监测与分析,探讨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6年1~12月份对NICU、PICU、SICU使用中的复苏囊的接头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计算.结果 三个监护病区其复苏囊接头表面菌落数(x±s)均大于20CFU/件,且检出致病菌,检出率:铜绿假单胞菌15.56%、肺炎克雷伯菌8.89%、大肠埃希菌4.44%、乙酸钙不动杆菌5.56%G+中表皮葡萄球菌占13.33%.结论 监护病房复苏囊接头细菌污染的情况不容忽视,加强医务人员对复苏囊接头污染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复苏囊的消毒管理.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宫腔镜属妇科内窥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是电子、光、超声等科技与医学结合的产物,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子宫腔内病变.用宫腔镜可直接检视宫腔内病变,是唯一可以直接、全面提供宫颈管和子宫腔视野的技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可取材活检.

    作者:孙英;朱洁;崔远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