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机制及用药安全

刘利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 反应机制, 激素, 化学结构, 类药物
摘要: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与激素相对而言的,这一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中缺乏激素所具有的甾环,故而得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227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各组给予不同的治疗药物,为期6个月.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各组治疗后BMD、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和性激素水平均有所上升,尿中骨代谢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中西药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值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确切.

    作者:董树林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老年NSCLC患者化疗耐受性meta分析

    肺癌占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位,每年约有135万新诊断的肺癌患者,死亡118万[1].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发病率的80%~85%[2].

    作者:郭洪斌;吴迪;张扬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糖皮质激素气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用糖皮质激素气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旨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选择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24例,随机分两组各112例,实验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于每晨各喷两侧鼻腔一次;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肾上腺皮质激素气雾剂喷鼻一次.连续应用15~20 d左右.结果 根据症状及体征记分法评定疗效,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有效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后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16.0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单纯鼻腔局部应用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可以有效的控制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联合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艳;刘新义;李大健;薛令军;刘宸箐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百令胶囊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百令胶囊肾脏保护作用的亓丁能机制.方法 雄性3个月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5 g/(kg?d)百令胶囊溶于生理盐水灌胃以预防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对照组以等体积的2%淀粉溶液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7、12、17周时随机处死10只大鼠,进行血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酶检测,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功能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尿蛋白、尿NAG酶、血Cr及血BUN均升高(P<0.01),但预防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各指标均较前一时相点升高(P<0.01).②病理学变化:7周时模型组、预防组即有肾小管问质损害;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前一时相点加重(P<0.01),但7、12周时预防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模型组为轻(P<0.01),17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③免疫组化: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肾脏TGF-β1、α-SM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预防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均较前一时相点升高(P<0.01),17周时表达量高.结论 百令胶囊可能通过抑制α-SMA,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应用时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暖;杨达胜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静脉营养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由于很多大手术后、恶性肿瘤、严重的营养不良、禁食等患者常常采用静脉营养的方法,以维持伞身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因此,静脉营养液的配制,也就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

    作者:赵洪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表现性评价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质性评价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纸笔测试的缺憾.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可分为前期准备、具体执行和后期处理三个阶段,具体探讨每个阶段的操作方法,提出在高校学业评价中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操作策略.

    作者:张海涛;宋清焕;刘岚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综合康复治疗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探讨

    随着健康定义的转变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人们防治疾病的目标不仪注重身体的恢复,同时更注重功能的康复,以提高生活质量(QOL).

    作者:李铁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之一,它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现将张家港市乐余镇人民医院从2003-2007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2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倪云中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出院指导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指导对抑郁症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个体化出院指导,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调查依从性,并进行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复发率评定.结果 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出院指导对抑郁症近期效果有一定的改善.

    作者:刘勇;宋新勤;董迎丽;孙群星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谈医疗保险与医院的发展

    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医院作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载体,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医院必须要认清形势,找准位置,才能建立起适应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代化医院.

    作者:罗国利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观察

    目的 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的康复疗效.方法 对30例脑卒中患者予以运动疗法PT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OT治疗,并与只进行PT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 OT组的运动功能、ADL能力评分均高于PT组,在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作业疗法组的ADL能力高于运动疗法组,两组的ADL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OT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琳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医学影像改变及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累及体内多各脏器,造成多脏器损害,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就是其中之一[1].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血管神经并发症而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临床称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

    作者:田立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青;许平;宋宝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脑血管造影

    目的 探讨快速旋转造影在脑血管中应用.方法 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对疑有脑血管病变的61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正、侧位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41例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经过快速旋转血管造影检查的41例患者(颅内动脉瘤3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病变血管的位置清晰可见,其中36例(87.9%)病变血管的供血和分支动脉能避开造影剂重叠.5例(12.1%)显示效果不好(颅内动脉瘤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2例,).结论 旋转DSA能够显示头颈部大多数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吴金镛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8例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感染相关性6例,原因不明2例.治愈4例,死亡4例.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多可获得诊断,对于治疗应主要针对病因,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病因未明者预后较差.

    作者:潘晓宏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意念导引放松训练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常见的一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呈慢性经过.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IBS属多因素的生理-心理-社会范畴的疾病.

    作者:张晓勤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手术护理记录单使用与相关法律性问题防范

    目的 为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利益.方法 对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使用中潜在的相关法律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无相关法律性问题发生.结论 正确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记录单质量.

    作者:张胜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复方头痛灵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制定复方头痛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天麻素的含量.色谱条件:Hyperisil ODS(5μm,200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12:8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22 nm,柱温:30℃.结果 TLC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天麻素在0.08~0.4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RSD=2.00%).结论 本法可有效控制复方头痛灵颗粒的质量.

    作者:任卫琼;陈迎春;廖建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网络中起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对全院护理质量时实施控制是护理部的重要职能.

    作者:张桂姿;贾春迎;禚元清;吴玉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婴儿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报告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多见于南美和南非,我国近几年来有增多趋势.本病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存活者中半数有轻重不等的肾功能损害,部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张永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