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病案管理系统的军队医院首页在线质控

朱艳艳;苏静;郑荣纬;洪雅君;王继伟

关键词:病案首页, 在线质控, 病案管理, 无纸化
摘要:主要阐述了通过病案管理系统实现军队医院首页在线质控的具体流程。病历无纸化推动传统病案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持续改进。病案管理流程与相关配套软件要配合无纸化进程不断优化。依靠现有平台开发病案管理系统实现编目员在线编码、在线质控,确保首页质量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病历无纸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基于CT图像的肾脏肿瘤分割算法

    由于肿瘤的形状不规则以及CT图像中软组织之间灰度相似,边界模糊,导致基于CT图像的肿瘤分割一直是一个国际难点。针对肾脏肿瘤和肾脏灰度相似导致难以分割肾脏肿瘤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肾脏肿瘤分割算法。算法首先提取出能体现肾脏肿瘤和肾脏差异的纹理特征,再对其进行有效性选择,后采用加权欧氏距离分割出肾脏肿瘤,取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

    作者:高岩;王博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养生信息服务策略

    目的:研究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养生服务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通过研究老年公寓的人群特点和服务现状,分析开展中医养生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构建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养生服务模型。从而制定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养生服务策略。结果:构建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养生服务模型,制定养生服务策略。结论:研究认为中医养生服务的策略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逐步融入实时动态的健康状态监测、健康档案、个性化智能化健康评估的知识服务系统。

    作者:于琦;谢琪;刘保延;李敬华;周洪伟;马剑;朱洙;邱恒;于彤;田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国际移动医疗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以WoS(Web of Science)平台所收录的以移动医疗为主题的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借助CiteSpace知识计量工具,绘制了2004-2014年移动医疗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在简单介绍了移动医疗背景的基础上,对国际移动医疗研究的机构分布、作者分布、研究前沿及热点等8个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为移动医疗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江明尹;刘胜林;程菊;冯庆敏;张建洋;高佳琦;张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手机App的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手机运动监测App为基础的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血糖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管理策略,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帮助患者使用手机运动监测App,经过两周的适应后,要求患者晚餐后进行(2.8-3)Km/30-40min的快步走,运动频率每周不少于5天。12周后比较两组的体重、糖代谢指标以及SF36得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中有1例患者未能完成试验,其余29名患者空腹血糖、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基线和对照组有明显改善;BMI无显著变化;SF36中有6个维度得分显著提高。结论:基于手机运动监测App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提高T2DM患者的运动主动性及依从性,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糖代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友琴;范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新农合卡的居民健康卡建设实践

    将原来的新农合卡进行升级,由各地区卫生管理部门主导,将原新农合卡升级为居民健康卡是目前健康卡建设的有效方法。基于新农合卡的居民健康卡包括金融、医疗两个行业应用,金融应用主要是实现健康卡资金的管理,医疗应用主要是用于就医身份识别,医疗结算,新农合报销,跨医院就医,就诊信息共享等。主要介绍了基于新农合卡的健康卡建设模式,针对健康卡运营模式、健康卡发行、健康卡受理机构改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各地建设基于新农合卡的居民健康卡建设提供依据。

    作者:邹玲;张晓祥;李金;姚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商空间的电子病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目的:提高病案管理效率,降低病案存储耗费;挖掘有价值的历史病案,提升历史病案的可再利用性。方法:在粒度计算的基础上,用商空间理论描述并处理病案,同时用已有的VSM方法对病案进行检索。结果:有效管理病案,对病案进行检索、分类等操作。结论:提高了病案管理效率,帮助我国病案信息资源的有序积累,进一步提升病案在医疗过程和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作者:黄剑韬;黄志中;李刚;吴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数字化建设推进哮喘病网络管理模式的创新

    目的:依据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专业特点,从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存在的哮喘管理问题及需求出发,创新哮喘管理模式。方法:课题依托医院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及六级病历系统,通过建立“哮喘的数字化网络管理平台”,进行医疗与管理的充分融合。结果:采用数字化网络管理模式对哮喘患者实施集中管理,定期短信提醒复诊督导及通知集中宣教,利用微信及QQ群与患者相互沟通,交流灵活,使患者可随时随地的接受健康指导、病情评估、随访提醒等,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同时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医患互动,大大提高了医护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实现医院对慢性病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结论:改进现有的哮喘管理模式,探索一种医、护、患三方紧密联系的医疗服务模式,切实推广并落实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开展及推广。

    作者:吴建华;代静;吴俊丽;赵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院医技部门费用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为了杜绝医技部门多收费,减少漏收费,更好地依托信息化手段管理费用信息是关键。医院应用医技部门费用管理系统,实现了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补费退费操作,可以方便地查询住院患者的检查费用信息,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医院收费的准确性。

    作者:刘姗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远程医疗服务的开展及思考

    为了加快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扩大远程医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覆盖面,拓宽远程医疗服务的范围,减少因地区差异、医疗卫生资源差异等造成医疗水平的不平衡。针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多年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经历,多角度统计分析远程医疗开展的情况,以及采用SWOT分析法,对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作者:张海波;白萍;邱彩连;阮青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混合冗余式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模型研究

    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是实现区域内医疗业务协同功能的数据资源和信息基础,将推动医疗信息的开放与共享,缓解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医疗成本高等问题。主要阐述混合冗余式数据中心模型架构及其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实现。

    作者:朱远燕;高春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院门诊应急系统中基础数据同步的实现

    目的:实现医院门诊应急系统中基础数据从主服务器数据库中同步。方法:利用触发器、存储过程、merge语句分别进行数据同步,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性能分析。结果:几种方法都能高效实现主从数据库数据的同步。结论: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同步数据。

    作者:秦帅刚;王晨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专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解决急诊抢救留观区手工操作问题,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高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分析急诊现存问题,梳理急诊工作流程,形成集成方案和架构设计。结果:规范了急诊信息流程,实现了一套急诊信息系统,能够管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流程。结论:为国内急诊抢救留观建立了一个新的样板系统。

    作者:季磊;薛万国;刘敏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模式探讨

    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性应用的监管。方法:通过梳理抗菌药物使用各种管理规范,形成完整方案并软件化,达到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目标。结果:系统上线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日趋合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事前干预的良好效果。结论: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更及时、有效地落实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使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值得推广。

    作者:曹波;丁志宏;刘艳辉;顾朱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北京地区电子病历电子签名标准探索研究

    为推动电子签名技术在电子病历系统的规范应用,建立可信电子病历,发挥其对提高医疗服务和管理的作用,针对电子病历电子签名规范进行研究探讨,取得初步效果。分析了电子病历电子签名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电子签名和电子签名标准的意义,介绍了北京地区电子病历电子签名标准规范的制订原则、主要内容以及难点和策略。

    作者:张文中;张世红;马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国数字化医疗产品体系构建研究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数字化医疗产品的蓬勃发展,但是我国数字化医疗产品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医疗机构中数字化医疗产品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通过调研我国数字化医疗产品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现有数字化医疗产品信息及趋势进行整合构建和研究,分析当前我国数字化医疗产品的现实水平,据此设计数字化医疗产品体系的整体方案。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指导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体系框架,为我国数字化医疗发展方向与思路提供借鉴。

    作者:徐进;张晓祥;任宇飞;孟群;胡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影像科床边服务流程优化

    随着超声影像床边服务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工作流程出现了流程分散、不易控制、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医疗环境“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并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主要研究了超声影像科床边服务流程优化的问题,主要从检查申请信息及时获取、检查结果实时上传至电子病历系统等方面进行讨论,设计并实现了移动服务端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超声医生床边的工作效率,有效缩短了患者检查前的等待时间,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实现人力及物力资源的大化利用。

    作者:金丹;奈存剑;孟群;胡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医联平台的实时数据交换产品的设计与选型

    医联实时业务平台是在现有医联平台的基础上,从目前的每日定时采集业务数据提升为医院核心业务数据的实时化采集,在医联数据中心建设业务实时信息库,从而进一步为管理者提供实时信息指标监测应用。实时业务消息处理产品是医联实时业务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医联实时业务数据交换的需求,针对业界主流的几种实时业务消息处理产品进行比较分析,终选出适合医联平台的实时数据交换产品。

    作者:母晓莉;徐俊;杨烨;何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子签名在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应用

    目的:随着与医院各信息系统的不断集成,电子签名技术逐渐取代手写签名,实现医疗电子文书的合法性。方法:详述了电子签名技术的实现功能、与医院各业务系统的集成和应用,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的经验、遇到的问题,探讨电子签名在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结果:将电子签名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不仅可以保障医疗文书的合法性,更可以规范临床业务,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结论:电子签名技术可以为医院带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重视该技术的引用所带来的使用安全性、可操作性等问题。

    作者:李姗姗;费晓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3D打印技术辅助儿童陈旧性距骨骨折的应用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陈旧性距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6例陈旧性距骨骨折患儿足踝部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和3D打印制作,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并将其应用于诊治、手术规划和术中参照。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所有患儿均在3D打印实体模型指导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发生距骨坏死和伤口感染。6例患儿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和3D打印实体模型的畸形结构变化一致。结论:数字化重建与3D打印技术能够准确直观地反映儿童陈旧性距骨骨折畸形的立体形态和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临床医生的诊断、手术计划等有较大帮助,并且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达到更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玉泉;曾参军;李涛;高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iOS的中医体质辨识应用开发

    目的:面向全球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代表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方式。方法:借助热销的苹果iOS设备,利用其国际化解决方案和成熟技术高效地开发手机应用。结果:能方便快捷地传播中医诊疗方式。结论:通过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中医将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周卫强;邓宇;冯英;宁泽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