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模拟试题(二十五)

关键词:
摘要: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平衡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平衡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观察组给予平衡针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72.1%)高于对照组(5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常规针刺,可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减轻疼痛.

    作者:安守伟;周翔;韩金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胃肠道内高密度影CT征象辅助诊断中毒致意识障碍4例

    临床工作中可见到大量意识障碍的患者入急诊,其中大部分通过明确的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治,但有时因患者自身或家属就诊时不能提供详细准确的发病经过或病史情况,患者意识障碍乃至昏迷的原因可能为中毒所致.

    作者:李伟;斯一夫;姜建平;闫广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表现为大隐静脉曲张的巨大后腹膜脂肪瘤1例

    脂肪瘤是体表常见的良性肿瘤,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常呈局限性,有一层极薄的结缔组织包膜,内中即为脂肪细胞,有时脂肪组织被结缔组织间隔分开,呈若干叶状;表现为局部肿物,体积可达巨大,腹腔内脂肪瘤多数无明显症状及体征,一般生长缓慢,多在术中偶然发现.深部的脂肪瘤多无包膜,呈伪足状向四周蔓延,有时脂肪瘤可与血管瘤并发,成为脂肪血管瘤,脂肪瘤极少数转为恶性成为脂肪肉瘤[1].脂肪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多数位于脂肪层内,常边界清、质软、无痛;少数可有局部压痛,在全身任何部位发病,一般发生于皮下(颈、肩、背、大腿及臀部等),也可发生在内脏等深部组织(肌间隔、肌肉深层及腹膜后等).后腹膜脂肪瘤病例少见[2].我院收治1例后腹膜脂肪瘤患者,表现为大隐静脉曲张且术后静脉曲张短期内复发、下肢增粗尤其明显,在脂肪瘤病案中罕见.

    作者:章永萍;林勇强;魏晓建;马美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姜夏敷脐对骨科术后镇痛患者胃肠道反应缓解效果

    疼痛是阻碍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非常注重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1].骨科手术复杂,创伤大,术后患者多使用镇痛效果较好的硬膜外镇痛泵,但会大大增加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本文观察姜夏敷脐联合甲氧氯普胺缓解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效果.

    作者:芦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OMOM胶囊内镜用于消化道疾病检查248例结果分析

    传统影像学检查虽能诊断部分小肠疾病,但对疾病早期病灶的诊断阳性率及定位功能均较低,易造成疾病漏诊.胶囊内镜因其无创、无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在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较多.

    作者:郑娟红;陈怡;贾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小儿术后碘伏残留液致浸渍性皮炎13例的观察与护理

    碘伏消毒液是一种棕色有轻微刺激性的液体,由碘和载体络合而成,有效碘含量为5000mg/L,性能稳定.碘伏消毒液接触到皮肤或黏膜时,碘逐渐被释放出来,起到杀菌作用[1],常用于小儿外科术野皮肤的消毒.一般认为,碘伏消毒液对皮肤、黏膜、尿道等无刺激性.但儿童皮肤角质层较薄,易吸收外物,碘伏残留液长时间浸蚀皮肤,加上碘伏使用后在皮肤局部形成一杀菌保护膜[2],以及一次性手术垫单的吸水性较差,使局部透气性下降,在潮湿环境及碘伏的双重刺激下易引起浸渍性皮炎,值得引起重视.

    作者:蔡丹凤;林持守;叶晓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台州市2012—2016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情况分析

    通过整理台州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报表和国家妇幼卫生信息平台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个案,对2012—2016年台州市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累计报告17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产妇,产前确诊155例(89.6%)实施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后选择终止妊娠96例,继续妊娠59例.63例(36.4%)孕产妇在台州市内助产机构分娩,其中阴道分娩33例,择期剖宫产17例,急诊剖宫产13例.确诊时间为孕期45例(71.4%),产时7例(11.1%),产后11例(17.5%);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期:孕期44例(69.8%),产时3例(4.8%),未用药16例(25.4%).台州市内助产机构分娩活产婴儿63例均人工喂养,其中应用抗病毒药物56例(88.9%).已随访结案55例(98.3%),其中确诊艾滋病检测结果阴性41例(74.5%),失访9例(16.4%),死亡3例(5.5%),确诊艾滋病检测结果阳性2例(3.6%).说明台州市目前仍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早期确诊率低,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服药率低,所生婴儿HIV感染率低.今后的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应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整,更加有效的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

    作者:周丹红;许建飞;杨罗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四维彩超联合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测对胎儿畸形的筛查价值

    目的 探讨四维彩超联合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超声检测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2015—2016年该院收治的孕妇1071例,于孕早期(孕11~14周)行胎儿NT检查,至孕22~28周行四维彩超检查,分析胎儿发育状况.结果 1071例孕妇检出胎儿NT增厚57例(5.3%),其中9例伴有结构异常,14例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均做产科引产处理,余下34例胎儿NT增厚但无结构畸形、染色体核型均正常的孕妇及另1014例检查正常孕妇至孕中期行四维彩超检查.34例NT增厚的胎儿中,1例(2.9%)自然流产,检出胎儿畸形30例(90.9%),无异常3例(9.1%);另1014例中检出胎儿畸形4例(0.4%),引产后与尸检结果对照孕中期四维彩超检查的准确率为100%.NT超声检查联合四维超声检测出有胎儿畸形的孕妇共58例(5.4%),均终止妊娠,随访至产后未见其他出生畸形.结论 孕早期行胎儿NT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胎儿畸形的风险,建立目标胎儿的监测与随访计划,进入孕中期后行四维彩超筛查则能够明确目标胎儿的发育状况,有效避免胎儿畸形漏检.

    作者:葛丽芳;徐巧阳;张茂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级诊疗(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血浆肾素分泌受抑制,导致低肾素水平、高醛固酮的高血压,部分患者伴低血钾.以往诊断原醛症的条件是,高血压伴低血钾、血浆肾素活性低和影像学发现肾上腺腺瘤或增生,原醛症患者占同期高血压患者的0.5%~2%.

    作者:余振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丁草胺中毒急救1例

    由丁草胺引起的投毒、自杀和误服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口服丁草胺后对胃肠道黏膜有极强的刺激与腐蚀作用,易经消化道吸收入血,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呆滞、嗜睡、活动减少、步态蹒跚、肌肉震颤、抽搐,终因气管痉挛、呼吸中枢抑制而死亡[1].

    作者:管静莹;祝丽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模拟试题(二十五)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思考

    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护士人力资源作为保证,人是首要因素,人才是资本.现以我院2012—2016年护理人力资源使用情况为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旨在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田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儿童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1例的护理

    线粒体脑肌病是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线粒体功能异常,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以脑和肌肉受累为主.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患儿可伴有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形式,且常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如未得到及时诊治,会对患儿脑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心脏是MELAS综合征常累及部位,患者亦可出现线粒体代谢性心肌病,多表现为肥厚型、扩张型心肌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征,包括心肌损害和心脏传导障碍.

    作者:郭丽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阑尾肿瘤3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少见,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常与阑尾炎混淆,术前诊断较难.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确诊的32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

    作者:田浩;孙英杰;吕永晨;董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绍兴市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变化,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4.1%),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峰值流速变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降低心肌缺血总负荷,改善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而超声技术可有效评价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受损情况,对于及时掌握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平波;董磊;沈晓青;丁峰;冯卫中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饮片、中药浓缩颗粒或中药免煎颗粒,是指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通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等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然后按照中医理论进行配伍,其性味、归经、功效与传统中药饮片一致.经临床应用发现,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携带方便、无须煎煮、质量易控的优点,在节省了人力、物力的同时,还便于贮藏、防霉防潮、虫蛀等,保证了质量.

    作者:曹蔚斌;傅建强;李恬;房嘉玲;姚云云;吴剑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抓服务促健康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8年,服务范围涵盖4个社区居委会及22个行政村,承担着10余万居民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2013年被评为太原市示范乡镇卫生院、五星级预防接种门诊,是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017年被评为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

    作者: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中心卫生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延髓梗死15例影像学特征分析

    延髓为脑干的下部,其血供来自于脊髓前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分支.因侧支循环极其丰富,延髓梗死较脑干其他部位梗死相对罕见;因累及部位、范围、周围水肿程度等差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1].传统CT检查因颅底伪影而难以清晰显示延髓梗死,MRI多序列、多方位成像以其优良的软组织分辨率,在延髓梗死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例急性延髓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MRI诊断价值.

    作者:李蔚君;张明贵;叶芮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山莨菪碱片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PC-BPPV患者经Epley法复位成功后有残余症状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Epley法复位后加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性片(每次2.5mg,每日2次),口服2周,对照组经Epley法复位后不加用药物治疗.观察耳石复位前、复位2周后中文版眩晕障碍量表(DHI)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复位2周后,观察组DHI总评分、躯体评分、功能评分、情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轻度口干不适、轻微面色发红各1例,对照组未诉不适反应.结论 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PC-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效果较好,安全性良好,且成本低廉.

    作者:汪翔;楼敏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儿20例调转术后监护要点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CTGA)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为主动脉及肺动脉与左右两个心室的连接关系出现异常,即主动脉与右心室连接,肺动脉与左心室连接.大动脉调转术(ASO)是治疗CTGA的首选方式,其手术方式复杂且创伤大.

    作者:黄文雅;郑晓燕;汪晓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