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端阳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肠造口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该院首次进行肠造口手术的患者50例,对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肠造口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各项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并发症发生率6.3%.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肠造口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邵芬娣;娄海飞;邹丽芳;梅慧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12小时尿蛋白定量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探寻一种更有时间效率的尿蛋白测定方法提高子痫前期的诊断效率.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该院妊娠>20周、SBP≥140mmHg或DBP≥90mmHg且存在蛋白尿的患者102例,分别留取12小时尿液及24小时尿液,测量尿蛋白质量.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12小时尿蛋白定量0.03~5.75g/12h,平均(1.0±1.2)g/12h;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8~10.65g/24h,平均(2.0±2.2)g/24h.当患者12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界值取0.15g/12h时,尤登指数大,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87.5%.结论 12小时尿蛋白定量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相关,当界值取0.15g/12h时,12小时尿蛋白定量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更高的便利性且耗时更短,更早的诊断可有助于及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婴风险.
作者:俞燮龑;王珑玲;张晓兴;王振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用于分娩期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该院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期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小针刀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WOMAC评分、髌骨被动活动度、膝关节主动屈伸度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46.0%)高于对照组(26.0%),治疗后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髌骨被动活动度和膝关节主动屈伸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小针刀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功能.
作者:周江涛;赵依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7年1—6月行手术治疗的117例设为对照组,将7—12月行手术治疗的129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及患者、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安全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细节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明显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唐玉兰;周胤婵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脑血栓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抗氧化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30.0%高于对照组的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与抗氧化功能.
作者:陶永军;周婷;徐小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用于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百日咳综合征患儿96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循证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影像学检查结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的肺部影像学检查异常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8.3%.结论 在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宋元玉;方丽;陈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在监测乳腺癌含表柔比星化疗方案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该院接受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监测其化疗前后的心电图相关指标变化及心肌钙蛋白I(cTnI)变化,比较化疗前后心电图异常情况、心肌受损与未受损患者的心电图差异、不同表柔比星累积剂量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化疗后患者各项心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化疗后cTnI≥0.1μg/L 38例为心肌受损组,余12例cTnI<0.1μg/L为未受损组.心肌受损组Q-T间期离散度、P-R间期大于未受损,QRS振幅小于未受损组.表柔比星累积剂量>300mg/m2时患者Q-T间期离散度、P-R间期大于表柔比星累积剂量≤300mg/m2时,QRS振幅小于表柔比星累积剂量≤300mg/m2时.结论 表柔比星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有心肌损伤影响,常规心电图无创且可靠,可较早发现心肌损伤情况,有利于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作者:林端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7年8—10月我院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的医护人员450人,比较实施健康宣教工作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包括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宣教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基础知识及手卫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较前提高,手卫生依从性(68.3%)明显高于宣教前(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卫生专项健康宣教工作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掌握程度,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作者:王慧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用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可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思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加强心理护理对肝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肝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PSQI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OL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介入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周柳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及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行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由体检中心医护人员进行全面健康管理干预,为期6个月.观察干预前后的BMI、血压、血糖(FPG、2hPG、HbA1c)、血脂(TC、TG、HDL-C、LDL-C),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BMI、SBP、DBP、FPG、2hPG、HbA1c、TC、TG、LD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HDL-C高于干预前,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率各指标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降低血压、血糖及血脂,提高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及自身健康水平.
作者:季联群;张娃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DSPN)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糖尿病合并DS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平均空腹血糖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疗效更优.
作者:史蕾;王丹;阮园;盛吉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住院部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50例的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予以单药姑息化疗、对症处理、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三组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44.0%)、临床控制率(76.0%)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28.0%、46.0%)与对照Ⅱ组(28.0%、50.0%);治疗后的BUN、Scr、AL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晚期肺癌效果较好,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丽;张越峰;金建江;李方圆;姚国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09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72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可能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可能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的因素先行χ2检验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胎儿体重≥4000g、年龄≥35岁、贫血、剖宫产及流产次数≥2次为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巨大儿、高龄产妇、贫血、剖宫产及多次流产是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并确定重点监护范围.
作者:朱柳红;张晔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不同排便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AMI早期PCI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卧位排便,观察组予坐位排便,多功能监护仪监护下患者排便前后不同时间的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变化及便秘、心衰等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便后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含量低于对照组,排便中的心肌耗氧量(P-D值)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排便期间便秘发生率(6.0%)、心衰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36.0%和2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坐位排便可有效改善急性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减轻患者排便过程中的心脏负荷,从而减少便秘、心衰等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代替常规卧位排便.
作者:徐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1433例,按照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将宫颈癌患者27例设为观察组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患者145例设为观察组2,慢性宫颈炎和CINⅠ级患者1261例设为对照组,对三组年龄、HPV阳性、宫颈炎病史、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性生活频率、怀孕次数、生育次数、避孕方式等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60岁、HPV阳性、宫颈炎病史、初次性生活年龄<14岁、怀孕次数≥4次、未避孕与宫颈癌及CINⅡ~Ⅲ级是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PV感染阳性、具有宫颈炎病史、年龄较高、初次性生活较早、多孕育及性生活无避孕措施,均可促使宫颈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聂清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症状部分、活动能力、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更好地调节AECOPD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洪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误吸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老年病区住院治疗曾发生误吸的115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未发生误吸的老年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调查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及误吸相关因素.结果 有脑血管病变、有老年性痴呆、不能行走、协助进食及照顾者非亲属为影响老年住院患者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脑血管病变、有老年性痴呆、不能行走、协助进食及照顾者非亲属的老年住院患者,应根据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误吸的发生.
作者:彭东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监测用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并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2例,分别采用DCG与E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异常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DCG检出异常103例(92.0%),ECG检出87例(77.7%),且过早搏动中室性早搏为常见,异位节律中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为常见、房室传导阻滞中Ⅰ度为常见、心肌损害中T波改变为常见.结论 DCG监测用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能有效提高心律失常临床分型,临床诊断率高,安全可靠,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乐浩吉 刊期: 2018年第24期